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儿童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72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儿童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儿童用小型轿车。
目前供儿童玩耍的童车多为小三轮车或小自行车,儿童要一圈一圈蹬踩脚踏,比较费力。且也不能满足儿童的更高层需要;在一些游乐场,也有一种用电瓶的儿童小汽车,但它功能少,充电也不方便,目前很少进入家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脚踏、机动或电动的多功能儿童轿车,它采用平滑式双脚踩动,后轮驱动方式为双轮双轴轮换差动驱动,具有前进、倒退、空档三种状态,在空档状态,可由发动机或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它由轿车车身,座椅,前桥,转向机构,后桥,传动装置,刹车装置,变挡装置,和电气部分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脚踏传动系统立体示意图(差动飞轮略画)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盘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桥总成图;图6是图5的A-A放大剖面图;图7是图5的B-B放大剖面图;图8是差动飞轮示意图;图9是图8的C-C剖面图;
图10是变档装置和刹车装置部分结构示意
图11是
图10的背面视图;
图12是
图10的G-G剖视图;
图13、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脚踏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图5其后桥采用左、右后半轴1、2滑动配合。右后半轴2的左端面铣有端面齿,在左、右后半轴1、2上各装有一只双向飞轮3,用它们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驱动,在左、右后半轴1、2的结合处装有一只差动飞轮4。用它通过与左、右后半轴上两只双向飞轮3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机动(或电动)驱动。左、右后半轴1、2上的双向飞轮3如图6、7,它由花键轴5,棘齿座6和人力链轮7组成。花键轴5通过销钉固定在左、右后半轴1、2上,左后半轴上的花键轴5的右侧端面铣有端面齿,棘齿座6通过孔内的内花键套在花键轴5上,使棘齿座6可在花键轴5上左右滑动,并能与花键轴5一起转动,在棘齿座6的外圆周上向其中心均匀钻有四个小孔。用来放置两对方向相反的棘齿8,且方向相同的一对棘齿8对角线安装,每个棘齿8的底部孔内都装有小弹簧,使得棘齿8可在棘齿座6的孔内上下滑动,人力链轮7套在棘齿座6的外面。它的左右两侧内表面各为方向相反的内斜棘齿9,它的中部内表面为一凹槽,它的中部外表面有一圈链齿,通过链条与传动装置的脚踏连接。在图5中人力链轮7两端装有轴承盖23,轴承盖23中孔有内螺纹。花键轴5两端有外螺纹,它们相配合连接,从而将花键轴5、棘齿座6和人力链轮7联在一起,且人力链轮7两侧面与两轴承盖23之间装有一圈钢珠,与自行车飞轮类似,当棘齿座6向右或向左移动时,它上面的一对正转方向的棘齿8或一对反转方向的棘齿8相应地与人力链轮7的右侧内斜棘齿9或左侧内斜棘齿9相啮合,使本实用新型可向前或向后脚踏驱动,当棘齿座6的棘齿8处于人力链轮7中部内表面凹槽时,则本实用新型处于空档状态,便于人手推动,这时若用发动机或电机驱动差动飞轮4,就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机动或电动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差动飞轮4如图8、9,它由左、右承力座10、11,左、右盖12、13和链轮14组成。差动飞轮左承力座10的左端面和右承力座11的右端面都铣有端面齿,它们分别与左后半轴1上的花键轴5右侧端面的端面齿和右后半轴2左端面的端面齿啮合,左、右承力座10、11的内孔都套装在左 后半轴1上,为松配合,左、右承力座10、11之间的相对面上各开有一直径相同的平面凹槽。该平面凹槽内装有一圈滚珠15。组成推力轴承;左、右承力座10、11外缘上铣有六条两端深浅不同的径向圆弧槽16。在圆弧槽较深的一端端面上钻有小孔,小孔内装有弹簧17和顶块18。