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57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属人力推行的运输工具。
中国专利申请〔CN85200798U〕爬楼车,在使用中,升降时有前后摆动的缺点;有车身架限定了重物的重心不能高过其车身架的高度,否则容易造成重物跌落的缺点。
改进型爬楼车,是要使爬楼车升降平稳和克服重物高度受限制的目的。
改进型爬楼车(后称改车)是把〔CN85200798U〕爬楼车(后称爬车)的U型车身架〔5、6、7〕去掉,改用U型车把〔2〕去承接车身架的功能。就是把U型车身架〔5、6、7〕扭转九十度当车把〔2〕,使带轮支杆〔1〕仍能上下活动。改车无车身架后,就减少了对重物重心的高度限制,重物是从地面开始计量重心的高度,可使车把〔2〕依重物重心的高低去高过重物的重心,使重物平稳,而不是像爬车,车身架升高,重物也随着升高。


图1给出了改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改车车把〔2〕是呈U形,有一定的厚度约几十厘米或是上下两层并固定在一起。侧体〔24〕有4个接体螺钉孔〔25,26,27,28〕与车把〔2〕通过螺钉相连结。两侧体〔24〕的两边各有供带轮支杆〔1〕能上下滑动的滑道孔,在滑道孔的下端装有爬车的四个制动卡(原图3)。车把〔2〕的上方有一呈U形的升降把〔3〕,图3给出了它的结构图。升降把〔3〕的把前〔5〕上有二个耳道孔〔18,20〕。滑块〔4〕体上的块耳〔7〕可以在耳道孔〔18、20〕内沿孔下臂滑动。耳道孔〔18、20〕是一个上面有槽下面平滑的长孔。滑块〔4〕能套在带轮支杆上滑动。因滑块有两个块耳〔7〕,所以把前〔5〕是两个与它配合,目的是能两侧受力均匀。制做时,把耳道孔〔18,20〕分别套在块耳〔7〕上,在两片把前〔5〕中间垫上厚于滑块〔4〕上两耳〔7〕间距离的垫圈或垫体,用螺钉通过固把孔〔17,21〕与使两片把前〔5〕固定,再通过连把孔〔22,23〕上的螺栓与升降把〔3〕连成一体,再使滑块〔4〕套在带轮支杆〔1〕上,就构成了完整的升降把〔3〕了。在滑块〔4〕的一侧,有爬车的制动卡。制动卡由能够转动的棘爪〔8〕通过门孔轴〔10〕与爪门〔9〕连结,棘爪〔8〕的一侧有一弹簧〔11〕,使棘爪〔8〕处于常压的闭锁状态,限定带轮支杆的运动方向。棘爪〔8〕上有爪杆〔12〕或是爪弯杆〔14〕,作用是,当〔12〕或〔14〕转动时,能使棘爪〔8〕打开,即棘爪〔8〕离带轮支杆〔1〕,使带轮支杆的运动方向不受限制。爪门〔9〕是与滑块固定一体的。爪弯杆可以是门孔轴〔10〕的延长,再弯成九十度,并与棘爪〔8〕固定。
改车的使用是车把〔2〕前的侧体〔24〕上的滑道孔套在四个带轮支杆〔1〕上,升降〔3〕前的四个滑块〔4〕也套在带轮支杆〔1〕上,把滑块的块耳〔7〕分别置在左右把前〔5〕的耳道孔〔18、20〕内,并使棘爪〔8〕处于经常闭锁状态。当下压升降把〔3〕时,两后耳道孔〔20〕内的上臂槽压触在块耳〔7〕上,两前耳道孔〔18〕则使块耳〔7〕沿其下孔臂滑动,同时又使二个前滑块〔4〕沿二个前带轮支杆〔1〕上升;再抬起升降把〔3〕,耳道孔〔18〕与块耳〔7〕相对不动,但两个后滑块〔4〕在耳道孔〔20〕内移动并沿二个后带轮支杆上升。在耳道孔〔18,20〕中间,有一个链把孔〔19〕,通过把链〔6〕与侧体〔24〕中间部位的链孔〔29〕连结。由于升降把〔3〕的不断抬起和压下,使得链把孔〔19〕不断上升,也使与它绞连的车把〔2〕上升,悬吊在链把孔〔29〕的重物也随着上升,达到提升重物的目的。由于升降把前的滑块是在耳道孔内活动,打开棘爪〔8〕时,需使用刹车线。