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躺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2276发布日期:2023-09-27 16:4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躺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躺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1、躺式自行车,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躺着骑的自行车,常见的躺车有两个轮子或者三个轮子。

2、相对于普通坐立骑行的自行车,躺着骑行的自行车座椅较矮,骑行时抬腿较高,这样使用普通的转向把手时,把手的安装位置就比较高,把手离座椅的距离比较近,上下车不方便,转向时对腿部骑行有妨碍,车架上安装前遮挡的话,会挡住视线,没法安装前遮挡,如专利号为202021777203.9,名称为一种转向机构,也是专为躺车设计的一种转向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车架、转向竖杆、转向支撑件及至少一个转向杆,所述转向竖杆安装于车架上并可相对于车架转动,所述转向支撑件包括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转向支撑架及安装于转向支撑架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转向支撑架固定连接或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杆安装于定位件上并可相对于定位件移动,所述转向杆与转向竖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转向竖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转向杆之间通过万向连接件连接,这种结构的转向机构只能用在转向竖杆离座椅比较远的躺车上,转向时拉动转向杆相对于定位件移动来完成转向,在转向竖杆离座椅比较近的躺车上,这种转向拉杆在转向时相对于定位件前后移动的结构就无法完成转向,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转向机构能在转向竖杆离座椅比较近的躺车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躺式自行车,该躺车包括一种转向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转向机构的转向竖杆离座椅比较近,取消了转向支撑件,将推拉把手的长度变短、转向横杆的高度降低,提高了转向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转向横杆与销轴也可限制左推拉把手及右推拉把手向下摆动,避免了推拉把手向下摆动造成的骑行风险;同时将推拉把手设为可转动的结构,可避开腿部位置,上下车更方便;车架的上方还可安装前遮挡,不会影响骑行时的视线,该躺式自行车转向轻松灵活可靠,安装前遮挡后骑行视线好,上下车方便。

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躺式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人体承载部件,车架底部设有车轮,车轮包括前轮与后轮;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横杆、转向竖杆、轮叉、左推拉把手及右推拉把手,所述转向竖杆与车架可相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横杆与转向竖杆固定连接,所述左推拉把手与转向横杆的左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推拉把手与转向横杆的右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机构通过推拉左推拉把手与右推拉把手带动转向横杆、转向竖杆、轮叉转动控制躺式自行车的行进方向。

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向横杆、转向竖杆、轮叉与左、右推拉把手之间相互配合运动,实现了多种车轮转向的方式,巧妙的避开了车把与腿部干涉的问题。其中,当前轮作为转向轮时,所述轮叉与前轮连接,当后轮作为转向轮时,所述轮叉与后轮连接,轮叉与车架之间为可转动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左推拉把手和右推拉把手与水平面平行或与水平面倾斜设置。

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拉把手在水平面上左右摆动前后移动,或在稍微向上或向下倾斜的平面上左右摆动前后移动,都不影响转向的灵活轻松可靠。

6、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横杆左端设有左安装部,转向横杆右端设有右安装部,所述左推拉把手与左安装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推拉把手与右安装部可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横杆设有左限位装置与右限位装置,所述左限位装置、右限位装置分别用于限制左推拉把手和右推拉把手的摆动范围。

8、进一步的,所述左限位装置和右限位装置均包括两段凸起,且两段凸起分别设在左推拉把手两侧和右推拉把手两侧,用于限制左推拉把手和右推拉把手的摆动范围。进一步的,所述左推拉把手与右推拉把手通过销轴与转向横杆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转向竖杆与座椅距离较近,转向横杆与销轴配合可避免转向时左推拉把手及右推拉把手向下摆动干涉腿部的问题,只需轻松握持推拉把手,左右摆动前后推拉把手就完成转向。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横杆还设有左限位装置与右限位装置,所述左限位装置、右限位装置均为两段凸起的圆柱,且左限位装置设在左推拉把手两侧,用于限制左推拉把手的摆动范围,右限位装置设在右推拉把手两侧,用于限制右推拉把手的摆动范围。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左限位装置与右限位装置限制左、右推拉把手的转动范围,使左、右推拉把手在安全范围内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横拉杆,所述横拉杆一端与左推拉把手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右推拉把手可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横拉杆使左、右推拉把手联动连接,这样在单手转向时,转向更可控。

14、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左横拉杆及右横拉杆,所述左横拉杆的左端与左推拉把手可转动连接,所述左横拉杆的右端与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横拉杆的右端与右推拉把手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横拉杆的左端与车架可转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左横拉杆、右横拉杆与车架可转动连接,这样就限制了左推拉把手及右推拉把手的摆动范围,这样在转向横杆上就不用再设置左右限位装置,也能使左、右推拉把手在安全范围内转动,左横拉杆的右端与右横拉杆的左端也可以通过同一个连接件与车架可转动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横杆的两端包括左延伸部与右延伸部,所述左推拉把手与左延伸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推拉把手与右延伸部可转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左、右延伸部延伸长度可调,通过锁扣紧固,左右摆动的范围通过转向横杆与左、右延伸部交接处的侧壁进行限制。

18、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的一端与转向竖杆连接,另一端与轮叉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转向横杆的运动来控制转向杆的摆动,从而改变后轮的角度,控制躺车的行进方向。

20、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还设有前遮挡,所述前遮挡与车架固定连接或可翻转连接,所述前遮挡可遮风挡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1)取消了推拉把手的支撑部件,并缩短了推拉把手的长度,避免了转向时因推拉把手过长造成的风险,提高了转向的稳定性。

23、(2)转向横杆的高度可调,且转向横杆可限制左推拉把手及右推拉把手向下摆动,提高了推拉把手的稳定性。

24、(3)推拉把手与转向横杆可转动连接,上、下车方便,转向时轻松灵活可靠,不会与腿部造成干涉。

25、(4)躺车的车架上可安装前遮挡,视线不受影响,骑行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推拉把手(5)和右推拉把手(4)与水平面平行或与水平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横杆(2)左端设有左安装部(20),转向横杆(2)右端设有右安装部(21),所述左推拉把手(5)与左安装部(20)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推拉把手(4)与右安装部(2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横杆(2)设有左限位装置(22)与右限位装置(23),所述左限位装置(22)、右限位装置(23)分别用于限制左推拉把手(5)和右推拉把手(4)的摆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装置(22)和右限位装置(23)均包括两段凸起,且两段凸起分别设在左推拉把手(5)两侧和右推拉把手(4)两侧,用于限制左推拉把手(5)和右推拉把手(4)的摆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横拉杆(3),所述横拉杆(3)一端与左推拉把手(5)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右推拉把手(4)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横杆(2)的两端包括左延伸部(25)与右延伸部(26),所述左推拉把手(5)与左延伸部(25)可转动连接,所述右推拉把手(4)与右延伸部(26)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杆(14),所述转向杆(14)的一端与转向竖杆(1)连接,另一端与轮叉(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上还设有前遮挡,所述前遮挡与车架(10)固定连接或可翻转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躺式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人体承载部件,车架底部设有车轮;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竖杆、转向横杆、轮叉、左推拉把手与右推拉把手,所述轮叉穿过车架与车轮连接,所述转向横杆与转向竖杆固定连接,左推拉把手与右推拉把手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向横杆左、右两端。本技术通过采用转向竖杆、转向横杆与左、右推拉把手的转动配合,实现了多种车轮转向的方式,巧妙的避开了车把与腿部干涉的问题(有效降低车轮龙头的高度,方便安装前遮挡),使骑行体验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