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蹬式变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5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蹬式变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用脚踩脚蹬作圆弧或曲线运动传递动力。
2、变速机构有改变从动棘轮直径牙数的办法,有行星齿轮变速轴法,有改变重力臂法。
3、传动系统,有牙盘棘轮链条式,也有杠杆双棘轮式。
以上除常见自行车外,见参攷消息85年6月15日。
4、手脚并用的自行车,有手作圆弧摆动的。
见自行车科技杂志85年第1期。
5、坐垫都较高,脚踩方向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都较小。
6、在脚运动中,脚上提时不对后轮产生有效力矩,仅仅是专用赛车例外。
提高自行车的效率、速度、载重、安全、舒适等性能,可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多种车型,也可以把本发明的机构,使用到其他人力机械上,如三轮车,水上自行车,人力船等,从而使人力机械有个较大的技术进步。
以自行车为主说明。
1、封闭式双棘轮机构在后轮轴两边有两个单向棘轮,棘轮由链条或皮带带动,链条(皮带)、绳索、脚蹬构成封闭系统,用滑轮改变蹬力的方向并固定位置,脚蹬的上下都有挡块,可以使脚在下蹬和上提时都对后轮作功。
2、新颖变速机构用皮带带动棘轮,皮带与棘轮径向外侧上的多个凹件接触,凹型件到后轮轴心的距离基本一致,近似圆周分布,每个凹件左右二侧分别卡在二侧板的向轴心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中,向心沟槽可以使凹件带动棘轮旋转,圆周方向沟槽可以调节凹件到轴心的距离,即改变棘轮的受力半径,起到无级调速作用,一侧板上的圆形沟槽是平面螺旋线型的,它可以与凹件相对静止或运动,这两种状态可用插肖来控制,用移动一个滑轮的办法使系统周长不变,并对凹件保持压力。
3、降低坐垫高度,使人在双脚着地的情况下直接能夠坐到坐垫上,加大蹬力方向与地面垂直线的角度构成斜蹬式。
4、手脚并用型,在前轮轴上装置一个或二个棘轮,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传动,但手须作直线往返运动,保证手拉时作有用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脚蹬提的力都能作功,且方向接近脚蹬运动的方向,能对后轮产生较大的力矩,提高效率。
2、本变速机构具有简单,可靠,方便的优点。
3、坐垫低不仅可提高骑行舒适性,而且能有利于安全。
4、手脚并用可提高人的有效功率。
、实施本发明的最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为满足不同的需要可制成多种型式自行车。
1、将封闭式双棘轮机构用于自行车,适用于平原诚乡骑行。
2、安装本变速机构,适用于山区或长途骑行。
3、制成手脚并用型,适于竞赛或载货骑行。
4、用到其他人力机械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棘轮机构二个在运动中转向相反的棘轮,分别在后轴的二侧,由链条(皮带)绳索带动棘轮,绳索的定位转向由滑轮控制,其改进是链条(皮带)绳索脚蹬是首尾相接封闭式的,脚蹬受力后作近似直线运动,没有曲柄、牙盘或扛杆,脚蹬上下装有挡块,使脚下蹬和上提都作功。
2.一种变速机构,其特征是由多个凹型件沿近似圆周分布,皮带带动凹件传递动力,每个凹件二侧分别卡在二侧板的向轴心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中,一侧板上的圆形沟槽是平面螺旋线型,它可以与凹件相对静止或运动,调节凹件与轴心的距离起到变速的作用。
专利摘要
斜蹬式变速自行车用脚作往返直线运动,蹬动脚蹬,通过绳索、链条或皮带把力传递到后轮棘轮上,由滑轮定位、变向。二个棘轮在后轮轴二侧,运动时转向相反,绳索、链条、脚蹬组成封闭系统,坐垫较低,脚向前方斜蹬。本发明变速机构皮带与棘轮径向外侧的多个凹型件接触,凹件沿圆周分布,凹件二侧卡在二侧板的向轴心沟槽和圆周方向沟槽中。一侧板上的沟槽为平面螺旋线型,通过插销对凹件作相对静止或运动,改变凹件到轴心的距离,达到变速目的。
文档编号B62M9/00GK85106599SQ85106599
公开日1986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85年8月15日
发明者徐志良 申请人:徐志良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