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端总成、车辆及车辆前端总成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0254发布日期:2024-04-08 13:5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前端总成、车辆及车辆前端总成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车辆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端总成、车辆及车辆前端总成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消费者购车过程中,汽车感知质量已成为消费者购车驱动的重要因素,而外观感知质量、尤其是前脸的感知质量是影响客户视觉感知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前脸各零件(包括前贯穿组合灯和前保险杠等)之间间隙段差的控制是视觉感知质量重要的组成因素,能够直接反映汽车制造厂商制造的精度控制能力及细节处理能力,因此前脸制造精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技术中,前贯穿组合灯、前保险杠总成等前脸零件安装后,位置精度差、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前贯穿组合灯、前保险杠等前脸零件安装后,位置精度差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总成、车辆及车辆前端总成组装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包括:

3、前端模块;

4、补偿支架,与所述前端模块活动连接;

5、连接支架和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的前脸零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与车身定位,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车身定位连接的条件下,能够调节所述补偿支架相对于所述前端模块的位置,以使所述补偿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支架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均活动连接于所述前端模块。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模块上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补偿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至少一者为沿所述车身高度方向的条形孔,所述补偿支架和所述前端模块通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的第一连接件在车身高度方向活动连接;

8、所述补偿支架上还设置有轴线与所述车身高度方向平行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轴线与所述车身高度方向平行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朝向所述连接支架的投影内,或者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第四连接孔朝向所述补偿支架的投影内,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补偿支架通过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内的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前脸零件活动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所述前脸零件上设置有第六连接孔,所述第五连接孔位于所述第六连接孔朝向所述连接支架的投影内,或者所述第六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五连接孔朝向所述前脸零件的投影内,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前脸零件通过位于所述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内的第三连接件固定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前脸零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适配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定位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前端模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与所述车身定位。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模块包括相连接的前端框架和防撞梁总成,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框架上;所述补偿支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补偿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防撞梁总成。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补偿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朝向所述防撞梁总成的端面和所述防撞梁总成的朝向所述连接支架的端面,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补偿支架上。

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总成,所述车身包括纵梁,所述车辆前端总成的前端模块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定位孔和定位面,所述车辆前端总成的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面定位连接。

1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前端总成组装方法,该方法用于组装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的车辆前端总成或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车辆,包括如下步骤:

18、s100,将所述前端模块安装于所述车身;

19、s200,通过连接支架装配工装定位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一定位部和所述车身;

20、s300,调节所述补偿支架并连接所述补偿支架和所述连接支架;

21、s400,将所述前脸零件安装到所述连接支架上。

22、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总成包括前端模块、补偿支架、连接支架和前脸零件,前端模块用于与车身连接,补偿支架和前端模块活动连接,连接支架通过补偿支架安装于前端模块上,前脸零件安装在连接支架上,且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24、这样设计后,连接支架在第一定位部的作用下,可以与车身定位连接,以车身为安装基准安装,连接支架和车身准确定位后,再通过调节补偿支架,使得连接支架准确固定在前端模块上,使得连接支架同时在车身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三个方向准确定位,进而保证了安装在连接支架上的前脸零件的位置精度。

25、也就是说,这样设计后,虽说连接支架固定在前端模块上,但是其安装基准不再是前端模块,其不会受到前端模块安装制造误差等影响,其直接以车身为安装基准,并通过补偿支架精确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支架(140)沿所述车身(20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均活动连接于所述前端模块(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10)上设置第一连接孔(110a),所述补偿支架(14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40a),所述第一连接孔(110a)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40a)中至少一者为沿所述车身(200)高度方向的条形孔,所述补偿支架(140)和所述前端模块(110)通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0a)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40a)内的第一连接件在车身(200)高度方向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20)和所述前脸零件(130)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120c),所述前脸零件(130)上设置有第六连接孔(130a),所述第五连接孔(120c)位于所述第六连接孔(130a)朝向所述连接支架(120)的投影内,或者所述第六连接孔(130a)位于所述第五连接孔(120c)朝向所述前脸零件(130)的投影内,所述连接支架(120)和所述前脸零件(130)通过位于所述第五连接孔(120c)和第六连接孔(130a)内的第三连接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121),所述前脸零件(13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21)适配的第二定位结构(131),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21)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131)定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模块(11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11a),所述第二定位部(111a)用于与所述车身(200)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模块(110)包括相连接的前端框架(111)和防撞梁总成(112),所述第二定位部(111a)设置在所述前端框架(111)上;所述补偿支架(14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补偿支架(140)分别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111)和所述防撞梁总成(1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补偿支架(140)分别安装于所述前端框架(111)朝向所述防撞梁总成(112)的端面和所述防撞梁总成(112)的朝向所述连接支架(120)的端面,所述连接支架(120)位于所述补偿支架(140)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200)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100),所述车身(200)包括纵梁(210),所述车辆前端总成(100)的前端模块(110)与所述纵梁(210)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00)上设置有定位孔(200a)和定位面(200b),所述车辆前端总成(100)的第一定位部(120a)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00a)、第一定位面(200b)定位连接。

12.一种车辆前端总成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组装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总成(100)或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000),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端总成、车辆及车辆前端总成组装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前端总成包括前端模块、补偿支架、连接支架和前脸零件,前端模块用于与车身连接,补偿支架和前端模块活动连接,连接支架通过补偿支架安装于前端模块上,前脸零件安装在连接支架上,且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这样设计后,连接支架在第一定位部的作用下,可以与车身定位连接,以车身为安装基准安装,连接支架和车身准确定位后,再通过调节补偿支架,使得连接支架准确固定在前端模块上,使得连接支架同时在车身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三个方向准确定位,进而保证了安装在连接支架上的前脸零件的位置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喻大伟,庄冰,许涛,王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