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地板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9398发布日期:2023-02-21 20:3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车身后地板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新能源车型,尤其是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区别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重量和体积相对比较大,可以外部充电,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而普通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容量小,仅在起/停、加/减速的时候供应/回收能量,不能外部充电,不能用纯电模式较长距离行驶。
3.电池包布置在地板上,对于应用大电池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如果支撑电池包的地板结构强度及刚度差,车辆发生碰撞时,会导致电池包受到挤压出现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对于大电池包的安装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后地板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安装电池包的地板结构强度差导致的安全隐患。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身后地板结构,包括:
6.后地板本体,具有放置电池包的安装区域;
7.电池包安装骨架,固设于所述后地板本体的上方,包括依次围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前后左右的后排座椅加强横梁、后地板上横梁、电池包左支架和电池包右支架,所述后排座椅加强横梁、所述后地板上横梁、所述电池包左支架和所述电池包右支架上分别设有电池包固定点;以及
8.后地板加强骨架,固设于所述后地板本体的下方,包括依次围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前后左右的后地板前横梁、后横梁加强梁、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所述后地板加强骨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域中间的后地板中纵梁;所述后地板中纵梁、所述后地板左纵梁和所述后地板右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后地板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加强梁,形成两个闭合的环形结构。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地板加强骨架还包括后地板横梁,所述后地板横梁位于所述后地板前横梁的后方,且其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后地板左纵梁和所述后地板右纵梁,构成一闭合的环形结构;所述后地板中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后地板横梁上。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排座椅加强横梁与所述后地板横梁在上下方向重叠;其中,所述后排座椅加强横梁为上凸式结构,所述后地板横梁为下凹式结构,在所述后排座椅加强横梁、所述后地板本体与所述后地板横梁的连接处,沿前后方向的竖向断面轮廓形状呈日字形。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地板上横梁固定于所述后地板本体后端的后地板后横梁上,所述后横梁加强梁固定于所述后地板后横梁的下方,在所述后地板上横梁、所述后横梁加强梁与所述后地板后横梁的连接处,沿前后方向的竖向断面轮廓形状呈口字形。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地板左纵梁与所述电池包左支架在左右方向错位设置,且所述后地板左纵梁位于所述电池包左支架的内侧;所述后地板右纵梁与所述电池包右支架在左右方向错位设置,且所述后地板右纵梁位于所述电池包右支架的内侧。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地板左纵梁为下凹式结构,所述电池包左支架为上凸式结构,所述电池包左支架与所述后地板左纵梁形成上凸下凹的连续折弯结构;所述电池包右支架为上凸式结构,所述后地板右纵梁为下凹式结构,所述电池包右支架与所述后地板右纵梁形成上凸下凹的连续折弯结构。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排座椅加强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上加强支架和右上加强支架。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地板前横梁与所述后地板左纵梁相连的外侧拐角区域,还设有左下加强支架;所述后地板前横梁与所述后地板右纵梁相连的外侧拐角区域,还设有右下加强支架。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地板中纵梁与所述后横梁加强梁之间还设有连接板。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后地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后地板本体的上方的电池包安装骨架,包括依次围设于安装区域前后左右的后排座椅加强横梁、后地板上横梁、电池包左支架和电池包右支架,构成四边形框架结构,提升后地板结构的刚度,对电池包的安装起到保护的作用,当车辆发生侧碰时,碰撞受力会沿四边形框架传递,避开电池包的安装区域,能够减弱电池包受到的挤压力;后地板本体的下方采用了两个闭合的环形结构,对电池包的安装区域结构强度进行加强,同时,当车辆发生侧碰时,碰撞受力会沿闭合的环形结构传递,避开电池包的安装区域,进一步地减弱电池包受到的挤压力,避免电池包受挤压出现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提升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能。