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3257发布日期:2023-11-22 17:5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卸料运转,特别是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


背景技术:

1、转运工装车作为一种生产过程中频繁被使用的工装,其工作目标就是在于解决人员来回搬运、转运箱子或框式物料时的费力现象,主要适用于物料转运、物料的收集等场合。

2、常见的转运工装车只做到了转移物料位置的功能,没有多余的作用,功能单一,转运后还需人工卸料,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解决了人员在转运后需手动搬运卸料的动作的问题;

2、解决了搬运较重物体,人员难以移动物料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包括转运车与脚踏式连杆,所述转运车包括物料框、扶手、分框架与转运平台,所述分框架连接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连接滚轮滑条,所述滚轮滑条连接物料框,所述脚踏式连杆包括轴承、铝合金管、脚踏板与滚动滑轮,所述脚踏板连接铝合金管,所述铝合金管连接滚动滑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车包括物料框与分框架,所述物料框、分框架通过铝合金管构成。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合金管之间与连接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框架的底部连接万向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平台与分框架的间隙处使用方形承重块支撑。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平台的两侧安装护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通过铝合金管、直角连接头组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所述脚踏板的一端连接第一轴承,所述脚踏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连接铝合金管,所述铝合金管连接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连接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连接滚动滑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连接转运平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滑条的内侧连接有与滚轮滑条相适配的滚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与滚轮轴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脚踏式连杆的旋转机制,可降低物料难以搬运移动问题;转运车的底部安装四个万向轮,可实现前后左右四向运动,方便现场转运;通过滚轮滑条可实现物料自动滑落,实现不搬运即可卸料的目标。



技术特征:

1.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与脚踏式连杆,所述转运车包括物料框、扶手、分框架与转运平台,所述分框架连接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连接滚轮滑条,所述滚轮滑条连接物料框,所述脚踏式连杆包括轴承、铝合金管、脚踏板与滚动滑轮,所述脚踏板连接铝合金管,所述铝合金管连接滚动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包括物料框与分框架,所述物料框、分框架通过铝合金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管之间与连接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框架的底部连接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平台与分框架的间隙处使用方形承重块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平台的两侧安装护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通过铝合金管、直角连接头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所述脚踏板的一端连接第一轴承,所述脚踏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连接铝合金管,所述铝合金管连接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连接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连接滚动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连接转运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滑条的内侧连接有与滚轮滑条相适配的滚轮。


技术总结
一种半自动卸料的转运车,包括转运车与脚踏式连杆,所述转运车包括物料框、扶手、分框架与转运平台,所述分框架连接转运平台,所述转运平台连接滚轮滑条,所述滚轮滑条连接物料框,所述脚踏式连杆包括轴承、铝合金管、脚踏板与滚动滑轮,所述脚踏板连接铝合金管,所述铝合金管连接滚动滑轮;本技术的转运车整体采用框架式结构,便于降低车子本身重量,实现轻便化搬运处理;通过滚轮滑条式设计,可以实现自动出入工装车的目标,减少卸料动作;制作脚踏式连杆装置,人员用脚踩在脚踏板上,使踏板下压,从而带动轴承进行顺时针旋转运动人员可轻松将物件抬起,实现省力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唐晨凯,肖昌芳,刘克光,孙婷婷,谭翔,吕明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