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及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3112发布日期:2024-05-11 00: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左腿架(1)和右腿架(2),所述的左腿架(1)上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左转动座(3),所述的右腿架(2)上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右转动座(4),所述的左转动座(3)上连接有在其转动时能在左腿架(1)内外侧之间移动的左车轮(5),所述的右转动座(4)上连接有在其转动时能在右腿架(2)内外侧之间移动的右车轮(6),所述的右车轮(6)上设有右锁定位(7),所述的右转动座(4)内设有能与右锁定位(7)卡合或脱离的右锁定销(8),所述的右转动座(4)上设有用于操作右锁定销(8)活动的操作件(9),所述的右转动座(4)内还设有在操作件(9)松开右锁定销(8)时能推动右锁定销(8)活动的第一弹簧(10),所述的左车轮(5)上设有左锁定位(11),所述的左转动座(3)内设有在右锁定销(8)与右锁定位(7)卡合时能与左锁定位(11)卡合以及在右锁定销(8)与右锁定位(7)脱离时能与左锁定位(11)脱离的左锁定销(12),所述的左腿架(1)和右腿架(2)内穿设有能在其内移动的拉绳(13),所述的拉绳(13)一端与左锁定销(1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能被操作件(9)操作而在右转动座(4)内活动的活动块(14),所述的左转动座(3)内设有在操作件(9)松开活动块(14)时能推动左锁定销(12)活动的第二弹簧(15),并且,所述的左腿架(1)上设有左凸出部(16),所述的右腿架(2)上设有右凸出部(17),当左车轮(5)位于左腿架(1)外侧以及右车轮(6)位于右腿架(2)外侧时,所述的拉绳(13)绕抵在左凸出部(16)和右凸出部(17)上而处于绷紧状态,所述的左腿架(1)上还设有与左凸出部(16)间隔的左柱体(18),所述的右腿架(2)上还设有与右凸出部(17)间隔的右柱体(19),当左车轮(5)位于左腿架(1)内侧以及右车轮(6)位于右腿架(2)内侧时,所述的拉绳(13)绕抵在左柱体(18)和右柱体(19)上而处于绷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转动座(4)内设有在操作件(9)松开活动块(14)时能推动活动块(14)滑动的第三弹簧(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凸出部(16)为设在左腿架(1)上供左转动座(3)绕着转动的左连接轴,所述的右凸出部(17)为设在右腿架(2)上供右转动座(4)绕着转动的右连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件(9)包括套在右转动座(4)上的套环(91),所述的套环(91)上设有能被踩踏而使套环(91)相对右转动座(4)转动的踏板(92),所述的套环(91)内设有第一斜面(93),所述的右锁定销(8)上设有能与第一斜面(93)抵靠配合并在套环(91)转动时能被第一斜面(93)推动的侧凸部(81),所述的套环(91)内还设有第二斜面(94),所述的活动块(14)上设有与第二斜面(94)抵靠配合并在第一斜面(93)推动侧凸部(81)时能被第二斜面(94)推动的推动部(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面(93)的顶端设有与侧凸部(81)配合而使右锁定销(8)定位的第一弧形定位槽(95),所述的第二斜面(94)的顶端设有与推动部(141)配合而使活动块(14)定位的第二弧形定位槽(9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转动座(4)上设有供活动块(14)在内滑动的滑动槽(41),所述的滑动槽(41)的槽壁上设有凸出的导向条(42),所述的活动块(14)上设有与导向条(42)配合导向的导向槽(1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锁定位(7)为沿圆周方向设在右车轮(6)上的右锁定孔,所述的左锁定位(11)为沿圆周方向设在左车轮(5)上的左锁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锁定销(12)包括能与左锁定孔配合的杆体(121),所述的杆体(121)后端设有滑动块(122),所述的拉绳(13)连接在滑动块(1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转动座(3)上设有左下壳体(211),所的左腿架(1)上设有左上壳体(212),所述的左下壳体(211)和左上壳体(212)上均设有左齿槽(213),所述的左下壳体(211)和左上壳体(212)内设有能在其内上下活动并能与左下壳体(211)和左上壳体(212)上的左齿槽(213)同时卡合的左齿轮(214),所述的左腿架(1)上还连接有在按压时能够推动左齿轮(214)与左上壳体(212)上的左齿槽脱离的左按钮(215),所述的左下壳体(211)与左齿轮(214)之间还设有能推动左齿轮(214)复位的左弹簧(216);所述的右转动座(4)上设有右下壳体(221),所的右腿架(2)上设有右上壳体(222),所述的右下壳体(221)和右上壳体(222)上均设有右齿槽(223),所述的右下壳体(221)和右上壳体(222)内设有能在其内上下活动并能与右下壳体(221)和右上壳体(222)上的右齿槽(223)同时卡合的右齿轮(224),所述的右腿架(2)上还连接有在按压时能够推动右齿轮(224)与右上壳体(222)上的右齿槽脱离的右按钮(225),所述的右下壳体(221)与右齿轮(224)之间还设有能推动右齿轮(224)复位的右弹簧(226)。

10.一种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1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所述的车架主体(100)前侧设有转向杆(200),所述的转向杆(200)下端设有前轮(300),所述的转向杆(200)上端设有转向把(400),所述的左腿架(1)和右腿架(2)的上端连接在车架主体(100)的后侧,所述的车架主体(100)上还设有座位(5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包括左腿架、右腿架、左转动座、右转动座、左车轮、右车轮、右锁定位、右锁定销、操作件、第一弹簧、左锁定位、左锁定销、第二弹簧,左腿架和右腿架内穿设有连接左锁定销和活动块的拉绳,并且,左腿架上设有左凸出部,右腿架上设有右凸出部,当左车轮位于左腿架外侧以及右车轮位于右腿架外侧时,拉绳绕抵在左凸出部和右凸出部上而处于绷紧状态,左腿架上还设有左柱体,右腿架上还设有右柱体,当左车轮位于左腿架内侧以及右车轮位于右腿架内侧时,拉绳绕抵在左柱体和右柱体上而处于绷紧状态。本技术还提供采用前述后车架机构的儿童车。儿童车的后车架机构及儿童车结构简单,刹车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极,吕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振极
技术研发日:20230922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