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4217发布日期:2023-09-27 11:5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山地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


背景技术:

1、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山地自行车项目是自行车项目中的一个小项目。比赛时所有运动员位于起点线集体出发,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排列名次,一般山地车最大的特点是它有优秀的前叉避震器以及高品质由钢﹑铝合金或碳纤维打造的车身。其实这种山地车具有许多骑士们渴望的特性,这种车通常经久耐用,使用很多年也都不会带给您保养上的麻烦。

2、目前人们在借助山地自行车骑行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崎岖颠簸的路面,且人们通常会在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内防止私人物品,一般的储物结构大多是通过搭接、扣合或束绳固定在自行车的前梁上,在经过崎岖颠簸的路面区域时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包括外缘面底部开设有扣合槽的扣合环;

4、所述扣合环朝向扣合槽的两端分别居中开设有弧形收纳槽和定位插槽,所述扣合槽内活动安装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一端可活动伸缩安装于弧形收纳槽内,且弧形挡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磁吸板,所述磁吸板可磁吸插接安装于定位插槽内,所述弧形挡板远离磁吸板的一端粘接固定有磁吸垫,所述弧形挡板外缘面朝向磁吸板的一端构造设置有矩形拨片。

5、进一步地,所述扣合环的外缘面两侧均设置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扣合环的外缘面。

6、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袋内开设有收纳腔,且收纳袋的上表面居中开设有接通于收纳腔的条形槽一。

7、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袋的内壁顶部设置有限位挡帘一,且收纳袋内壁顶部位于限位挡帘一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挡帘二。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帘一的两端缝合固定于收纳袋的内壁,所述限位挡帘二的两端缝合固定于收纳袋的内壁,所述限位挡帘一和限位挡帘二内均开设有条形槽二,开设于所述限位挡帘一和限位挡帘二内的条形槽二错位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得益于扣合环、扣合槽、弧形收纳槽以及弧形挡板的设置,通过按压使得扣合环通过扣合槽与自行车前梁卡接,并拉动矩形拨片,使得磁吸板自弧形收纳槽内活动伸出,并使得磁吸板磁吸插接安装于定位插槽内,从而可对扣合槽进行封闭,进而可提升扣合环与自行车前梁扣合连接的稳定,避免骑行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实用性强;

10、得益于限位挡帘一、限位挡帘二和条形槽二的设置,通过在收纳袋的内壁上缝合设置限位挡帘一和限位挡帘二,且在限位挡帘一和限位挡帘二内错位开设条形槽二,通过错位开设的条形槽二可对收纳腔内的物品起到限位的效果,避免骑行通过崎岖路面时物品自收纳腔内飞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包括外缘面底部开设有扣合槽的扣合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环(1)的外缘面两侧均设置有收纳袋(7),所述收纳袋(7)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扣合环(1)的外缘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袋(7)内开设有收纳腔(8),且收纳袋(7)的上表面居中开设有接通于收纳腔(8)的条形槽一(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袋(7)的内壁顶部设置有限位挡帘一(10),且收纳袋(7)内壁顶部位于限位挡帘一(10)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挡帘二(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帘一(10)的两端缝合固定于收纳袋(7)的内壁,所述限位挡帘二(11)的两端缝合固定于收纳袋(7)的内壁,所述限位挡帘一(10)和限位挡帘二(11)内均开设有条形槽二(12),开设于所述限位挡帘一(10)和限位挡帘二(11)内的条形槽二(12)错位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包括外缘面底部开设有扣合槽的扣合环,所述扣合环朝向扣合槽的两端分别居中开设有弧形收纳槽和定位插槽,所述扣合槽内活动安装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一端可活动伸缩安装于弧形收纳槽内,且弧形挡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磁吸板,所述磁吸板可磁吸插接安装于定位插槽内,所述弧形挡板远离磁吸板的一端粘接固定有磁吸垫,所述弧形挡板外缘面朝向磁吸板的一端构造设置有矩形拨片,所述扣合环的外缘面两侧均设置有收纳袋,该用于山地自行车的储物结构,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弧形挡板,有利于对扣合槽进行封闭,从而提升扣合环与自行车前梁的连接稳定性,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范雪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易路达车业(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