在圆弧槽内放有滚柱19,左右承力座10、11外缘上六条圆弧槽16内的滚柱19就组成了一个精确的圆周。该滚柱圆周与链轮14中部内孔动配合,滚柱19在弹簧17和顶块18的作用下始终向圆弧槽16浅的一端顶紧,当链轮14向左右承力座10、11上圆弧槽16较深的方向转动时,滚柱19与链轮14是动配合,它们之间有间隙而可相对转动,当链轮14向左右承力座10、11上圆弧槽16较浅的方向转动时,链轮14带动滚柱19向浅的方向转动,转动越多滚柱19压得越紧,当滚柱19所受的压紧力超过后轮22的摩擦力时,链轮14就与左、右承力座10、11一起转动。带动后轮22运动。链轮14内孔两端车有内螺纹,在左、右盖12、13外缘车有外螺纹,它们紧密配合,使左右承力座10、11不能轴向串动。左、右承力座10、11的转动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一块一慢差动转动,这由本实用新型转弯时地面对轮子的磨擦力决定,在链轮14的外表面有一圈链齿,通过链条与发动机(或电机)20连接(图4)。
后桥中左、右后半轴1、2的滑动配合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5在右后半轴2左端有一段钻有内孔的加粗圆柱体,左后半轴1的右端就穿入此内孔,并用后轴卡子21卡住,右后半轴2的内孔与左后半轴1的右端为滑动配合,使得左、右后半轴1、2能够相对转动,而不动串动,形成简易的后桥差速器。左右后半轴1、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后轮22连接。在左、右后半轴1、2的结合处,即右后半轴2的加粗圆柱体左端通过端面齿与差动飞轮4的右承力座11连接。在差动 飞轮4的左侧左后半轴1上装有一只双向飞轮3,该双向飞轮3的花键轴5的右端与差动飞轮4的左承力座10通过端面齿连接,另一只双向飞轮3装在右后半轴2加粗圆柱体的右端轴上。
双向飞轮3的拨动由变档装置完成,如图3、4、10、11所示,变档装置由变档操纵把24、变档拉杆25、变档定位器26、变档摇臂27、变档滑套臂28、变档滑套29、变档拨叉30、变档拨盘31组成。在后桥前方,与左、右后半轴1、2平行的后连接管32的两端焊接在轿车两侧两根主梁33上。在后连接管32的中部套有变档滑套29。变档滑套29后部表面两端分别与两根变档拨叉30的一端焊接,其底部表面与变档滑套臂28的一端焊接,变档滑套臂28另一端有一拨销34,变档摇臂27一端的“U”型槽口就卡在此拨销34上,变档摇臂27为一直角体,它的另一端与变档拉杆25铰接。变档摇臂27的中间直角处与一铁板36铰接,该铁板焊接在后连接管32上,变档拉杆25与变档操纵把24连接,变档定位器26焊接在一侧主梁33上,它上面有三个定位豁口,分别对应前进、空档和后退。变档操纵把24上的定位销就与变档定位器26的定位豁口配合;变档滑套29上的变档拨叉30的另一端就卡在变档拨盘31上,变档拨盘31通过滑杆35与三用飞轮3的棘齿座6连接,滑杆35穿过轴承盖23与棘齿座外侧表面孔螺纹连接。则当向前或向后扳动变档操纵把24时,带动变档拉杆25向后或向前运动,变档拉杆25的向后或向前运动又通过变档摇臂27带动变档滑套29在后连接管32上向右或向左滑动;变档滑套29向右滑动时就通过其两端的变档拨叉30拨动变档拨盘31向右运动,带动左、右后半轴1、2上的两双向飞轮的两棘齿座6也向右运动,从而使两棘齿座6上正转方向的两对棘齿8分别与两人力链轮7的右侧内斜棘齿9相啮合,这时踩动脚踏就驱动两双向飞轮3正转,使本实用新型向前运动;当变档滑套29向左滑动时,通过其两端的变档拨叉30拨动变档拨盘31向左运动,从而带动左、右后半轴1、2上的两双向飞轮3的两棘齿座6向左运动。使两棘齿座6上反转方向的两对棘齿8分别与两人力链轮7的左侧内斜棘齿9相啮合。这时踩动脚踏就驱动两双向飞轮3反转,使本实用新型向后运动,当变档操纵把24处于变档定位器26的中间定位豁口时,则通过变档拉杆25、变档摇臂27、变档滑套29、变档拨叉30、变档拨盘31,使左、右后半轴1、2上的棘齿座6上的正、反向两对棘齿8都处于人力链轮7中部内表面凹槽内,这时踩动脚踏不起作用,本实用新型处于空档状态,供人们手推使用,或者启动发动机(或电机)20驱动差动飞轮4,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机动或电动驱动。
后桥两双向飞轮3的驱动由传动装置实现,如图2、3、4,传动装置由链条37、钢丝38、脚踏39、前、后导向盘40、41组成,脚踏39结构如
