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9050发布日期:2024-05-20 12:0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转向管柱,具体涉及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汽车零部件越来越电气化,消费者对汽车的智能化需求度逐渐提升,应运而生的就是电动调节转向管柱,此类管柱集成了电机及控制器,与传统的转向管柱大有不同。

2、转向管柱需要具有碰撞保护的机构元件,一种适用于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碰撞保护机构就尤为显得重要。

3、现有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占用体积大,包含零件多,且不具有稳定侧向刚度、保证轴向限位的功能。

4、越来越多的汽车对转向管柱固有频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部支架吸能、分体支架结构等逐渐不能满足较高的固有频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方案,包括中空的外柱管,所述外柱管内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外柱管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外柱管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槽和安装槽,内套管上与导向槽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第一紧固件配合安装有吸能片,所述吸能片设置于导向槽内,所述连接板经过安装槽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吸能片连接,安装槽内的连接板远离吸能片的侧面上设置有滑动衬套,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吸能片、连接板及起到导向和限制内套管旋转的滑动衬套。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紧固件为铆钉,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钉,第三紧固件为螺钉。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能片为u型,吸能片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安装孔,吸能片一侧设置有阶梯平台结构,另一侧为平面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的碰撞保护机构,但也适用于手动调节转向管柱。

7、汽车发生正面碰撞后,驾驶员会由于惯性原因直接撞向方向盘,从而造成再次碰撞,对驾驶员造成损伤;为避免造成再次损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现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内套管受到冲击后,内套管将作用力传递给吸能片,吸能片进行塑性变形,有效吸收了碰撞冲击,达到了保护驾驶员的目的。

8、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刚度和固有频率;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性能可靠,符合汽车行业轻量化趋势。



技术特征:

1.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包括中空的外柱管(1),所述外柱管(1)内设置有内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柱管(1)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连接板(4)连接,所述外柱管(1)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槽和安装槽,内套管(2)上与导向槽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第一紧固件(6)配合安装有吸能片(3),所述吸能片(3)设置于导向槽内,所述连接板(4)经过安装槽通过第二紧固件(7)与吸能片(3)连接,安装槽内的连接板(4)远离吸能片(3)的侧面上设置有滑动衬套(9),通过第三紧固件(8)连接吸能片(3)、连接板(4)及起到导向和限制内套管旋转的滑动衬套(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6)为铆钉,所述第二紧固件(7)为螺钉,第三紧固件(8)为螺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片(3)为u型,吸能片(3)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安装孔,吸能片(3)一侧设置有阶梯平台结构,吸能片(3)另一侧为平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汽车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碰撞保护的转向管柱机构。本技术包括中空的外柱管,所述外柱管内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外柱管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外柱管上沿轴向设置有导向槽和安装槽,内套管上与导向槽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第一紧固件配合安装有吸能片,所述吸能片设置于导向槽内,所述连接板经过安装槽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吸能片连接,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吸能片、连接板及起到导向和限制内套管旋转的滑动衬套。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片发生形变吸收碰撞能量,实现了汽车转向管柱的碰撞保护功能,本技术的结构还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刚度和固有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雷,张驰,张阳,于志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重工(沈阳)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