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物流运输车和物流运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22149发布日期:2024-04-23 11:5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物流运输车和物流运输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车,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物流运输车和物流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1、智能物流运输车是一种装备了智能化技术的货运车辆。它通过集成了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输车辆。智能物流运输车能够实时监测货物的状态和位置,通过路线规划和优化,实现高效的物流运输。同时,它还具备自动驾驶、自动装卸货等功能,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cn202010771114.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物流运输车和物流运输方法,本发明中智能物流运输车包括车板、支脚、车轮、一号电机和控制器;所述车板的四个拐角的下端固连有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的端部之间转动连接着车轮;其中两个所述车板的拐角的下方设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安装在相对应的支脚上,一号电机传动连接着车轮,一号电机用于驱动相对应的车轮转动;所述车板的上端设置有通槽,车板的下端固连有两个一号块;

3、该结构在使用时,通过二号电机带动链轮运动与一号夹板和二号夹板相配合,使得货物无需通过人工装入物流运输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但是该结构在对货物进行转运时不易于对货物进行装卸,造成输送时不够便捷,同时也难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难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物流运输车和物流运输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物流运输车,包括用于支撑的智能输送车主体和安装在智能输送车主体上的传感器、通信设备、控制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所述智能输送车主体上设置有定位输送组件;

3、所述定位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智能输送车主体顶部一侧用于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角度可调的牵引板,所述牵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一牵引轮,所述智能输送车主体顶部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转运板,所述转运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在智能输送车主体上角度可调的折叠架;

4、所述转运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用于传送的电动直线滑轨,且转运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隔挡的限位板,两个所述电动直线滑轨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且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用于托举的顶杆,两个所述电动直线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位置可调的夹板,且各所述夹板的一侧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用于对货物进行限位的夹杆,多个所述夹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在夹板上并与夹板通过轴销活动连接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延伸至夹杆的底部并与夹杆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所述转运板的外侧四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驱动的第三电动推杆,且各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在转运板上的第四电动推杆,所述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均与转运板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的输出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牵引件,且各所述牵引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在转运板上并与转运板活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货物进行夹紧的夹爪;

5、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由限位板对其最先进行隔挡,避免物料掉落,也可根据需求,通过电动直线滑轨驱动各个夹板位移,对货物进行夹持,以确保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货物,第二电动推杆驱动夹杆沿着夹杆与夹板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对夹杆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夹杆能够对物料再次进行夹紧限位,以确保物料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第一电动推杆驱动顶杆位移,对货物进行支撑,以实现装置在对货物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同时装置也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分别驱动相应的夹爪沿着转轴轴心点旋转,能够对货物的边角处进行限位,确保货物转运时的稳定性;

6、所述转运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在智能输送车主体上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上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用于驱动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底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安装在限位框上的延长托块,所述三角板的顶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一端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与承接框通过轴销活动连接的承接框,所述承接框位于转运板的底部一侧,且承接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牵引轮,所述智能输送车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轮组,所述智能输送车主体的内壁两侧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且各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均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与智能输送车主体通过轴销活动连接的角板,所述角板的底部设置有顶轮;

7、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运板能够倾斜至承接框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回收带动三角板沿着三角板与延长托块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使得加强件能够位移的同时带动承接框沿着承接框与延长托块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货物能够经过第二牵引轮滑出,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便捷性;

8、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流运输方法,使用上述的智能物流运输车,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一,在智能输送车主体上加装传感器、通信设备、控制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和障碍物,并与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实时通信,实现智能输送车主体的自动驾驶功能,而装置对货物进行转运时,智能输送车主体作为支撑点,由轮组驱动装置位移,以使装置转运至卸料区,届时通过第二液压杆驱动角板沿着角板与智能输送车主体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使得顶轮与地面相接触并使得智能输送车主体能够被顶起,避免货物在装卸时装置受力而发生移位现象,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

10、步骤二,货物在进行转运时,货物通过码垛机转运至牵引板上,经过第一牵引轮滑落至转运板上,由限位板对其最先进行隔挡,避免物料掉落,也可根据需求,通过电动直线滑轨驱动各个夹板位移,对货物进行夹持,以确保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货物;

11、步骤三,可以通过第二电动推杆驱动夹杆沿着夹杆与夹板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对夹杆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夹杆能够对物料再次进行夹紧限位,以确保物料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

12、步骤四,同时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电动推杆驱动顶杆位移,对货物进行支撑,以实现装置在对货物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同时装置也通过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分别驱动相应的夹爪沿着转轴轴心点旋转,能够对货物的边角处进行限位,确保货物转运时的稳定性;

13、步骤五,待货物在转运板上转运时,通过折叠架对转运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转运板能够倾斜至承接框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回收带动三角板沿着三角板与延长托块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使得加强件能够位移的同时带动承接框沿着承接框与延长托块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货物能够经过第二牵引轮滑出,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便捷性。

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本发明在使用时,在智能输送车主体上加装传感器、通信设备、控制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和障碍物,并与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实时通信,实现智能输送车主体的自动驾驶功能;

16、2、本发明由轮组驱动装置位置,以使装置转运至卸料区,届时通过第二液压杆驱动角板沿着角板与智能输送车主体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使得顶轮与地面相接触并使得智能输送车主体能够被顶起,避免货物在装卸时装置受力而发生移位现象,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

17、3、本发明货物经过第一牵引轮滑落至转运板上,由限位板对其最先进行隔挡,避免物料掉落,也可根据需求,通过电动直线滑轨驱动各个夹板位移,对货物进行夹持,以确保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货物;

18、4、本发明通过夹杆沿着夹杆与夹板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对夹杆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夹杆能够对物料再次进行夹紧限位,以确保物料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

19、5、本发明通过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回收带动三角板沿着三角板与延长托块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使得加强件能够位移的同时带动承接框沿着承接框与延长托块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货物能够经过第二牵引轮滑出,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便捷性;

20、综上所述,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顶轮与地面相接触并使得智能输送车主体能够被顶起,避免货物在装卸时装置受力而发生移位现象,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各个夹板位移,对货物进行夹持,以确保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货物,夹杆能够对物料再次进行夹紧限位,以确保物料在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承接框沿着承接框与延长托块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货物能够经过第二牵引轮滑出,以确保货物在进行转运时的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