一种方便安装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9427发布日期:2023-01-17 23:1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装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安装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2.现在随着交通愈加堵塞,大部分出行都采用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现在电动车都搭载智能蓝牙系统,通过手机上的app对电动车进行控制。
3.现有技术中电动车控制器是控制电动机转速的部件,也是电动车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控制器一般放置在车座椅的内部,通常控制器一般通过卡扣卡接在车座椅的内部,但是在电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会出现大量的颠簸从而导致控制器出现与卡扣脱落的情况。
4.为了解决电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会出现大量的颠簸从而导致控制器出现与卡扣脱落的问题,人员采用螺丝把控制器固定在车座椅的底部,但是螺丝太过拧紧会出现滑丝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螺丝把控制器固定在车座椅的内部时螺丝太过拧紧会出现滑丝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控制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控制器,包括车座椅,所述车座椅的表面转动安装有坐垫,所述车座椅的底壁放置有控制器本体,所述车座椅的底壁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个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固定连接在车座椅的底壁,所述矩形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靠近控制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片,所述矩形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尺寸与插块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圆形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块和矩形片固定连接。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人员可以把控制器本体通过榫卯结构安装在车座椅的底壁,避免螺丝把控制器本体固定在车座椅的内部时螺丝太过拧紧会出现滑丝的情况。
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车座椅的底壁。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连接柱插入连接片时,实现对控制箱的初步安装,同时确定了控制箱在车座椅底壁的安装位置,方便人员后续的操作。
10.优选的,所述矩形片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在矩形块的内部滑动连接。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限位杆的设置避免人员在拉动圆形杆,圆形柱出现转动从而导致插块无法正确插入定位槽中。
12.优选的,所述插块靠近控制器本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棱台。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插块上的凸块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插块插入定位槽时
插不进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
14.优选的,所述圆形杆远离控制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形状为“l”型。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拉杆的设置方便人员移动圆形柱,便于人员的后续操作。
16.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圆弧面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固定连接在车座椅的侧壁,所述拉杆在矩形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框的侧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螺栓连接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靠近矩形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片。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人员可以对拉杆进行限位,避免人员需要一直拉住拉杆,从而对后续人员对控制器本体的安装产生一定阻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安装难度。
18.优选的,所述螺栓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螺栓杆借助转动块在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
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块的设置可以方便人员对螺栓杆的转动,使得人员可以对滑块的位置进行固定。
20.综上所述:
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安装机构,人员可以把控制器本体通过榫卯结构安装在车座椅的底壁,避免螺丝把控制器本体固定在车座椅的内部时螺丝太过拧紧会出现滑丝的情况。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a处放大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处放大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例说明:1、车座椅;2、坐垫;3、控制器本体;4、安装机构;401、矩形块;402、圆形杆;403、限位杆;404、矩形片;405、插块;406、凸块;407、定位槽;408、弹簧;409、拉杆;410、连接片;411、连接柱;5、限位机构;51、矩形框;52、矩形槽;53、滑块;54、螺栓杆;55、圆形片;56、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车座椅1,车座椅1的表面转动安装有坐垫2,车座椅1的底壁放置有控制器本体3,车座椅1的底壁设有安装机构4,拉杆409的圆弧面上设有限位机构5。
30.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安装机构4和限位机构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31.参照图1和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安装机构4包括两个矩形块401,矩形块
401固定连接在车座椅1的底壁,矩形块4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形杆402,圆形杆402靠近控制器本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片404,矩形片4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405,控制器本体3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407,定位槽407的尺寸与插块405的尺寸相适配,圆形杆402上套有弹簧408,弹簧408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块401和矩形片404固定连接。人员可以把控制器本体3通过榫卯结构安装在车座椅1的底壁,避免螺丝把控制器本体3固定在车座椅1的内部时螺丝太过拧紧会出现滑丝的情况。矩形片404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03,限位杆403在矩形块401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杆403的设置避免人员在拉动圆形杆402,圆形柱出现转动从而导致插块405无法正确插入定位槽407中。插块405靠近控制器本体3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凸块406,凸块406的形状为棱台。插块405上的凸块406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插块405插入定位槽407时插不进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圆形杆402远离控制器本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409,拉杆409的形状为“l”型。拉杆409的设置方便人员移动圆形柱,便于人员的后续操作。
32.参照图1和图5所示,具体的,控制器本体3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片410,连接片4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411,连接柱411固定连接在车座椅1的底壁。当连接柱411插入连接片410时,实现对控制箱的初步安装,同时确定了控制箱在车座椅1底壁的安装位置,方便人员后续的操作。
33.参照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限位机构5包括两个矩形框51,矩形框51固定连接在车座椅1的侧壁,拉杆409在矩形框51的内部滑动连接,矩形框51的侧壁开设有矩形槽52,矩形槽5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3,滑块53的内壁螺栓连接有螺栓杆54,螺栓杆54靠近矩形框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片55。人员可以对拉杆409进行限位,避免人员需要一直拉住拉杆409,从而对后续人员对控制器本体3的安装产生一定阻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安装难度。螺栓杆5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56,螺栓杆54借助转动块56在滑块53的内部转动连接。转动块56的设置可以方便人员对螺栓杆54的转动,使得人员可以对滑块53的位置进行固定。
34.工作原理:当人员需要对控制器本体3进行更换时,人员可以把电动车上的坐垫2转动一定角度,此时人员可以把拉动拉杆409,当两个拉杆409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时,实现插块405从定位槽407中移出,此时人员可以拆下控制器本体3,此时人员可以把新的控制器本体3上的连接片410的位置对齐连接柱411,当连接柱411插入连接片410时,实现对控制箱的初步安装,同时确定了控制箱在车座椅1底壁的安装位置,方便人员后续的操作,此时人员可以松开拉杆409,拉杆409的松开,圆形柱会受到弹簧408弹力的作用,驱动矩形片404上的插块405向靠近定位槽407的方向移动,当插块405插入定位槽407中时,实现对控制箱的最终安装,插块405上的凸块406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插块405插入定位槽407时插不进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拉杆409的设置方便人员移动圆形柱,便于人员的后续操作,当插块405在移动的时候,限位杆403也会在矩形块401的内部移动,限位杆403的设置避免人员在拉动圆形杆402,圆形柱出现转动从而导致插块405无法正确插入定位槽407中,通过设置安装机构4,人员可以把控制器本体3通过榫卯结构安装在车座椅1的底壁,避免螺丝把控制器本体3固定在车座椅1的内部时螺丝太过拧紧会出现滑丝的情况。
35.当人员在拉动拉杆409后,人员可以把在矩形槽52的内壁滑动滑块53,当滑块53移
动到一定位置时,滑块53会与拉杆409的表面靠近,此时人员可以拧动转动块56,转动块56的转动会带动螺栓杆54在滑块53的内壁螺纹转动,驱动螺栓杆54上的圆形片55向靠近矩形框51的方向移动,当圆形片55挤压矩形框51的表面时,实现对滑块53的位置固定,避免出现滑块53的滑动从而无法对拉杆409进行限位,转动块56的设置可以方便人员对螺栓杆54的转动,使得人员可以对滑块53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限位机构5,人员可以对拉杆409进行限位,避免人员需要一直拉住拉杆409,从而对后续人员对控制器本体3的安装产生一定阻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安装难度。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