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9709发布日期:2024-05-20 12:0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舵轮,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


背景技术:

1、agv小车是一种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由于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灵活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自动化生产和仓储系统,它是柔性制造生产线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现代化物流仓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agv小车能够实现转向直行都依靠其底部的舵轮,舵轮一般包括行走电机和转向电机,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向电机驱动转向齿轮带动齿轮盘,实现齿轮盘与其上表面的轴承转动,从而使得行走轮可转向行走。

2、现有的舵轮用于行走的包胶轮与舵轮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都是通过外圈的多个螺丝进行固定的,这就导致在后期需要对包胶轮进行更换时,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将螺丝一一拆卸,操作起来重复性过高,造成拆卸操作的不便,导致降低更换效率。

3、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424096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舵轮结构,包括安装架、轮子及转向件,所述轮子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转向件固定设置,且转向件位于安装架一侧,所述转向件与安装架上均安装有齿轮,所述转向件的齿轮与所述安装架的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安装架与轮子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转向件与轮子分别位于安装架的两侧,转向件在驱动安装架转动时可以转动更大的幅度,而轮子是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保证了轮子可以具有更大的转向幅度,同时转向件与轮子之间不会卡夹颗粒物,降低了转动时卡死的概率。上述装置中可明确行走轮与船舵壳体之间安装是通过多个螺丝进行连接固定,进而存在拆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使得船舵的行走轮的拆卸更加便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包括舵轮本体、连接在舵轮本体两侧的壳体和连接在壳体内的行走轮,行走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内圈内壁开设有多个凹槽,两侧壳体的中心位置横向设置有连接杆和小杆,连接杆和小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凹槽对应的凸条,小杆的外侧与舵轮本体的驱动轮连接,小杆末端与壳体外侧连接有固定件,连接杆与壳体的外端连接有转动件。

3、进一步地,固定件包括螺钉,螺钉一端穿设壳体与小杆的端部螺纹连接,螺钉的螺帽底面与壳体的外壁相抵。

4、进一步地,靠近螺钉一侧的壳体外壁开设有下沉槽,螺钉外侧套设有垫圈,垫圈的底面与下沉槽的顶面相抵,螺钉的螺帽底面与垫圈的顶面相抵。

5、进一步地,转动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穿设壳体外侧套设有轴承,轴承与壳体为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地,轴承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外表面齐平。

7、进一步地,固定杆的直径小于连接杆的直径。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行走轮中心位置连接内圈和多个凹槽,在两个壳体之间穿设与凹槽配合转动的连接杆,并利用与驱动齿轮相插接的小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内圈外侧行走轮的进行转动,这样设置,相较于原本利用多个螺丝的连接紧固,可降低工作人员重复对多个螺丝进行拆卸的动作,仅仅通过花键插接方式,实现行走轮的便捷拆卸,进而提高更换效率,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包括舵轮本体(1)、连接在舵轮本体(1)两侧的壳体(2)和连接在壳体(2)内的行走轮(3),其特征在于,行走轮(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圈(6),内圈(6)内壁开设有多个凹槽(61),两侧壳体(2)的中心位置横向设置有连接杆(5)和小杆(51),连接杆(5)和小杆(5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凹槽(61)对应的凸条,小杆(51)的外侧与舵轮本体(1)的驱动轮连接,小杆(51)末端与壳体(2)外侧连接有固定件,连接杆(5)与壳体(2)的外端连接有转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固定件包括螺钉(7),螺钉(7)一端穿设壳体(2)与小杆(51)的端部螺纹连接,螺钉(7)的螺帽底面与壳体(2)的外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其特征在于,靠近螺钉(7)一侧的壳体(2)外壁开设有下沉槽(21),螺钉(7)外侧套设有垫圈(8),垫圈(8)的底面与下沉槽(21)的顶面相抵,螺钉(7)的螺帽底面与垫圈(8)的顶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转动件包括固定杆(52),固定杆(52)穿设壳体(2)外侧套设有轴承(4),轴承(4)与壳体(2)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其特征在于,轴承(4)的外表面与壳体(2)的外表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杆(52)的直径小于连接杆(5)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杆(52)的直径小于连接杆(5)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舵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上卧式驱动轮,包括舵轮本体、连接在舵轮本体两侧的壳体和连接在壳体内的行走轮,行走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内圈内壁开设有多个凹槽,两侧壳体的中心位置横向设置有连接杆和小杆;本技术通过在行走轮中心位置连接内圈和多个凹槽,在两个壳体之间穿设与凹槽配合转动的连接杆,并利用与驱动齿轮相插接的小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内圈外侧行走轮的进行转动,这样设置,相较于原本利用多个螺丝的连接紧固,可降低工作人员重复对多个螺丝进行拆卸的动作,仅仅通过花键插接方式,实现行走轮的便捷拆卸,进而提高更换效率,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施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煊燚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