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后地板结构。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后地板本体上的电池包安装骨架以及下方的后地板加强骨架,使碰撞受力避开了电池包沿框架和环形结构分散传递,避免了电池包受挤压出现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提升了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能,从而提升了混动车辆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后地板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提供的车身后地板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后地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所示的车身后地板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安装骨架和后地板加强骨架的位置关系的
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5提供的电池包安装骨架和后地板加强骨架的位置关系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5提供的电池包安装骨架和后地板加强骨架的位置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安装骨架和后地板加强骨架的位置关系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29.图10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后地板本体;2、右上加强支架;3、电池包右支架;4、后右加强板;5、后地板上横梁;6、后地板后横梁;7、沉槽;8、后左加强板;9、电池包左支架;10、左上加强支架;11、前左加强纵梁;12、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3、前右加强纵梁;14、后地板前横梁;15、后地板横梁;16、右下加强支架;17、后地板右纵梁;18、后横梁右加强板;19、后横梁加强梁;20、连接板;21、后地板中纵梁;22、后横梁左加强板;23、后地板左纵梁;24、左下加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后地板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车身后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本体1、电池包安装骨架以及后地板加强骨架,后地板本体1具有放置电池包的安装区域。
35.如图1及图3、图5至图8所示,电池包安装骨架固设于后地板本体1的上方,包括依次围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前后左右的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后地板上横梁5、电池包左支架9和电池包右支架3,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后地板上横梁5、电池包左支架9和电池包右支架3上分别设有电池包固定点。电池包安装骨架一方面提升后地板本体1的刚度,一方面作为电池包的固定点,为电池包提供可靠的支撑。
36.如图2、图4至图8所示,后地板加强骨架固设于所述后地板本体1的下方,包括依次围设于安装区域前后左右的后地板前横梁14、后横梁加强梁19、后地板左纵梁23和后地板右纵梁17,后地板加强骨架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区域中间的后地板中纵梁21;后地板中纵梁21、后地板左纵梁23和后地板右纵梁17的前后两端均分别连接后地板前横梁14与后横梁加强梁19,形成两个闭合的环形结构(如图6中d、e所示)。两个闭合的环形结构形成加强骨架,在电池包安装区域的下方,提升电池包安装区域的刚度,从而保护电池包不会受到严重变形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保护车辆与乘客的安全。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后地板结构,后地板本体1的上方的电池包安装骨架,包括依次围设于安装区域前后左右的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后地板上横梁5、电池包左支架9和电池包右支架3,构成四边形框架结构(如图5中c所示),提升后地板结构的刚度,对电池包的安装起到保护的作用,当车辆发生侧碰时,碰撞受力会沿四边形框架传递,避开电池包的安装区域,能够减弱电池包受到的挤压力;后地板本体1的下方采用了两个闭合的环形结构,对电池包的安装区域结构强度进行加强,同时,当车辆发生侧碰时,碰撞受力会沿闭合的环形结构传递,避开电池包的安装区域,进一步地减弱电池包受到的挤压力,避免电池包受挤压出现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提升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能。
