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5106发布日期:2023-06-08 15:0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汽车转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商用车转向管柱用于传递方向盘到转向器的转动扭矩,达到驾驶员对车辆转向系统的控制,实现车辆转向的目的。由于每个司机的身高体态和驾驶习惯不同,需要通过调节转向管柱来调整方向盘的位置和空间,传统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基本采用导轨或滑槽式结构,背部用拉簧拉紧,完全打开调节手柄后管柱会向仪表台猛地弹起,不完全打开调节起来又费力,且不容易控制位置,需要多次调节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向盘姿态,给驾驶员带来不便。另外,传统的两段式转向管柱为了控制当量夹角,在转向管柱的布置上传动轴会侵占更多的纵向位置,减小驾驶员的腿部空间,影响驾驶舒适度、容易疲劳。

2、因此,需要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便于调节方向盘的姿态,而且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汽车转向管柱,包括:

4、主轴,所述主轴与方向盘连接;

5、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支撑套,所述安装支架与驾驶室连接,所述支撑套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主轴穿设在所述支撑套中;

6、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锁紧组件能够锁定所述支撑套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且能够锁定所述主轴相对所述支撑套的位置;

7、伸缩轴组件,所述伸缩轴组件通过第一万向节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伸缩轴组件的长度能够调节;

8、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伸缩轴组件通过第二万向节连接。

9、进一步地,还包括管柱本体,所述管柱本体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管柱本体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10、进一步地,所述管柱本体与所述支撑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套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管柱本体抵接。

11、进一步地,沿所述支撑套的长度方向于所述支撑套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锁紧组件能够使所述开口槽的开口缩小以抱紧所述主轴。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上相对间隔设置有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所述第一耳套和所述第二耳套位于所述开口槽的两侧,所述第一耳套和所述第二耳套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中,所述锁紧组件能够缩小所述第一耳套与所述第二耳套之间的间距。

13、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钉,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锁紧螺钉穿设在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第一耳套和所述第二耳套中,且所述锁紧螺钉的第一端相对所述安装支架伸出,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套设在所述锁紧螺钉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一抵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抵接,所述第一抵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接件抵接,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的长度均能够调节,使得所述安装支架变形挤压所述第一耳套和所述第二耳套。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件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开设有抵接槽,所述第二抵接件朝向所述第一抵接件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不位于所述抵接槽中时,所述锁紧组件能够锁紧所述支撑套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且能够锁定所述主轴相对所述支撑套的位置,所述第二抵接件上设置有旋转手柄。

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上相对间隔设置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二耳板抵接,所述第一耳套和所述第二耳套均位于所述第一耳板以及所述第二耳板之间。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板上开设有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二耳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孔相对的第二弧形孔,所述锁紧螺钉穿设在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中。

1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轴组件包括滑动轴和伸缩套,所述滑动轴与所述伸缩套通过花键配合,所述滑动轴能够沿所述伸缩套的轴向进行伸缩,所述滑动轴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伸缩套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管柱,主轴与方向盘连接,主轴穿设在支撑套中,主轴通过第一万向节与伸缩轴组件连接,伸缩轴组件通过第二万向节与传动轴连接,支撑套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安装支架安装在驾驶室中,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能够锁定支撑套与安装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且能够锁定主轴相对支撑套的位置。在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节时,首先松开锁定组件,然后调节主轴相对支撑套的高度,并根据需要调节支撑套与安装支架之前的相对角度,方向盘的前后位置以及高度调节完成后,利用锁紧组件锁定即可。通过上述方式,便于调节方向盘的姿态。通过将转向管柱设计为主轴、伸缩轴组件以及传动轴三段式结构,能够灵活调节,从而为驾驶员让出更多的腿部空间,提升司机上下车、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柱本体(11),所述管柱本体(11)套设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管柱本体(11)与所述主轴(1)之间设置有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本体(11)与所述支撑套(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套(2)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管柱本体(1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套(2)的长度方向于所述支撑套(2)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槽(21),所述锁紧组件(8)能够使所述开口槽(21)的开口缩小以抱紧所述主轴(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2)上相对间隔设置有第一耳套(22)和第二耳套(23),所述第一耳套(22)和所述第二耳套(23)位于所述开口槽(21)的两侧,所述第一耳套(22)和所述第二耳套(23)位于所述安装支架(3)中,所述锁紧组件(8)能够缩小所述第一耳套(22)与所述第二耳套(23)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8)包括锁紧螺钉(82),第一抵接件(83)和第二抵接件(84),所述锁紧螺钉(82)穿设在所述安装支架(3)、所述第一耳套(22)和所述第二耳套(23)中,且所述锁紧螺钉(82)的第一端相对所述安装支架(3)伸出,所述第一抵接件(83)和所述第二抵接件(84)套设在所述锁紧螺钉(82)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一抵接件(8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3)抵接,所述第一抵接件(8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接件(84)抵接,所述第一抵接件(83)与所述第二抵接件(84)的长度均能够调节,使得所述安装支架(3)变形挤压所述第一耳套(22)和所述第二耳套(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件(83)远离所述安装支架(3)的一端开设有抵接槽(831),所述第二抵接件(84)朝向所述第一抵接件(83)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凸起(841),所述抵接凸起(841)不位于所述抵接槽(831)中时,所述锁紧组件(8)能够锁紧所述支撑套(2)与所述安装支架(3)之间的相对位置,且能够锁定所述主轴(1)相对所述支撑套(2)的位置,所述第二抵接件(84)上设置有旋转手柄(8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上相对间隔设置有第一耳板(31)和第二耳板(32),所述第一抵接件(83)与所述第二耳板(32)抵接,所述第一耳套(22)和所述第二耳套(23)均位于所述第一耳板(31)以及所述第二耳板(3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31)上开设有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二耳板(3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孔相对的第二弧形孔(321),所述锁紧螺钉(82)穿设在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32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轴组件(5)包括滑动轴(51)和伸缩套(52),所述滑动轴(51)与所述伸缩套(52)通过花键配合,所述滑动轴(51)能够沿所述伸缩套(52)的轴向进行伸缩,所述滑动轴(51)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4)与所述主轴(1)连接,所述伸缩套(52)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6)与所述传动轴(7)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与方向盘连接;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支撑套,所述安装支架与驾驶室连接,所述支撑套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主轴穿设在所述支撑套中;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锁紧组件能够锁定所述支撑套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且能够锁定所述主轴相对所述支撑套的位置;伸缩轴组件,所述伸缩轴组件通过第一万向节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伸缩轴组件的长度能够调节;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伸缩轴组件通过第二万向节连接。本技术便于调节方向盘的姿态,而且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刘守银,米志轩,周磊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苇渡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