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多用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72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多用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结构,特别是组合童车。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童车有四个轮子、轴、车厢、手推把手组成。有坐睡两个功能,当小儿稍长大后,就不能再使用了,有的虽能改作它用,但效果均不理想,并且还要再买儿童三轮车供大孩子使用。这对于目前的独身子女家庭来说,很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伴随着孩子长大一直都能使用的组合式多用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组合童车的车把手和车轮部分是在车把和管接头之间用紧圈装上带有一弯度的车把臂杆的儿童三轮车构成。将三轮车车座降至最低点,并在其上方置一敞口车厢,车厢的上框架是一个“”形框和一根连接杆构成,上框架通过“H”形支架和连接杆分别固定在三轮车的后车轴两端和车把臂杆的套圈上。车厢四周用挡布围成,车厢底部由中间带轴的大坐垫、小坐垫和睡垫铺成。若将三轮车的后车轴及后车轮通过其中间的连接管单独和车把用管接头连接,再在后车轴上装上可支撑车体的摩擦片,即可构成小儿学步时用的儿童学步车。此外,车厢上的“”形框与“H”形支架及车厢底部带轴的大坐垫、小坐垫,可构成一个折叠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最多,即可作小儿摇睡车、坐车、学步车、三轮车、双面折叠椅等用途,所有的部件可充分利用起来,伴随小儿长大,解决了重复买车,使用时间短的问题,而且本组合式多用车在作摇睡车时,由于靠三只轮子行走,并且把手与三轮车前轮相连,显得行走十分灵活,方向掌握自如,解决了现有四轮手推童车推行时方向不好掌握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童车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儿童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儿童学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双面折叠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组合童车的车把手和车轮部分是在车把(1)与管接头(4)之间用紧圈(16)装有带弯度的车把臂杆(17)的儿童三轮车构成。将三轮车的车座(14)降至最低点,并在其上方量一敞口车厢,车厢的上框架是一个“”形框(8)和一根连接杆(2)构成,上框架通过“H”形支架(5)和连接杆(2)分别固定在三轮车的后车轴(13)两端和车把臂杆(17)的套圈(3)上。车厢的四周用挡布(6)围成,车厢底部用挡布和四周的挡布(6)缝合,并铺上大坐垫(9)、小坐垫(10)和睡垫(7)。若将三轮车的后车轴(13)、后车轮(11)通过其中间的连接管(12)单独和车把(1)用管接头(4)连接,再在后车轴(13)上装上可支撑车体的摩擦片(15)即可构成小儿学步时用的儿童学步车。此外,车厢上的“”,形框(8)与“H”,形支架(5)及带轴的大坐垫(9)、小坐垫(10)可组成一个折叠椅。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儿童三轮车的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组合童车的车把手和车轮部分是车把(1)与管接头(4)之间用紧圈(16)装有带弯度的车把臂杆(17)的儿童三轮车构成;在三轮车的上方置一敞口车厢,车厢的上框架是一个“”形框(8)和一根连接杆(2)组成,并且通过“H”形支架(5)和连接杆(2)分别固定在三轮车后车轴(13)两端和车把臂杆(17)的套圈(3)上,车厢四周用挡布(6)围成,车厢底部由中间带轴的大坐垫(9),小坐垫(10)和睡垫(7)铺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儿童学步车是由三轮车的后车轴(13)及后车轮(11)通过其中间的连接管(12)单独和车把管接头(4)连接,再在三轮车后车轴(13)上装上支撑车体的摩擦片(15)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童车,其特征在于折叠椅是由组合童车车厢上的“”形框(8)、“H”形支架(5)和车厢底部的大坐垫(9)、小坐垫(10)组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多用童车,本实用新型采用儿童三轮车、坐睡车、车厢组为一体,并且利用组合童车上的部件还可组合成儿童学步车、折叠车,这样解决了现有童车使用期限短、功能少的问题。
文档编号B62K9/00GK2040066SQ8821943
公开日1989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2日
发明者蔡华 申请人:蔡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