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横梁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9113发布日期:2024-01-23 12:2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横梁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架总成,具体涉及一种尾横梁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1、车辆使用拖车挂钩来拖曳拖车或其他车辆。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挂钩,包括后置式,前置式或第5轮式挂钩。挂车挂钩必须承受剪切,拉伸和压缩力。挂车挂钩的尺寸和制造可以在它们连接的车辆之间传递力。

2、相关技术中,小吨位牵引车、载货车、专用车用脱钩总成直接采用一体化铸件结构,将脱钩本体、圆柱横梁连接孔、附件及车架连接孔集成化。将直型尾横梁与车架连接板采用铆钉固定为一体,再将连接板与车架纵梁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由于受力点为单侧车架纵梁,受力点比较集中,无法进一步提升拖拽吨位,通常最大承载一般同吨位半载车(比如16t的车,这个脱钩可以拉8t)。显然,随着双挂列车(整体总容积可以达到141.5m3,一趟可以拉的最大总质量达到60t)等一些装载量较大的车型的行车政策在一些地区试运营,现有脱钩总成的牵引能力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尾横梁总成上的脱钩其牵引能力难以应对一些装载量较大的车型,导致车辆牵引能力不足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尾横梁总成,其包括:第一尾横梁、脱钩组件和第二尾横梁;其中,

3、第一尾横梁,其两端分别用于与汽车的左纵梁和左纵梁相连;

4、脱钩组件,其穿设于所述第一尾横梁内;

5、第二尾横梁,其中部与所述脱钩组件卡接,所述第二尾横梁两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尾横梁内侧面的方向弯折,并分别与所述左纵梁和左纵梁相连。

6、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尾横梁包括:卡接板和两个传力梁;其中,

7、卡接板,其中心处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所述脱钩组件卡接。两个传力梁,两个所述传力梁对称设置在所述卡接板两端,所述传力梁一端与所述卡接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左纵梁或左纵梁相连。

8、可以理解的是,卡接板和传力梁本体均呈直形梁,卡接板和传力梁一体设置保证较好的传力性能,以使得脱钩组件受到牵引力不再仅由第一尾横梁承受牵引力,由卡接板依次传递至传力梁和两边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上,提高了整个尾横梁结构的牵引力承受能力,使得车辆可以拉动更重的货物。

9、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板长度方向与所述左纵梁或左纵梁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每个所述传力梁与所述左纵梁或左纵梁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一预设角度。

10、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传力梁末端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用于贴设在所述左纵梁或左纵梁内侧,并与所述左纵梁或左纵梁螺纹连接。

11、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尾横梁包括:直型槽,所述直型槽底部设有供所述脱钩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直型槽侧面开设有螺纹连接孔。

12、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直型槽两端均设有横梁车架连接板,每个所述横梁车架连接板均与所述左纵梁或左纵梁贴合设置。

13、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脱钩组件包括:

14、前脱钩总成,其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尾横梁卡接;

15、后脱钩总成,其与所述前脱钩总成相连,所述后脱钩总成用于与牵引绳相连。

16、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后脱钩总成包括:

17、导向口,其内可拆卸地穿设有第一安全销,所述第一安全销用于与牵引绳相连;

18、弹性旋转部,其设于所述前脱钩总成上,所述弹性旋转部与所述导向口转动连接,且所述弹性旋转部被配置为:当所述导向口开口由初始方向开始旋转时,所述弹性旋转部随所述导向口转动,并向所述导向口施加与转动方向相反的驱动力直至所述导向口开口方向回转至初始方向。

19、值得说明的是,车辆执行牵引任务时,经常会遇到牵引方向与行车方向不一致的情况。这导致经常出现脱钩组件的长度方向与其实际受力的方向不一致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造成脱钩组件各个位置受力不均,进而易造成脱钩组件损坏。本申请中采用弹性旋转部与导向口转动连接,无论导向口处于任何角度,都可以正常打开执行牵引任务,大大方便了车辆的分离和挂接。

20、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弹性旋转部内穿设有安全锁紧螺栓,所述安全锁紧螺栓用于限制所述弹性旋转部的转动动作。可以理解的是,弹性旋转部不仅为导向口提供转动的功能还可以利用其弹性复原力自动回转。

2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尾横梁总成。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3、通过设置与脱钩相连的第二尾横梁,第二尾横梁两端通过弯折形成倒八字形,利用倒八字力学原理,将挂车对直型横梁的拉力转化为倒八字横梁与左右纵梁的压力,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大吨位挂车拉力对直型尾横梁连接螺栓的剪切,整体提升了尾横梁最大拉力值。同时倒八字尾横梁与车架纵梁两侧螺栓连接,进一步加强了尾横梁的强度。该新型尾横梁及脱钩总成,不仅可以用于救援,还可以用于双挂列车,整车拖拽受力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横梁(4)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41)长度方向与所述左纵梁(21)或右纵梁(22)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每个所述传力梁(42)与所述左纵梁(21)或右纵梁(22)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一预设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梁(42)末端设有连接翻边(421),所述连接翻边(421)用于贴设在所述左纵梁(21)或右纵梁(22)内侧,并与所述左纵梁(21)或右纵梁(22)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横梁(1)包括:直型槽(11),所述直型槽(11)底部设有供所述脱钩组件(3)穿过的通孔(111),所述直型槽(11)侧面开设有螺纹连接孔(1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型槽(11)两端均设有横梁车架连接板(12),每个所述横梁车架连接板(12)均与所述左纵梁(21)或右纵梁(22)贴合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钩组件(3)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脱钩总成(32)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旋转部(322)内穿设有安全锁紧螺栓(323),所述安全锁紧螺栓(323)用于限制所述弹性旋转部(322)的转动动作。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尾横梁总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架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横梁总成及汽车。其包括:第一尾横梁、脱钩组件和第二尾横梁;其中,第一尾横梁,其两端分别用于与汽车的左纵梁和左纵梁相连;脱钩组件,其穿设于所述第一尾横梁内;第二尾横梁,其中部与所述脱钩组件卡接,所述第二尾横梁两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尾横梁内侧面的方向弯折,并分别与所述左纵梁和左纵梁相连。本申请通过设置与脱钩相连的第二尾横梁,第二尾横梁两端通过弯折形成倒八字形,利用倒八字力学原理,将挂车对直型横梁的拉力转化为倒八字横梁与左右纵梁的压力,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大吨位挂车拉力对直型尾横梁连接螺栓的剪切,整体提升了尾横梁最大拉力值。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雷,李汉东,白宽,赵喜,帕尔哈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