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71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是一种集座椅、推车和车载椅等功能于一体的多用童车。
现有童车主要是为婴儿睡眠和从倚而设计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只能慢步推行,因此,在婴儿能独立坐和站立之后,这种童车就很少再用了,这时最常用的是车载椅,以便成长携幼儿外出(比如去托儿所或幼儿园)。而现有的车载童椅,虽然体积小巧,但只能固定于自行车上,而且大多只有两个固定腿,安装不够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用童车,该童车克服了现有童车功能单一的缺点,不仅可用作座椅、手推车,而且还可用作车载童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用童车包括推车、n型固定支架、n型活动支架、遮阳罩、靠背、座面、活动拦架、保险带、支撑腿、车轮、脚踏架、踏脚挡网、扶把、以及前后固定板。推车把手位于n型固定支架上端,n型固定支架下端固定在座面后部,n型活动支架下端铰接于座面两侧,可弯曲的遮阳罩连在n型固定支架上部和n型活动支架顶端之间,靠背围绕座面的后面及两侧设置,活动拦架位于靠背内侧,形状与靠背大致相同,但只有其前部下端与座面铰接,因此它能向前翻折,保险带位于靠背前部,用于约束和保护儿童,以防不慎越出童车,在座面前部是扶把,支撑腿有四根,它们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于连在座面前后部的前后固定板,下端装车轮(如万向轮),脚踏架和踏脚挡网固定于座面下方。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多用童车不仅具备了现有童车的功能,也具备了车载童椅的功能,因此,在使用、携带和综合成本方面具有优越性。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用童车的透视图。



图1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是1-推车把手,2-n型固定架,3-遮阳罩,4-n型活动支架,5-靠背,6-活动拦架,7-保险带,8-座面,9-支撑腿,10-车轮,11-脚踏架,12-踏脚挡网,13-前固定板,14-后固定板,15-扶把。
如附图所示,座面8后部及两侧为靠背5,n型固定支架2下端在靠背外固定(如焊接)于座面后部,推车把手1位于支架2顶部,它可以是套在支架2上的塑料管。在把手1下方有一横梁,由布料制成的遮阳罩3连在此横梁与活动支架4顶端之间,活动支架下端铰接在座面8两侧大约中间位置。在铰接点前方座面弧形变窄,以便儿童小腿下垂。在此铰接点还铰连活动拦架6,拦架6可向前翻,以便在作购物在用时围拦座面前部两侧。在靠背5前部装有保险带7。通常将一较软的垫放在座面8上。在座面前端安装有高度合适的扶把5。在座面前后部分别固定有前固定板13和后固定板14,固定板13和14上有多个孔,以便通过螺栓固定支撑腿9,支撑腿9上端固定于前或后固定板,下端装车轮10,在作手推车用时或装于自行车后座时,支撑腿保持较宽间距(图中所示状态),当需将此童车放在自行车大梁上作车载童椅用时,可将前后部的支撑腿的横向间距调窄(通过螺栓将支撑腿固定于固定板上靠内的孔),以便固定安装于自行车三角架。脚踏架11上端固定于座面(可直接焊接,也可采用类似前后固定板的中间固定板来固定),踏脚拦网12焊于脚踏架内侧。踏脚拦网12、座面8、靠背5和活动拦架6均采用钢筋一铁丝网结构。
权利要求一种多用童车,包括推车把手(1)、n型固定支架(2)、座面(8)、保险带(7)、靠背(5)、支撑腿(9)和车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型活动支架(4),它的下端与座面铰接相连;遮阳罩(3),它连在n型固定支架上部和n型活动支架顶部之间;活动拦架(6),它可位于靠背内侧,其前部下端与座面铰接相连;扶把握(5),它位于座面前部上方;脚踏架(11),它的上端固定于座面;踏脚拦网,它固定于脚踏架内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用童车,它包括座面、位于座面后部的靠背、位于前部的扶把、下端焊至座面后部的n形固定支架、下端铰接于座面的活动支架、连在固定支架上部和活动支架顶部的遮阳罩、铰连于座面的活动拦网、装在座面下方的带轮支撑腿,以及固定在座面下方的脚踏架和踏脚拦网。该童车既可用作手推童车、童椅、购物车,又可作为车载童椅,使用和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B62B7/00GK2176948SQ9324369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6日
发明者贾亦俭 申请人:贾亦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