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9486发布日期:2024-01-06 23:1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侧围a柱的,尤其涉及一种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


背景技术:

1、侧围外板是车身钣金成型最复杂的零件,a柱区域的侧整形起皱问题更是一直困扰侧围外板产品开发、模具设计、现场调试的重难点问题之一。

2、传统侧围外板a柱区域外cas面与翼子板匹配,现有车型前侧围外板a柱采用饰板结构,增加了三方面难度:

3、一:外饰件相比翼子板钣金,多了一层内板和密封条,深度更深;

4、二:台阶由风窗下部的直线分逢位置移到了风窗上部的圆弧分缝位置,原始板料线长相比产品线长多出约15mm,多出的材料会以起皱的形式表现在零件质量上面;

5、三:传统侧围台阶在风窗下部属于开放区域,现有车型移至风窗拐角位置属于封闭区间,多余的材料更难通过外部吸料的方式消除起皱。

6、现有技术上,侧围外板由于受双向应力的作用,主要由次应力引起,从而造成风窗拐角起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侧围外板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达到风窗拐角减缓起皱的目的。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包括:所述侧围外板位于其风窗的上侧具有拐角部分,所述拐角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围本体部分和法兰部分,所述侧围本体部分上具有台阶结构,所述法兰部分远离所述侧围本体部分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台阶结构朝向所述缺口;

4、所述侧围本体部分沿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台阶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之间;

5、所述台阶结构包括: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形成第一台阶,所述过渡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板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阶。

6、上述的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中,所述侧围本体部分上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与所述法兰部分之间具有凹口。

7、上述的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中,所述凹口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台阶处。

8、上述的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中,所述第一板面具有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第三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三弧形面、所述法兰部分依次连接。

9、上述的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中,所述第二板面具有第四弧形面、第五弧形面、第六弧形面,所述第四弧形面、所述第五弧形面、所述法兰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六弧形面位于所述第五弧形面与所述法兰部分之间。

10、上述的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中,所述过渡面弧形设置。

11、上述的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中,所述缺口的底部的两侧均倒圆角设置,所述缺口的开口的两侧均倒圆角设置。

12、上述的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中,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台阶结构的宽度。

13、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之间设置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过渡,将传统的单向台阶调整为双向台阶,增加侧围本体部分的整体长度,达到风窗拐角减缓起皱的目的;

15、本实用新型的台阶结构朝向缺口,通过台阶起皱位置对应法兰部分做缺口,将传统的封闭式产品结构转换成半封闭式结构,以使与风窗拐角配合的板料的整体长度,从而达到风窗拐角减缓起皱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位于其风窗的上侧具有拐角部分,所述拐角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围本体部分和法兰部分,所述侧围本体部分上具有台阶结构,所述法兰部分远离所述侧围本体部分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台阶结构朝向所述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本体部分上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与所述法兰部分之间具有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台阶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面具有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第三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三弧形面、所述法兰部分依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面具有第四弧形面、第五弧形面、第六弧形面,所述第四弧形面、所述第五弧形面、所述法兰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六弧形面位于所述第五弧形面与所述法兰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弧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底部的两侧均倒圆角设置,所述缺口的开口的两侧均倒圆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台阶结构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解决A柱风窗拐角位置整形起皱的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位于其风窗的上侧具有拐角部分,所述拐角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起皱部分和法兰部分,所述起皱部分上具有台阶结构,所述法兰部分远离所述起皱部分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台阶结构朝向所述缺口。本技术达到风窗拐角减缓起皱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书,林敦文,周贞辉,殷明方,王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