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手动折叠结构的四轮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9441发布日期:2023-08-18 05:4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手动折叠结构的四轮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轻型代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手动折叠结构的四轮代步车。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cn105818911b公开一种折叠式电动车,是一种轻型代步车,其包前轮、后轮、电池、前叉、车把、鞍架、鞍座和车架,车架包括两块面面相对且相互对称设置的侧板架,两块侧板架之间形成收纳槽,电池安装在两块侧板架之间的收纳槽内,后轮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且位于两块侧板架之间,前叉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车架的前部且位于两块侧板架之间,前叉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前叉位置的前叉限制机构,鞍架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车架上且位于两块侧板架之间,鞍架上安装有用于固定鞍架的鞍架限制机构。然而,这种折叠式电动车的折叠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在进行折叠操作之后其占用空间仍然较大,不便于携带。因此,有必要对这种代步车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手动折叠结构的四轮代步车,以便于进行折叠操作,并缩减占用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具有手动折叠结构的四轮代步车,包括:

4、支承装配组件,该支承装配组件上具有安装空间;

5、主动行走组件,该主动行走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由主动行走组件对支承装配组件进行承托,并带动支承装配组件运动;

6、从动行走组件,该从动行走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主动行走组件位置对应,由从动行走组件对支承装配组件进行承托,并可随支承装配组件及主动行走组件一同运动;

7、辅助行走组件,该辅助行走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主动行走组件位置对应,由辅助行走组件对支承装配组件进行辅助承托,并可随支承装配组件一同运动;

8、支撑操控组件,该支撑操控组件通过手动折叠结构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可在支承装配组件上手动折叠或展开,由支撑操控组件对乘坐者的手部进行支撑,主动行走组件通过线路与支撑操控组件电连接,乘坐者可通过支撑操控组件对主动行走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行操作控制;

9、乘坐承托组件,该乘坐承托组件通过手动折叠结构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可在支承装配组件上手动折叠或展开,由乘坐承托组件对乘坐者的身体进行承托;

10、乘坐限位组件,该乘坐限位组件通过手动折叠结构安装于乘坐承托组件上,可随乘坐承托组件一同手动折叠或展开,并可在乘坐承托组件上手动折叠或展开,由乘坐限位组件对乘用者在乘坐承托组件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11、具体地,支承装配组件包括:

12、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采用杆件拼接成型,其沿横行布置,其内部具有安装空间;

13、牵引把手,该牵引把手安装于支承框架前端,可通过牵引把手携带支承框架移动。

14、主动行走组件包括:

15、主动轮对,该主动轮对具有后桥及一对后轮,后桥安装于支承框架底部后侧,后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后桥两端;

16、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安装于后桥上,并通过传动结构与后轮衔接,由驱动电机带动后轮运转。

17、从动行走组件包括:

18、从动轮对,该从动轮对具有前桥及一对前轮,前桥安装于支承框架底部前侧,前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前桥两端,后轮位于前轮后方,由前轮及后轮共同对支承框架进行承托,后轮转动时带动支承框架及前轮运动。

19、辅助行走组件包括:

20、辅助轮对,该辅助轮对具有支架及一对辅轮,支架安装于支承框架后端,并向支承框架后方伸出,辅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支架两端,后轮位于辅轮前方,由辅轮对支承框架进行辅助承托,以增加支承框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倾倒。

21、支撑操控组件包括:

22、支撑座体,该支撑座体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支承框架顶部前侧,并向支承框架上方延伸,前桥通过传动结构与支撑座体衔接;

23、支撑立柱,该支撑立柱底部开设有配接叉口,支撑座体顶部伸入配接叉口内,并通过转动轴杆接合,使支撑立柱可在支承座体上折叠或展开,支撑立柱顶部安装有操控把手,可通过操控把手带动前桥偏转,以带动前轮转向;

24、定位拉销,该定位拉销安装于支撑座体上,并与支撑立柱配合,由定位拉销对支撑立柱的安装状态进行切换。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立柱由固定外管及活动内管组成,固定外管底部安装于支撑座体上,活动内管从顶部插入固定外管中,可在固定外管中伸缩,操控把手安装于活动内管顶部,固定外管上还设有与活动内管适配的定位管夹,由定位管夹对活动内管的伸缩长度进行固定。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立柱顶部还安装有操控按键或旋钮,操控按键或旋钮通过线路与驱动电机电连接,可对驱动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操控。

27、乘坐承托组件包括:

28、承托前架,该承托前架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支承框架顶部后侧,其向支承框架上方延伸,可在支承框架上折叠或展开,支撑座体与承托前架之间留有供乘坐者腿部活动的空间;

29、承托后架,该承托后架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支承框架顶部后侧,并位于承托前架后方,其向支承框架上方延伸,可在支承框架上展开或折叠;

30、承托座椅,该承托座椅沿横向布置,其后部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承托后架顶部,其前部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承托前架顶部,可随承托前架及承托后架展开或折叠,由承托座椅对乘坐者的身体进行承托;

31、定位挂钩,该定位挂钩通过活动连接结构安装于承托座椅底部,并与设置于承托前架上的限位座体形状适配,定位挂钩与限位座体配接时,承托前架、承托后架及承托座椅处于展开状态,定位挂钩与限位座体脱离时,承托前架、承托后架及承托座椅可折叠后置于支承框架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挂钩上还设有操作把杆,可通过操作把杆带动定位挂钩与限位座体配接或脱离,定位挂钩还通过紧定拉簧与承托座椅配合,由紧定拉簧对定位挂钩与限位座体的配接状态进行紧合。

33、乘坐限位组件包括:

34、限位靠背,该限位靠背底部通过折叠连杆连接于承托后架顶部,并位于承托座椅后方,可在承托后架上展开或折叠,其顶部向承托座椅上方延伸,由限位靠背对乘坐者的身体进行限位;

35、限位销柱,该限位销柱安装于限位靠背中部,并与开设于承托座椅中的限位销孔配合,使限位靠背与承托座椅之间形成固定角度。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托座椅后部还设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向上方凸出,与限位靠背一同对乘坐者的身体进行限位。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凸缘中部开设有定位槽口,承托座椅及支撑立柱折叠后,支撑立柱顶部可卡入定位槽口内,由定位槽口对支撑立柱进行横向定位。

3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39、该四轮代步车设置了具有操控把手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底部开设配接叉口,使得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支承框架上的支撑座体可与支撑立柱形成可折叠连接结构,便于对带有操控把手的支撑立柱进行折叠,还通过承托前架及承托后架与承托座椅形成可折叠的乘坐承托组件,并在承托座椅上设置定位挂钩,使其与承托前架上的限位座体形状适配,定位挂钩与限位座体配接时,承托前架、承托后架及承托座椅处于展开状态,定位挂钩与限位座体脱离时,承托前架、承托后架及承托座椅可折叠后置于支承框架上,使得整个代步车在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小,并且便于携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