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4589发布日期:2024-03-13 20:3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1、在制造行业,经常需要使用运输小车运输工件。如果在运输工件的过程中,发生急刹车、急转弯等情况,运输小车上的工件由于惯性可能会被甩出或者互相发生碰撞,进而导致工件破损。

2、因此,如何提高运输小车运输工件的稳定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输小车,能够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工件被甩出或者互相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从而能够稳定运输工件,降低了工件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的可能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一种运输小车,包括:底盘;承载板,沿着第一方向,所述承载板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承载板的所述第一侧沿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互垂直;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盘和所述承载板的所述第二侧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以使所述承载板在水平位置和翘起位置之间切换。

3、可选地,当所述承载板处于所述翘起位置时,所述承载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α,满足:3°≤α≤5°。

4、可选地,所述底盘的行进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承载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底盘行进的过程中维持于所述翘起位置。

5、可选地,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滑槽组件,安装于所述承载板,所述滑槽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容许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滑槽组件滑动配合。

6、可选地,所述滑槽组件包括一对压条,所述一对压条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压条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横向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横向部由所述第一竖直部的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向所述滑槽组件的中部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设置。

7、可选地,所述滑槽组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滑槽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设置。

8、可选地,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围栏组件,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围栏组件围绕所述承载板设置,所述围栏组件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侧对应设置,所述开口用于容许工件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侧放入或者移出所述承载板。

9、可选地,所述围栏组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防倾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体,用于在所述承载板处于所述翘起位置时与所述承载板上的工件抵接,以限制工件的倾斜角度。

10、可选地,所述防倾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横向部,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横向部由所述第二竖直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向所述承载板延伸。

11、可选地,所述防倾件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倾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申请实施例的运输小车中,承载板沿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底盘,并在水平位置和翘起位置之间切换。底盘行进过程中,可以将承载板维持于翘起位置,降低由于急刹车、急转弯等情况导致工件被甩出或者发生互相碰撞的可能性,降低了工件在输送过程中破损的可能性,实现稳定可靠地运输工件。

14、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小车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承载板处于翘起位置);

17、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小车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承载板处于翘起位置);

20、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6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小车所运输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运输小车,用于运输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载板处于所述翘起位置时,所述承载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α,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行进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承载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底盘行进的过程中维持于所述翘起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组件包括一对压条,所述一对压条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压条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横向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承载板连接,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横向部由所述第一竖直部的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向所述滑槽组件的中部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组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滑槽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组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横向部,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横向部由所述第二竖直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向所述承载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件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倾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小车。该运输小车包括:底盘;承载板,沿着第一方向,所述承载板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承载板的所述第一侧沿第一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互垂直;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盘和所述承载板的所述第二侧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以使所述承载板在水平位置和翘起位置之间切换。该运输小车能够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工件被甩出或者互相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从而能够稳定运输工件,降低了工件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程,王亚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