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3316发布日期:2024-02-26 16:5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童车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1、童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也是辅助家长携带婴儿上街、散步的必须交通工具,随着童车的发展,其便携性能得到家长的重视。而童车座椅是用于安装在车架上供儿童乘坐,现有的装载有童车座椅的儿童推车,为了方便收纳和携带,童车座椅一般能够折叠。现有的童车座椅一般包括座板和靠背,靠背和座板的折叠需要双手进行折叠靠拢,操作费力同时折叠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多步解锁以及多步折叠方能收合完成,导致其不便于进行的使用。在申请号为:cn201911004464.9的专利文件也公开了一种童车座椅组件,同样存在相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童车上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进行折叠的座椅结构。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包括有座椅、转动设置于座椅上的靠背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座椅上的扶手支架,所述座椅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靠背支架和所述扶手支架转动连接的连接头,所述靠背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可与两侧连接头转动连接的第一对接头,所述扶手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可与两侧连接头转动连接的第二对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可将第二对接头锁紧的弹性卡扣件,所述第一对接头上设有可使弹性卡扣件远离第二对接头的转动解锁机构,所述第一对接头上设有可将其锁于连接头上的锁紧机构。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连接头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设置于第一对接头上的滑槽、设置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动件、设置于靠背支架上并可拉动所述滑动件沿滑槽向上滑动的驱动组件、设置于滑槽内以使所述滑动件复位的第二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卡合的卡头。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靠背支架为u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设置于靠背支架内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的链条、设置于靠背支架顶部并与链条另一端连接的推块,以及设置于靠背支架顶部并可推动两侧推块向中间移动的驱动块。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驱动块上设有v型槽,所述推块上设有可与所述v型槽对应一侧相配合的倾斜面。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连接头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外侧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为所述第二卡槽。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连接头上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可与靠背支架转动收起后其内的卡头相卡合。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对接头底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弹性卡扣件包括有设置于连接头底部并可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的锁头、以及设置于锁头底部并抵顶于连接头底部的第一弹簧。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转动解锁机构包括有设置于第一对接头底部的导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上侧面的凹部,所述锁头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凹部处,经第一对接头转动后,所述锁头沿着导向槽滑出所述凹部后,可将所述锁头推离于所述第一卡槽。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座椅上且相对于连接头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腿支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座椅结构包括有座椅、靠背支架和扶手支架,在座椅的连接头上设有弹性卡扣件,以此将扶手支架的第二对接头锁于连接头上,在靠背支架上设有锁紧机构,以将其第一对接头锁于连接头上,同时在第一对接头上设有可对第二对接头进行解锁的转动解锁机构。这样在通过锁紧机构对第一对接头解锁后,通过转动靠背支架就可以完成对第二对接头的解锁,以此来利于将靠背支架和扶手支架与于座椅上进行解锁后进行折叠收起,并且该结构简单,且方便进行操作。

13、还有锁紧机构的驱动组件为设置于靠背支架内并与滑动件连接的链条、与链条另一端连接的推块,以及可推动两侧推块向中间移动的驱动块,这样通过转动驱动块就可以使得两侧推块向中间移动,进而通过链条拉动滑动块,以此来可将两侧的靠背支架进行解锁,方便使用者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包括有座椅(1)、转动设置于座椅(1)上的靠背支架(2)、以及转动设置于座椅(1)上的扶手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靠背支架(2)和所述扶手支架(3)转动连接的连接头(11),所述靠背支架(2)的两侧均设有可与两侧连接头(11)转动连接的第一对接头(21),所述扶手支架(3)的两侧均设有可与两侧连接头(11)转动连接的第二对接头(31),所述连接头(11)上设有可将第二对接头(31)锁紧的弹性卡扣件(4),所述第一对接头(21)上设有可将弹性卡扣件(4)推离于第二对接头(31)的转动解锁机构(22),所述第一对接头(21)上设有可将其锁于连接头(11)上的锁紧机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11)上设有第二卡槽(111),所述锁紧机构(23)包括有设置于第一对接头(21)上的滑槽(231)、设置于所述滑槽(231)内的滑动件(232)、设置于靠背支架(2)上并可拉动所述滑动件(232)沿滑槽(231)向上滑动的驱动组件(233)、设置于滑槽(231)内以使所述滑动件(232)复位的第二弹簧(234)、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件(232)上并可与所述第二卡槽(111)相卡合的卡头(2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支架(2)为u型,所述驱动组件(233)包括有设置于靠背支架(2)内并与所述滑动件(232)连接的链条(2331)、设置于靠背支架(2)顶部并与链条(2331)另一端连接的推块(2332),以及设置于靠背支架(2)顶部并可推动两侧推块(2332)向中间移动的驱动块(23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块(2333)上设有v型槽(2334),所述推块(2332)上设有与所述v型槽(2334)对应一侧相配合的倾斜面(23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11)上设有卡块(112),所述卡块(112)外侧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为所述第二卡槽(1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11)上设有第三卡槽(113),所述第三卡槽(113)可与靠背支架(2)转动收起后其内的卡头(235)相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对接头(31)底部设有第一卡槽(311),所述弹性卡扣件(4)包括有设置于连接头(11)底部并可与所述第一卡槽(311)相卡合的锁头(41)、以及设置于锁头(41)底部并抵顶于连接头(11)底部的第一弹簧(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解锁机构(22)包括有设置于第一对接头(21)底部的导向槽(221),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槽(221)上侧面的凹部(2211),所述锁头(41)置于所述导向槽(221)的凹部(2211)处,经第一对接头(21)转动后,所述锁头(41)沿着导向槽(221)滑出所述凹部(2211)后,可将所述锁头(41)推离于所述第一卡槽(3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1)上且相对于连接头(11)一侧转动连接有靠腿支架(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童车上的座椅结构,包括有座椅、转动设置于座椅上的靠背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座椅上的扶手支架,座椅左右两侧均设有与靠背支架和扶手支架转动连接的连接头,靠背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可与两侧连接头转动连接的第一对接头,扶手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可与两侧连接头转动连接的第二对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可将第二对接头锁紧的弹性卡扣件,第一对接头上设有可将弹性卡扣件推离于第二对接头的转动解锁机构,第一对接头上设有可将其锁于连接头上的锁紧机构。这样在对第一对接头解锁后,通过转动靠背支架就可以完成对第二对接头的解锁,以此方便将靠背支架和扶手支架与于座椅上进行解锁后折叠收起,并且该结构简单,且方便进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金亮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