图13、14,它由踏板42和踏板本体43组成,踏板42为凸形圆弧板,其后端部上表面有一圆弧档板44、用以抵靠驾驶者的脚后根。踏板本体43的一侧边与凸形圆弧踏板42垂向中间底面焊接,踏板本体43后部超出凸形圆弧踏板42,在超出部分的踏板本体43两表面,上下各有两对滚轮45,各对滚轮45分别通过各自的销轴46和轮框47与踏板本体43连接在一起。踏板本体43两表面上部两对滚轮45分别放入踏板本体43两面的两槽钢48槽口内,其下部两对滚轮45分别紧靠在踏板本体43两面的两槽钢48的外底面,踏板本体43两面的两槽钢48,槽口对槽口合并,其后端固定在轿车中梁49上;前端固定在前轴50下方的延长板51上,这样当人蹬踩脚踏39时,踏板本体43两面的上下四对滚轮45可分别沿两槽钢48底面的内外面滚动,使蹬踩省力。前、后导向盘40、41分别固定安装在前轴50和中梁49的中间下端。左边脚踏39踏板本体43的后孔52固定钢丝38的一端,另一端与左边链条37的一端连接,左边链条37与左后半轴1上的双向飞轮3的外表面链齿啮合。其另一端连接的钢丝38绕过两只平放的后导向盘41与右边链条37的一端连接,右边链条37与右后半轴2上的双向飞轮3的外表面链齿啮合,右边链条37的另一端又通过钢丝38连接到右边脚踏39的踏板本体43的后孔52内,并将钢丝38固定,左边脚踏39的踏板本体43的前孔53也固定钢丝38的一端,此钢丝38绕过平放的前导向盘40穿入右边脚踏39的踏板本体43的前孔53内,并将钢丝38固定。这样,两只脚踏39联动为一体,当用脚向前蹬踩左边脚踏39时,带动左后半轴1上的三用飞轮3驱动后轮22,同时右边脚踏39,沿槽钢48向后滑动;然后,用另一只脚向前蹬踩右边脚踏39,又带动右后半轴2上的三用飞轮3驱动后轮22,而左边脚踏39同时沿槽钢48向后滑动,这样循环往复地平滑式双脚踩动脚踏,就实现了以双轮双轴轮换差动驱动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前进或倒退。
本实用新型刹车装置如
图10、11、12,它由制动摇轴54,制动摇臂55,制动拉臂56,制动刹丝57,制动刹盘58,制动拉杆59,制动踏板60和刹丝座61组成。制动摇轴54安装在后连接管32内,它比后连接管32稍短一些,只能在后连接管32内转动而不能串动,制动拉臂56一端就焊接在制动摇轴54上,另一端与制动拉杆59用销钉活动连接,制动拉杆59另一端连接到制动踏板60上;两制动刹盘58紧靠两后轮轴承座分别套在左、右后半轴1、2上,并用销钉固定,刹丝座61焊接在后连接管32上,它中间有一孔;制动摇臂55一端焊接在制动摇轴54上,另一端也有一孔,制动刹丝57两端都有外螺纹,一端就穿过刹丝座61中间的孔并用双螺帽62固紧,制动刹丝57绕过制动刹盘58的凹槽,另一端穿在制动摇臂55的孔内,也用双螺帽62固紧。由于制动摇臂55、制动拉臂56都焊接在制动摇轴54上,则脚踩制动踏板60时,制动拉臂59就带动制动拉臂56向前移动,它的移动又带动制动摇轴54转动,制动摇轴54的转动又驱动两端的制动摇臂55向前移动,就将制动刹丝57拉紧,通过制动刹盘58使左、右后半轴1、2停止转动,达到刹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前桥和转向机构如图2、3、4,它由前轴50,前轮63,横拉杆64,方向盘65,方向杆座66,方向机摇臂67,转向短拉杆68组成。前轴50两端装有两只前轮63,当转动方向盘65时,通过方向盘杆69带动方向机摇臂67拉动转向短拉杆68,就使左边的前轮63转向,横拉杆64两端通过两只方向机摇臂67连接在前轴50的两端。它保证两前轮63同步转向,方向杆座66是将方向盘65固定在上横梁70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部分包括干电池、电气按钮和电索总插座,用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方向灯和喇叭等。
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座椅71(如图2)是可以折叠的。当儿童玩累时可放下驾驶座椅71靠背,供儿童躺下休息。
本实用新型采用平滑式双脚踩动,后轮驱动方式为双轴轮换差动驱动,具有前进、倒退、空档三种状态,既可用脚踏驱动,也可用发动机或电机驱动,具有结构新颖,轻便耐用,蹬踩省力,美观舒适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功能齐全,既可做婴儿或家庭推车,也可做儿童脚踏轿车,当儿童要休息时还可做儿童睡车,当用发动机或电机驱动时,可满足儿童更高层的需要。