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4153发布日期:2023-10-21 17:5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电动三轮车是一种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因其操作方便和使用灵活而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电动三轮车的主体依托车体框架,通过车体框架形成座椅、轮系和电瓶等部件的承载和安装。

2、经检索,2022年1月11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54745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变速老年代步车,其大致描述为,包括底座和支撑架;底座:内部中部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右侧面设置有单片机,底座的内部左侧设置有转向机,底座的内部右侧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机,且转向机的轴部两端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分别安装有车轮,底座的前后两侧面左右两端和左右两侧面中部分别安装有距离传感器,且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座椅;支撑架:为l形结构,支撑架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左侧中部,支撑架的左侧面中部设置有前照灯,且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握把,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老年代步车的速度上限,以防止老年代步车速度较难控制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从而使老年代步车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安装于座椅的靠背右侧面上端,且固定架的上表面外环侧安装有侧挡板。

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辅助实现老年代步的功能,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拉载多人或携带物品,上述方案中的结构较为固定,不便于多个人乘坐,而对于现实生活中能够拉载多人的电动三轮车,大多车体框架的尺寸较大,满足了拉载的要求却降低了使用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其具有多人模式和单人模式,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选取对应的模式使用,并且两种模式之间的调节切换操作较为简单,实用性较好。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三轮车,包括代步车,还包括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包括可调座椅组件、联动结构和辅助结构,其中

5、所述可调座椅组件包括竖架,所述竖架安装在代步车上,竖架上安装有竖坐垫,竖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耳和两个连接耳,所述第二安装耳铰接有铰接杆,其中所述联动结构包括两个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转动连接在代步车的右端和代步车的左端,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多弯架,所述多弯架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均转动连接有双钩杆,两个所述双钩杆分别与连接耳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储物框和辅助背板,所述储物框与多弯架转动连接,储物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耳,所述第一安装耳与所述铰接杆铰接,所述辅助背板上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铰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多弯架固定连接,辅助板与储物框之间安装有辅助定位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储物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储物盖。

7、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一定位筒与所述辅助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储物框的顶端。

8、进一步的,所述储物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耳孔板,所述多弯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耳孔板,两个所述第一耳孔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耳孔板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双钩杆转动连接在多个连接孔内的一个连接孔内。

10、进一步的,所述竖坐垫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扶手架。

11、进一步的,所述代步车上安装有平坐垫和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用于所述多弯架的转动限位。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可调座椅组件的设计,实现了电动三轮车单人模式和多人模式的配备,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选取对应的模式使用,单人模式状态竖架和竖坐垫处于竖立状态,此时储物框收入代步车内,减小了该电动三轮车整体的尺寸,行驶过程中灵活性较好,存放空间占用较少,多人模式状态,竖架相对于代步车转动铺平,储物框后移探出代步车,增加了乘坐的位置,通过联动结构的设计,实现辅助结构搭载的同时实现竖架与储物框调整过程中的联动,使单人模式和多人模式之间的调节切换操作较为简单,通过辅助结构的设计,增加了电动三轮车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较为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三轮车,包括代步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包括可调座椅组件、联动结构和辅助结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框(7)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上转动连接有储物盖(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筒(19)和第二定位筒(20),所述第一定位筒(19)与所述辅助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筒(20)固定连接在所述储物框(7)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框(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耳孔板(21),所述多弯架(6)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耳孔板(22),两个所述第一耳孔板(2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耳孔板(2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双钩杆(12)转动连接在多个连接孔内的一个连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坐垫(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扶手架(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1)上安装有平坐垫(2)和两个限位杆(24),两个所述限位杆(24)均用于所述多弯架(6)的转动限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其具有多人模式和单人模式,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选取对应的模式使用,两种模式之间的调节切换操作较为简单,较为实用,包括车体框架,车体框架包括可调座椅组件、联动结构和辅助结构,可调座椅组件包括竖架,竖架上安装有竖坐垫,竖架连接有第二安装耳和两个连接耳,第二安装耳铰接有铰接杆,联动结构包括两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多弯架,多弯架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均转动连接有双钩杆,两个双钩杆分别与连接耳转动连接,辅助结构包括储物框和辅助背板,储物框与多弯架转动连接,储物框上连接有第一安装耳,第一安装耳与铰接杆铰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中森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