38.本实施例不仅在电池包安装区域四周设置了骨架,在电池包安装区域内部还设有后地板中纵梁21,用于安装电池包的骨架为四边形框架形结构,电池包安装区域的底部为两个闭合的环形结构,不仅有效提升了后地板及车身总成的扭转、弯曲刚度及结构强度,而且当车辆受到后碰或侧碰时,撞击力可沿骨架传递,避免直接传递到电池包上,能有效保护电池包不会受到严重变形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保护车辆与乘客的安全。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至图8所示,后地板加强骨架还包括后地板横梁15,后地板横梁15位于后地板前横梁14的后方,且其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后地板左纵梁23和后地板右纵梁17,构成一闭合的环形结构;后地板中纵梁21的前端连接在后地板横梁15上。
40.通过后地板横梁15在电池包安装区域再构建一个闭合的环形结构,因此,在电池包安装区域的下方形成三个闭合的环形结构,不仅在安装区域的四周形成纵横布置的加强骨架,在安装区域内部,也布置有纵横分布的骨架,从而提升电池包安装区域的抗形变能力,有效保护电池包不受到严重变形。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与后地板横梁15在上下方向重叠;其中,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为上凸式结构,后地板横梁15为下凹式结构,在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后地板本体1与后地板横梁15的连接处,沿前后方向的竖向断面轮廓形状呈日字形(如图9中m处所示)。由于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也兼具电池包的前方安装固定点,通过在其下方设置后地板横梁15,可以提升电池包前端的安装刚度,提升框形变性能。而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和后地板横梁15的凹凸造型配合的日字形结构,不仅可提升自身的刚性,而且形成可吸收能量的腔体,具有减振吸能的效果,提升碰撞时的抗形变性能。
42.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地板上横梁5固定于后地板本体1后端的后地板后横梁6上,后横梁加强梁19固定于后地板后横梁6的下方,在后地板上横梁5、后横梁加强梁19与后地板后横梁6的连接处,沿前后方向的竖向断面轮廓形状呈口字形(如图9中n处所示)。也即,在电池包的后端固定点,形成了口字形的加强结构,同样的道理,不仅可提升各部件自身的刚性,而且形成可吸收能量的腔体,具有减振吸能的效果,提升碰撞时的抗形变性能。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后地板左纵梁23与电池包左支架9在左右方向错位设置,且后地板左纵梁23位于电池包左支架9的内侧;后地板右纵梁17与电池包右支架3在左右方向错位设置,且后地板右纵梁17位于电池包右支架3的内侧。通过后地板左纵梁23、电池包左支架9的错位设置,对电池包的安装区域形成层次的支撑和加强作用。
44.其中,在后地板本体1上的电池包安装区域设有沉槽7,用于定位电池包,后地板左纵梁23和后地板右纵梁17靠近沉槽7的左右两侧,后地板中纵梁21在沉槽7的底部中间,提
升沉槽7四周的结构刚度。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图10所示,后地板左纵梁23为下凹式结构,电池包左支架9为上凸式结构,电池包左支架9与后地板左纵梁23形成上凸下凹的连续折弯结构。同样地,电池包右支架3为上凸式结构,后地板右纵梁17为下凹式结构,电池包右支架3与后地板右纵梁17形成上凸下凹的连续折弯结构。这种凹凸结构的部件,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刚度,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连续折弯结构,能够提升后地板本体1的抗扭曲性,从而避免电池包受到严重变形。
46.如图1、图3、图5及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后排座椅加强横梁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上加强支架10和右上加强支架2,可提升后地板本体1的强度。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6及图8所示,后地板前横梁14与后地板左纵梁23相连的外侧拐角区域,还设有左下加强支架24;后地板前横梁14与后地板右纵梁17相连的外侧拐角区域,还设有右下加强支架16。后地板前横梁14与后地板左纵梁23相连的外侧拐角区域正好处于电池包的角部,后地板本体1在该位置结构较薄弱,采用这种左下加强支架24和右下加强支架16,能够提升该部位的结构强度,从而实现对电池包的保护。
48.在如图2、图4、图6及图8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后地板中纵梁21与后横梁加强梁19之间还设有连接板20,可提升两者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
49.其中,在后地板后横梁6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后横梁左加强板22和后横梁右加强板18;在后横梁左加强板22与后地板本体1形成的拐角处还设有后左加强板8,在后横梁右加强板18与后地板本体1的拐角处还设有后右加强板4,提升整个后地板结构的刚度,如图2、图4、图6及图8所示。
50.如图1、图3、图5至图8所示,在后地板本体1的上部还设有前左加强纵梁11和前右加强纵梁13,前左加强纵梁11和前右加强纵梁13位于后地板前横梁14的前方,且在上下方向与后地板前横梁14形成层叠关系,进一步的提升后地板结构的抗变形能力。
51.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后地板结构。
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后地板本体1上的电池包安装骨架以及下方的后地板加强骨架,使碰撞受力避开了电池包沿框架和环形结构分散传递,避免了电池包受挤压出现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提升了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能,从而提升了混动车辆的安全性能。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