甚至可供成人驾驶,可避风、避雨、避日晒;很适合儿童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儿童轿车,它由轿车车身,前桥,转向机构,后桥,传动装置,刹车装置,变档装置和电气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后桥左、右后半轴1、2为滑动配合,右后半轴2的左端面铣有端面齿,在左、右后半轴1、2上各装有一只双向飞轮3,在左、右后半轴1、2的结合处装有一只差动飞轮4,所述的双向飞轮3由花键轴5、棘齿座6和人力链轮7组成,花键轴5固定在左、右后半轴1、2上,左后半轴上的花键轴5的右侧端面铣有端面齿,棘齿座6通过孔内的内花键套在花键轴5上,棘齿座6外圆周上向其中心均匀钻有四个小孔,放置两对方向相反的棘齿8,且方向相同的一对棘齿8对角线安装,每个棘齿8的底部孔内装有小弹簧,人力链轮7套在棘座6的外面,它的左右两侧内表面各为方向相反的内斜棘齿9,它的中部内表面为一凹槽,它的中部外表面有一圈链齿,所述的差动飞轮4由左、右承力座10、11,左、右盖12、13和链轮14组成,差动飞轮左承力座10的左端面和右承力座11的右端面都铣有端面齿,它们分别与左后半轴1上的花键轴5右侧端面的端面齿和右后半轴2左端面的端面齿啮合,左、右承力座10、11的内孔都套装在左后半轴1上,为松配合,左、右承力座10、11之间的相对面上各开有一直径相同的平面凹槽,该平面凹槽内装有一圈滚珠15,组成推力轴承,左右承力座10、11外缘上铣有六条两端深浅不同的径向圆弧槽16,在圆弧槽16较深的一端端面上钻有小孔,小孔内装有弹簧17和顶块18,在圆弧槽16内放有滚柱19,左、右承力座10、11外缘上六条圆弧槽16内的滚柱19组成一个精确的圆周,该滚柱圆周与链轮14中部内孔动配合;b、传动装置由链条37,钢丝38,脚踏39,前、后导向盘40、41组成,脚踏39由踏板42和踏板本体43组成,踏板42为凸形圆弧板,踏板本体43的一侧边与凸形圆弧踏板42垂向中间底面焊接,踏板本体43后部超出凸形圆弧踏板42,在超出部分的踏板本体43两表面,上下各有两对滚轮45,各对滚轮45分别通过各自的销轴46和轮框47与踏板本体43连接在一起,踏板本体43两表面上部两对滚轮45分别放入踏板本体43两面的两槽钢48的槽口内,其下部两对滚轮45分别紧靠在踏板本体43两面的两槽钢48的外底面,踏板本体43两面的两槽48,槽口对槽口合并,其后端固定在轿车中梁49上,前端固定在前轴50下方的延长板51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儿童轿车,其特征在于右后半轴2左端有一段钻有内孔的加粗圆柱体,左后半轴1的右端就穿入此孔内并用后轴卡子21卡住。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儿童轿车,其特征在于在后桥前方,与左、右后半轴1、2平行的后连接管32的两端固定在轿车两侧的两根主梁33上,在后连接管32的中部套有变档滑套29,变档滑套29后部表面两端分别与两根变档拨叉30的一端焊接,其底部表面与变档滑套臂28的一端焊接,变档摇臂27的一端的“U”型槽口卡在变档滑套臂28另一端的拨销34上,变档摇臂27为一直角体,它的另一端与变档拉杆25铰接,它的中间直角处与铁板36铰接,铁板36焊接在后连接管32上,变档拨叉30的另一端卡在变档拨盘31上,变档拨盘31通过滑杆35与双向飞轮3的棘齿座6连接,滑杆35穿过轴承盖23与棘齿座外侧表面孔螺纹连接。
4.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儿童轿车,其特征在于制动摇轴54安装在后连接管32内,它比后连接管32稍短一些,制动拉臂56一端焊接在制动摇轴54上,另一端与制动拉杆59活动连接,两制动刹盘58紧靠两后轮轴承座分别套在左右后半轴1、2上,刹丝座61焊接在后连接管32上,它中间有一孔,制动摇臂55一端焊接在制动摇轴54上,另一端也有一孔,制动刹丝57一端穿过刹丝座61中间的孔并用双螺帽62固紧,制动刹丝57绕过制动刹盘58的凹槽,另一端穿在制动摇臂55的内孔,也用双螺帽62固紧。
5.按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儿童轿车,其特征在于踏板42的后端部上表面有一圆弧档板4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儿童用小型轿车,它由轿车车身,前桥,转向机构,后桥,传动装置,刹车装置,变挡装置和电气部分组成,它采用特制的双向飞轮和差动飞轮实现后轮的双轮双轴轮换差动驱动,具有前进、倒退、空挡三种状态,在空挡状态或者作推车由人手推动,或者由发动机或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轻便耐用,蹬踩省力,美观舒适等优点,且适用范围广,功能齐全,可避风、避雨、避日晒,很适合儿童使用。
文档编号B62K7/00GK2079151SQ8821949
公开日1991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17日
发明者颜汇铭, 吴惠芬, 周延坤 申请人:颜汇铭, 吴惠芬, 周延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