方法是刹车线的一端用固定片〔16〕与滑块〔4〕相连,把刹车线的芯线与爪杆〔12〕或是爪弯杆〔14〕的顶端固定螺钉〔13或15〕相连结;刹车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把上,它的开关位置由〔33〕示出,可以采用自行车线闸原理,只要抽拔刹车线芯线,就可以使棘爪〔8〕打开使带轮支杆〔1〕的运动不受限制。固定片〔16〕是一两端有孔的金属片,能用螺钉固定在滑块上。使用时,一手握着车把〔2〕使车保持水平,另一手压、抬升降把〔3〕,使重物逐渐升高。由于滑道孔是固定在侧体〔24〕和车把〔2〕上,所以四个带轮支杆能保持竖直状态,重物升降时重物不摆动。爬车车身架〔5〕的去除,也去除了重物重心高度限制,所以改进后的爬楼车,一般情况的重物,即凡是有脚(腿)的或可以用绳子拴的重物,不需装车了就能够把重物推走,免去了装车的麻烦。需要装车的重物,可以适重物的形体制成不同类型的载物架。图4是乘人用的载人架椅,图4A是能吊挂在链孔〔29〕处的单吊载人架椅,此椅有左右两个吊挂点,在起动运行时,架椅前后摆动。图4B是能吊挂在侧体〔24〕两侧边上端处的双吊载人架椅,此椅由于有左右四个吊挂点,起动推行能保持基本平稳。图5是一般重物的载物架,同图4的AB一样,图5A是单吊载物架,图5B是双吊载物架。图4、5这两种架的上端都有勾,能吊挂链孔〔29〕或是侧体〔24〕的两侧边上端处,〔34,35〕给出了它的示意位置,四支垂臂都应是钢质的,而且要在下端焊结牢,以保持垂吊臂与负重面的垂直,其目的是防止重物架的左右摆动。图6是吊钢瓶绳套,由于钢瓶较长,为了重心低面平稳,一般是水平运输,但上楼时,则需要钢瓶倾斜。它的方法是将吊钢瓶绳套缠在爬车负重横杆中点处的一个圆轮〔30〕上,在延长的负重横杆的一端制成
形,摇动
形杆时可以使圆轮转动,能调整钢瓶的倾斜度。在
形杆的一侧有一与车体固定的圆盘〔31〕,并在同一圆周上有很多孔,当
形杆需停在某一位置时,可以用一销钉〔32〕就近插入园盘的孔中,图7给出了圆轮
杆原理机构图。
同爬车一样,为了使改车能减少所占体积,车把〔2〕应能折叠。图3给出了车把一侧臂的结构图。两前孔〔36,39〕制成开口的长孔,后孔〔38〕制成长孔,下后孔〔37〕制成长孔并在上方有圆弧形的开口〔40〕,目的是在改车不使用时能将车把〔2〕向下折叠。它的使用是,把侧体〔24〕的接体螺钉孔〔25,26,27,28〕改成接体螺钉并固定,与孔〔36,37,38,39〕相连结,当改车不使用时,把接体螺钉的螺母松开并向后拉车把〔2〕,使两前孔〔36,39〕离开固定螺丝〔25,28〕,螺丝〔26〕移到下后孔〔37〕开口〔40〕处,这时能以螺丝〔27〕为轴车把〔2〕向下转动约九十度,完成了车把〔2〕折叠动作。升降把〔3〕的折叠是在连把孔〔22,23〕的螺栓〔22′,23′〕处实现的,把与螺拴相连结的升降把〔3〕,制成图9所示的结构,前孔〔41〕呈长形孔,后孔〔43〕是有口〔42〕的长孔。使用时通过螺栓上的螺母固定,不用时把螺栓上螺母松开,向前推升降把〔3〕,使螺拴〔23′〕移到开口〔42〕处,能使升降把向下转九十度,完成了升降把的折叠动作。
改车的优点是一般重物不需要装车,就可以推重物走或是上楼;由于重物是从地面计算重心高度,所以能有较大范围的搬运重物的能力,并比较平稳安全。
图1是改车的主体示意图车把〔2〕通过螺钉〔25,26,27,28〕与侧体〔24〕相连结,侧体〔24〕两侧各有供带轮支杆上下滑动的滑道孔,滑道孔下端有爬车的制动卡,侧体的中上部有链孔〔29〕并通过把链〔6〕与升降把〔3〕的链把孔〔19〕连结,升降把〔3〕的把前〔5〕上有耳道孔〔18,20〕,其内有滑块〔4〕的块耳〔7〕、滑块〔4〕套在带轮支杆〔1〕上。
