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6263发布日期:2023-07-15 16:4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低频路噪问题是汽车常见的噪声问题之一,影响着乘客的舒适性。目前,汽车的低频路噪问题主要来源于汽车前风挡上横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为了保证整车的自动驾驶等性能,通常选择在前风挡上横梁布置激光雷达,故汽车前风挡上横梁也称作雷达安装横梁。为了保证雷达的安装,就需要压缩雷达安装横梁的腔体结构,使得雷达安装横梁的刚度和模态大幅降低,这样极易产生低频路噪问题与轰鸣问题。

2、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提升雷达安装横梁的刚度,一种是,对雷达安装横梁进行结构优化来提升刚度,但由于现有的雷达安装横梁的上部增设有外饰覆盖板,而受外饰覆盖板的限制,导致对雷达安装横梁的结构改进有限,同时,也增加了外饰覆盖板的开发费用,生产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采用增加雷达安装横梁的料厚来提高刚度,但这样会造成雷达安装横梁的重量及成本均大幅增加,对于车辆的nvh性能也有所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不增加或较少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升雷达安装横梁的刚度,以降低汽车的低频路噪和轰鸣。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梁总成,包括第一横梁盖板、第二横梁盖板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盖板用于与前风挡玻璃和顶棚玻璃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盖板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合围成空腔,所述加强板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加强板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盖板上与所述加强板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背离所述第二横梁盖板的一侧,并用于安装雷达。

3、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凸筋结构,所述凸筋结构沿所述顶棚玻璃的内侧面朝向所述顶棚玻璃的外侧面方向凸起,并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抵接。

4、可选地,所述沉槽内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凸筋结构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横梁盖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同轴设置。

5、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相贴合,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横梁盖板相贴合。

6、可选地,所述第二横梁盖板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翻边结构和第四翻边结构,所述第一横梁盖板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和所述第四翻边结构相贴合。

7、可选地,所述沉槽内设有第一过孔结构,所述第二横梁盖板上与所述第一过孔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过孔结构,所述第一过孔结构和所述第二过孔结构用于供雷达线束穿过。

8、可选地,所述横梁总成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二横梁盖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9、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横梁盖板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定位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盖板朝向车辆的前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粘接,且所述第一横梁盖板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所述顶棚玻璃粘接,或者,所述第一横梁盖板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粘接,且所述第一横梁盖板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顶棚玻璃粘接。

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横梁总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横梁总成可通过在第一横梁盖板上设置沉槽,以给例如雷达等探测设备提供安装位,从而实现雷达在横梁总成上的安装;同时,可通过在第一横梁盖板和第二横梁盖板合围成的空腔内设置加强板,并使加强板位于沉槽所在位置处,且将加强板的前端和/或后端与第一横梁盖板和第二横梁盖板均连接,以提升横梁总成在安装雷达的位置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从而降低雷达发生抖动的概率,而且也提升了横梁总成的整体刚度,进而可降低车辆发生低频路噪和轰鸣的概率;另外,可通过将第一横梁盖板与前风挡玻璃和顶棚玻璃采用例如粘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保证车辆顶部造型的美观性,这样,可以无需额外增加外饰覆盖板,从而可以节省制造外饰覆盖板的模具和材料,进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盖板(1)、第二横梁盖板(2)和加强板(3),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用于与前风挡玻璃(200)和顶棚玻璃(300)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合围成空腔(5),所述加强板(3)设于所述空腔(5)内,且所述加强板(3)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上与所述加强板(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沉槽(11),所述沉槽(11)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背离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的一侧,并用于安装雷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上设有凸筋结构(31),所述凸筋结构(31)沿所述顶棚玻璃(300)的内侧面朝向所述顶棚玻璃(300)的外侧面方向凸起,并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11)内设有第一安装孔(12),所述凸筋结构(3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2),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21),且所述第一安装孔(12)、所述第二安装孔(32)和所述第三安装孔(21)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翻边结构(33)和第二翻边结构(34),所述第一翻边结构(33)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34)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相贴合,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33)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34)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翻边结构(22)和第四翻边结构(23),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翻边结构(22)和所述第四翻边结构(23)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11)内设有第一过孔结构(13),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上与所述第一过孔结构(1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过孔结构(24),所述第一过孔结构(13)和所述第二过孔结构(24)用于供雷达线束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41),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28),所述连接板(4)和所述第二横梁盖板(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41)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8)定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朝向车辆的前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前风挡玻璃(200)粘接,且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所述顶棚玻璃(300)粘接,或者,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所述前风挡玻璃(200)粘接,且所述第一横梁盖板(1)朝向所述车辆的后侧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顶棚玻璃(300)粘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横梁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横梁总成包括第一横梁盖板、第二横梁盖板和加强板,第一横梁盖板用于与前风挡玻璃和顶棚玻璃的内侧面连接,第一横梁盖板和第二横梁盖板合围成空腔,加强板设于空腔内,且加强板位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至少一端与第一横梁盖板和第二横梁盖板连接,第一横梁盖板上与加强板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沉槽,沉槽位于第一横梁盖板背离第二横梁盖板的一侧,并用于安装雷达。这样,通过将加强板的前端和/或后端与第一横梁盖板和第二横梁盖板均连接,以提升横梁总成的整体刚度,降低低频路噪和轰鸣风险;同时,通过将第一横梁盖板与前风挡玻璃和顶棚玻璃连接,以节省外饰覆盖板,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卜坤权,陈玥婷,毛杰,单喜乐,魏博雄,杨亚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