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2104发布日期:2024-03-05 11:59阅读:9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1、目前,全地形车辆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全地形车需要内部零件布置紧凑,并对减震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对此,满足减震系统的性能需求,以及车架的强度要求的同时,往往不利于全地形车的紧凑性布置。综上,很难同时兼顾减震系统性能和车架的强度,以及全地形车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结构紧凑且整体强度较高。

2、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连接车架,行走组件包括前轮和后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前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车架,后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车架;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和动力输出轴,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包括发动机主体和缸头,缸头连接于发动机主体,发动机连接动力输出轴;传动系统,安装于车架上,用于传输发动机的动力至行走组件;油箱,连接动力组件;车架包括上主梁,下主梁以及多个纵向管,上主梁包括沿着纵向中心平面基本对称分布的两个上主梁管,下主梁包括沿着纵向中心平面基本对称分布的两个下主梁管,纵向管连接上主梁管和下主梁管,车架还包括悬架连接件,悬架连接件连接纵向管,悬架连接件连接后悬架,且悬架连接件支撑油箱。

3、可选的,缸头朝向全地形车的后方,发动机连接于上主梁和下主梁之间。

4、可选的,纵向管包括第一纵向管和第二纵向管,第一纵向管设置于转向组件的前方,第二纵向管设置于车架的后方;车架还包括加强管,加强管包括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布置在第二加强管前方,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都连接上主梁和下主梁,沿着车宽的方向向全地形车的纵向中心平面做投影,发动机基本位于第一加强管、第二加强管、上主梁以及下主梁围成的空间的投影内。

5、可选的,上主梁包括向上拱起的避让部。

6、可选的,车架还包括悬架连接件,悬架连接件连接纵向管和加强管,悬架连接件连接后悬架,且悬架连接件支撑油箱。

7、可选的,沿着车宽的方向向全地形车的纵向中心平面做投影,油箱基本位于加强管、纵向管、上主梁以及悬架连接件围成的空间的投影内。

8、可选的,全地形车还包括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包括空滤器和进气管,进气管连接空滤器和发动机,沿着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向纵向中心平面做投影,空滤器的投影位于上主梁的投影上方。

9、可选的,后悬架包括上摇臂,下摇臂以及减震器,减震器位于上摇臂外侧,并位于下摇臂内部,在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的投影中,油箱和减震器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0、可选的,发动机还包括张紧器和换挡连接件,在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向纵向中心平面的投影中,张紧器和换挡连接件的投影都位于两轮轴心连线和气缸轴线在该方向的投影之间。

11、可选的,由前向后的方向上,动力输出轴逐渐远离地面,且动力输出轴与水平面的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被设置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15度。

12、全地形车通过悬架连接件连接后悬架且支撑油箱。使得油箱后置且保证车架的强度,使得整车紧凑。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朝向所述全地形车的后方,所述发动机连接于所述上主梁和所述下主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全地形车的宽度方向的且过所述全地形车的宽度的中心的平面为所述全地形车的纵向中心平面,所述纵向管包括第一纵向管和第二纵向管,所述第一纵向管设置于转向组件的前方,所述第二纵向管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后方;所述车架还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包括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所述第一加强管布置在所述第二加强管前方,所述第一加强管和所述第二加强管都连接所述上主梁和所述下主梁,沿着车宽的方向向全地形车的纵向中心平面做投影,所述发动机基本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管、所述第二加强管、所述上主梁以及所述下主梁围成的空间的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梁包括向上拱起的避让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连接件连接所述纵向管和所述加强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沿着车宽的方向向全地形车的纵向中心平面做投影,所述油箱基本位于所述加强管、所述纵向管、所述上主梁以及所述悬架连接件围成的空间的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空滤器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空滤器和所述发动机,沿着垂直于所述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向所述纵向中心平面做投影,所述空滤器的投影位于所述上主梁的投影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架包括上摇臂,下摇臂以及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位于所述上摇臂外侧,并位于所述下摇臂内部,在垂直于所述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的投影中,所述油箱和所述减震器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张紧器和换挡连接件,在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向纵向中心平面的投影中,张紧器和换挡连接件的投影都位于两轮轴心连线和气缸轴线在该方向的投影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动力输出轴逐渐远离地面,且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被设置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15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其包括:车架、动力组件、行走组件、油箱以及传动系统;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和动力输出轴;车架包括上主梁,下主梁以及多个纵向管,上主梁包括沿着纵向中心平面基本对称分布的两个上主梁管,下主梁包括沿着纵向中心平面基本对称分布的两个下主梁管,纵向管连接上主梁管和下主梁管,车架还包括悬架连接件,悬架连接件连接纵向管,悬架连接件连接后悬架,且悬架连接件支撑油箱。该全地形车结构紧凑且整体强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方颖,刘宛如,韩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