图2是滑块〔4〕和爬车的制动卡结构图、棘爪〔8〕通过门孔轴〔10〕置在爪门〔9〕内,并受弹簧〔11〕的常压之下,棘爪〔8〕上有爪杆〔12〕或是爪弯杆〔14〕及其顶端的固定螺钉〔13,15〕,滑块两侧各有块耳〔7〕一个和固定片〔16〕一个。
图3是把前〔5〕的立体图,〔33〕给出了开关位置。
图4A、B是单、双吊载人架椅示意图。
图5A、B是单双吊载物架示意图。
图6是吊钢瓶绳套示意图。
图7是圆轮
杆示意图。
图8是车把〔2〕的一侧示意图,开口长孔〔36,39〕在车把最前处,后孔〔38〕是长孔,下后孔〔37〕是有口〔40〕的长孔图9是升降把〔3〕的一侧示意图,有长孔〔41〕和有口〔42〕的长孔〔43〕例车把〔2〕用4分薄臂管制成80×60×25毫米,升降把〔3〕用普通4分管,把前〔5〕用40毫米扁铁制做,尺寸是75×65毫米,比车把略短一点,滑块用40毫米扁铁焊成,套在25×25方形带轮支杆外面,块耳直径是6毫米,全车总重约15公斤,可以推起一个75公斤的人上台阶。
权利要求1.一种由车把,车身架和带轮支杆构成的爬楼车,其特征是车把[2]和升降把[3]都有四个爬车的制动卡套在带轮支杆[1]上,车把[2]和升降把[3]通过把链[6]相连结的改进型爬楼车。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把〔2〕,其特征是车把〔2〕通过螺钉与侧体〔24〕相连结。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其特征是套在带轮支杆〔1〕外的滑块〔4〕上有爬车的制动卡。
4.依照权利要求1或3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其特征是滑块〔4〕上有两个块耳〔7〕。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升降把〔3〕,其特征是升降把〔3〕上的耳道孔〔18,20〕是上面有槽,下面平滑的长孔。
6.依照权利要求1或5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升降把,其特征是升降把〔3〕的两前孔〔38〕是长孔和两个有口〔40〕的后孔〔39〕。
7.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其特征是升降把〔3〕在车把〔2〕的上方。
8.依照权利要求1或5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升降把〔3〕,其特征是开关棘爪〔3〕是使用刹车线。
9.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其特征是载人架椅和载物架各有单吊和双吊两种。
10.依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改进型爬楼车,其特征是载吊钢瓶绳套是由圆轮〔30〕
杆机构完成的。
专利摘要改进型爬楼车,属人力推行的机械运输工具。它利用双杠杆叠加原理,具有最大约300kg的负重能力,能使重物上楼省力而平稳。凡一般有脚的或是能用绳拴系的重物,可以不需装车即可以把重物推走,推上楼,本爬楼车有100斤型,200斤型和超200斤型三种,车身可以折叠,能减少占地面积。
文档编号B62B3/02GK2041273SQ8821481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9日
发明者耿锡锟 申请人:耿锡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