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机构及其应用的AGV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1826发布日期:2023-12-07 06:5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机构及其应用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载车辆底盘机构,特别涉及到一种平衡机构及其应用的agv运输车。


背景技术:

1、目前,重载agv的一组平衡机构轮组采用跷跷板结构,其中平衡机构安装在底盘中,平衡机构的支撑转轴两端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与agv车体相连;该轴承座通常为整体套装结构,拆卸维修不方便,费时费力。同时轴承座配置有与车架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直接套设于轴承座上,该安装板未限制轴向受力,在agv行走运行过程中此轮组会出现晃动,影响整机的行走稳定性,并且运行长期会磨损两零件,而造成零件的失效危险。另外平衡机构的支撑转轴与平衡机构的跷跷连接板之间固定采用螺栓固定,支撑转轴多处开设螺纹孔破坏了支撑转轴的受力结构,应用于重载agv时,在长期的重载与空载交替下螺栓容易松脱,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机构,且可用于重载agv运输车的平衡机构。

2、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平衡机构,包括平衡装置、第一转向驱动轮组、第一转向轮组;所述平衡装置中间设置有支撑点,所述第一转向驱动轮组、第一转向轮组分别设置于平衡装置支撑点的两侧;所述平衡装置包括跷跷连接板,所述跷跷连接板为长方体架体结构,顶部为平面结构,底部为腔体结构;所述跷跷连接板中部穿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固定座;所述固定轴、第二转向驱动轮组、第二转向轮组设置在跷跷连接板底部。

4、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跷跷连接板穿设固定轴的孔为长圆形孔;所述固定轴轴向对称设置两组轴平面,所述两组轴平面的平面宽度尺寸与跷跷连接板长圆形孔相匹配。

5、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与跷跷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卡板。

6、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固定设置在跷跷连接板的筋板上;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卡板槽;所述卡板设置在卡板槽内。

7、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固定座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孔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卡环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内设置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孔内设置单向推力球轴承;所述卡环安装孔内设置卡环;所述轴承座的外圆柱面合抱设置有轴承座上固定板、轴承座下抱环,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板位于上方,轴承座下抱环位于下方。

8、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外端面处还设置有一环形挡圈,轴承座的内端面设置有限位板。

9、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板为l形板材架体结构,其顶面板材延伸出轴承座一定长度;所述环形挡圈位于轴承座上固定板延伸端下方的部分切除。

10、一种应用的平衡机构的agv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车架体行进方向的前端形成前驱动模组;所述车架体行进方向的后端分别各设置一组转向驱动轮组、转向轮组形成后驱动模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衡机构包括平衡装置、第一转向驱动轮组、第二转向轮组。平衡装置中间设置有支撑点,第一转向驱动轮组、第二转向轮组分别设置于平衡装置支撑点的两侧。平衡装置中的跷跷连接板与固定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板和螺纹连接相结合双重固定,螺纹组设置在跷跷连接板上,避免在支撑转轴上开设螺纹组,使支撑轴的受力结构更稳定,确保车体运行的安全性。与车架体连接的轴承固定座为合抱式结构,且同时设置了轴向的限位装置,保证agv在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且维护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衡机构,包括平衡装置(4)、第一转向驱动轮组(2)、第一转向轮组(3);所述平衡装置(4)中间设置有支撑点,所述第一转向驱动轮组(2)、第一转向轮组(3)分别设置于平衡装置(4)支撑点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4)包括跷跷连接板(401),所述跷跷连接板(401)为长方体架体结构,顶部为平面结构,底部为腔体结构;所述跷跷连接板(401)中部穿设有固定轴(402);所述固定轴(402)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固定座(404);所述固定轴(402)、第二转向驱动轮组(5)、第二转向轮组(6)设置在跷跷连接板(40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跷跷连接板(401)穿设固定轴(402)的孔为长圆形孔(4014);所述固定轴(402)轴向对称设置两组轴平面(4021),所述两组轴平面(4021)的平面宽度尺寸与跷跷连接板长圆形孔(4014)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402)与跷跷连接板(401)之间还设置有卡板(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03)固定设置在跷跷连接板(401)的筋板上;所述固定轴(402)上设置有卡板槽(4022);所述卡板(403)设置在卡板槽(40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固定座(404)包括轴承座(4041),所述轴承座(4041)内孔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孔(40411)、第二轴承安装孔(40412)、卡环安装孔(40413);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孔(40411)内设置深沟球轴承(4044);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孔(40412)内设置单向推力球轴承(4045);所述卡环安装孔(40413)内设置卡环;所述轴承座(4041)的外圆柱面合抱设置有轴承座上固定板(4042)、轴承座下抱环(4043),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板(4042)位于上方,轴承座下抱环(4043)位于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041)的外端面处还设置有一环形挡圈(40414),轴承座(4041)的内端面设置有限位板(40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板(4042)为l形板材架体结构,其顶面板材延伸出轴承座(4041)一定长度;所述环形挡圈(40414)位于轴承座上固定板(4042)延伸端下方的部分切除。

8.一种agv运输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车架体(1)行进方向的前端形成前驱动模组;所述车架体(1)行进方向的后端分别各设置一组转向驱动轮组、转向轮组形成后驱动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衡机构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平衡机构及其应用的AGV运输车,包括平衡装置、第一转向驱动轮组、第二转向轮组;平衡装置中间设置有支撑点,第一转向驱动轮组、第二转向轮组分别设置于平衡装置支撑点的两侧。平衡装置包括跷跷连接板,跷跷连接板为长方体架体结构,顶部为平面结构,底部为腔体结构;跷跷连接板中部穿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固定座;该平衡机构设置在车架体行进方向的前端形成前驱动模组;在车架体行进方向的后端分别各设置一组转向驱动轮组、转向轮组形成后驱动模组;后驱动模组配合前驱动模组跷跷板结构式的平衡装置,确保在何种情况下至少有三个轮胎着地,保证车体运行稳定,避免侧翻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陈社强,彭秀娟,贾超,田敏,李阳,李建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雅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