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2080发布日期:2023-11-16 01:3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汽车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盖板。


背景技术:

1、作为构成汽车的外观部分的盖板,使用了汽车发动机罩等各种盖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该盖板通常具有薄板的内部件与薄板的外部件重叠且在这些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设置有空间的结构。另外,盖板为了提高节能性能而谋求进一步的轻量化。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684495号说明书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165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若为了轻量化而减薄盖板的板厚,则盖板的抗变形刚度(panel rigidity)等表面刚度会降低。此外,抗变形刚度与用手按压外部件(外盖板)时的弹力的抵抗感、挠曲变形的感觉相对应。该特性通常以施加有载荷时的挠曲量表示,施加有一定的载荷时的挠曲量越小,抗变形刚度越高。另外,表面刚度是指外部件从外部件的外表面受到垂直载荷等载荷时的外部件的一定面积范围内的变形的难度。

3、另外,在汽车发动机罩等汽车盖板中,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配置有各种功能部件,有时在该空间内的部件的配置空间中空余空间较少。尤其是,内部件的外周端缘部与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通过折边加工而相互接合,在这些外周端缘部的周围,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较小。因此难以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确保用于配置对外部件进行加固(加强)的构件的空间。而且,在为了提高表面刚度而设置内装构件的情况下,内装构件优选与内部件和外部件这两者结合。

4、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强构件虽然与外部件接合,但未与内部件接合。另外,专利文献2的图5所记载的加强件(加强构件)虽然与内部件和外部件接合,但配置于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较大的空间,需要较大的厚度。因而,关于能以狭窄的空间设置于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并且具有充分的加固效果的加强构件,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既未公开也未给出启示。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汽车盖板中实现轻量化,同时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狭窄的部位处也使外部件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

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7、本发明以下述的汽车盖板为主旨。

8、(1)一种汽车盖板,其具备:

9、板状的外部件,其位于车辆的外侧;

10、内部件,其与所述外部件结合,配置于车辆内侧,其中,

11、所述汽车盖板还具备配置于所述内部件与所述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内装构件,

12、所述内装构件是在沿着所述外部件的第1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包括作为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部的第1端部和作为另一端部的第2端部,

13、所述第1端部具有与所述内部件连接的第1连接部,

14、所述内装构件在沿着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第1端部分离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外部件连接的第2连接部。

15、(2)根据所述(1)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16、所述内装构件是板状构件。

17、(3)根据所述(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18、所述内装构件包括形成有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的平板状的基板。

19、(4)根据所述(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20、所述内装构件包括基板,

21、所述基板包括:第1部分,其包括所述第1端部;立起部分,其从所述第1部分向所述外部件侧立起;以及第2部分,其从所述立起部分延伸,所述第2部分与所述第1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22、在所述第2部分配置有所述第2连接部。

23、(5)根据所述(2)~所述(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24、所述内装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第1方向形成的加强筋。

25、(6)根据所述(1)~所述(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26、所述汽车盖板还具备其他构件,所述其他构件相对于所述内装构件独立地形成,配置于所述内部件与所述外部件之间的所述空间,

27、所述内装构件以从所述第1端部向所述第2端部侧前移的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其他构件重叠的状态配置。

28、(7)根据所述(1)~所述(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29、所述内部件具备相对于与所述外部件接合的区域向内侧鼓出而与所述外部件分离的鼓出部,

30、所述内装构件以从所述第1端部向所述第2端部侧前移的部分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鼓出部重叠的状态配置。

31、(8)根据所述(1)~所述(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32、所述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夹着所述内部件而与所述内部件结合,

33、所述第1方向与沿着所述外部件的外周端缘部的方向交叉。

34、(9)根据所述(1)~所述(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35、所述汽车盖板是汽车发动机罩,

36、多个所述内装构件排列配置在所述汽车发动机罩的后部。

37、(10)根据所述(9)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38、所述多个内装构件各自的所述第1端部与共用的连结构件连接。

39、(11)根据所述(10)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40、在所述连结构件的两端部连接有所述第1方向的分量包括车辆宽度方向的分量的所述内装构件。

41、(12)根据所述(1)~所述(11)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42、所述汽车盖板设置有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

43、根据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配置有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

44、(13)根据所述(12)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45、作为弯曲刚度不同的多个所述内装构件,设置有弯曲刚度相对较高的第1内装构件和弯曲刚度相对较低的第2内装构件,

46、所述第1内装构件以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高强度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47、所述第2内装构件以在所述外部件的板厚方向观察时与从所述外部件向所述车辆的内侧前移所述预定量的部位处的所述车辆的强度相对较低的低强度区域重叠的方式配置。

48、(14)根据所述(1)~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盖板,其中,

49、所述内部件包括:凸缘,其相对于所述内部件的外周端缘部配置于所述内部件的内侧,与所述外部件相邻配置;纵壁,其从所述凸缘以与所述外部件分离的方式延伸;以及底部,其与该纵壁连续,且与所述凸缘分离,

50、所述第1连接部与所述凸缘连接。

51、发明的效果

52、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汽车盖板中实现轻量化,同时在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的空间狭窄的部位也能够使外部件确保充分的表面刚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