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游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07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型游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游戏车,经组合装配可分别形成三轮车、踏板车及木马。
一般儿童的好奇心及兴趣极为广泛,他们不会满足于一种单一的玩具,而希望拥有各种不同的玩具,往往使家长破费甚多。同时,购买各种单一的玩具,亦不能诱导儿童的创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型游戏车,以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型游戏车,组合在一起可成为一种三轮车,拆开后可分别形成踏板车以及木马,这样可同时提供三种不同形式的且均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
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型游戏车,具有一车三用的优点,经组装及拆卸,分别可形成三轮车、木马及踏板车,这种组合型游戏车,能提高儿童玩耍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型游戏车的踏板车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型游戏车的木马的立体图;图3是组装成的三轮车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述三轮车的分解图;图5是图2中木马的座垫部分的分解图;图6是图3所述三轮车的可拆式轮轴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型游戏车所采用的一种延伸轴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型游戏车。
图1所示踏板车(1),包括一个前面部分(12)以及一个后面部分(20),所述前面部分(12)包括一个前架,所述前架上方形成一对握把(14),下方则枢接有前轮(16)以及踏板(18)。所述后面部分(20)为一Z字形一体成形板,分别包括前板(24)、中板(25)以及后板(26)。所述前板(24)之自由端枢接在所述前面部分(12)上,而在所述后板(26)之后侧枢接有两个后轮(22)。在前板(24)上开设有扣槽(27),而在中板(25)下端与后板(26)邻接之处则开设有两个扣槽(28),后板(26)的后端开设有两个榫眼(29),而在后板(26)的后端下方,枢接有两个延伸轴(3)。图1中,延伸轴(3)处于折合位置,它们被折合在后板(26)的下方里侧。而图3中,延伸轴(3)处于延伸位置,该延伸位置与前述折合位置正好形成90°夹角。
图2所示木马(5),包括一个底座(6)以及一个座位部分(7)。所述底座(6)包括一对可折合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由前杆(62)以及后杆(64)构成。其中前杆(62)由一些连接杆(66)连接在一起。而后杆(64)枢接于前杆(62)后端,并可围绕枢接轴转动约180°。贯穿前杆(62)和后杆(64)之接触面,开设有对齐的定位孔(65),使得当后杆(64)展开后,该定位孔(65)内可以插入一定位杆(63),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杆(63)各有一部分伸入前杆(62)及后杆(64)内,这样,把展开了的后杆(64)固定在和前杆(62)形成一直线的位置上,形成木马的底座(6)。所述定位杆(63)前端形成有一个手柄(50),所述手柄(50)凸出于前杆(62)之上方,握住手柄(50),可以推拉定位杆(63)。将手柄(50)往前拉,可使定位杆(63)完全脱离开后杆(64),藏入前杆(62)内,此时后杆(64)可以折合到与前杆(62)平行且紧挨的位置,见图3所示。支架(67)固设于底座(6)的中央部位、连接杆(66)的后部。支架(67)上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内侧壁上更开设有数条槽沟(60),见图4所示。而连接杆(66)的前端设有两个榫头(68)。图2所示木马的座位部分(7)包括一个座垫(72)、一个可折叠的靠背(74)、一个把手(76)、以及一个支柱(77),见图4所示,所述支柱(77)周围设有数条肋(70),和支架(67)的插孔内开设的槽沟(60)相对应,使座位部分(7)可以藉支柱(77)而插设于连接杆(66)后部的支架(67)内,并可用一螺丝(79)予以固定。
座位部分(7)的详细结构见图5。其中把手(76)包括一个中空构件(80),所述构件(80)的中空部分(81)设有二平行杆(82)以及一水平板(83),所述水平板(83)自由端下方形成有一横向肋(84)。在座垫(72)一端设有一凸台(85),所述凸台上方设有一支座(86),该支座(86)包括有两个侧孔(87)以及一个中孔(88),所述中孔(88)内侧更开设有一凹槽(89)。当把手(76)之中空构件(80)插入所述支座(86)内时,二平行杆(82)分别嵌入支座上的二侧孔(87)内,而水平板(83)则嵌入中孔(88)内,水平板下方开设的横向肋(84)正好扣住在中孔内侧所开设的凹槽(89)内。
座位部分(7)的靠背(74)具有一托架(90),所述托架下侧两端包含有两个长孔(91),而靠背正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凸肋(92)。相应地,在座垫(72)与前述凸台(85)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一凹槽(94)以及两个凹孔(96),分别用以承接所述托架(90)以及凸肋(92)。在凹槽(94)的两侧设有两个圆柱形短轴(98),托架(90)可压入凹槽(94)内,使得短轴(98)正好插入托架两侧开设的长孔(91)内,由于短轴(98)可以在长孔(91)内滑动一小段距离,因此托架(90)在安入凹槽(94)内后,也可以上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将托架(90)向上拉,可使凸肋(92)压入凹孔(96)内,使靠背(74)得以固定在垂直位置上。
参见图4,踏板车(1)之后板(26)后端两侧各设有一横孔(41)以及一垂直孔(42),所述垂直孔(42)与横孔(41)之内侧垂直相交。在后板(26)的下方、垂直孔(42)稍靠前处,设有一对短轴(44)。一对轮轴(45)分别紧固於支座(46)内。见图6,该支座(46)具有两个弹性体(47),每一弹性体具有一弯折状自由端(49),在所述自由端稍靠内侧处形成有一楔形嵌块(48)。这样,支座(46)藉助於弹性体(47)以及楔形嵌块(48),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横孔(41)内,使所述楔形嵌块(48)卡住在垂直孔(42)内。
现在参照图7,对前述延伸轴(3)加以说明。该延伸轴(3)的一端设有一垂直孔(31),另一端则设有一横孔(32),所述横孔(32)内侧两端各设有一嵌孔(33)。横孔(32)与踏板车(1)之后端横孔(41)构造相同。将前述支座(46)从横孔(41)拆下后,同样可套入延伸轴(3)的横孔(32)内,并使前述楔形嵌块(48)正好嵌入嵌孔(33)内。延伸轴(3)的垂直孔(31),适可套入后板(26)下方的短轴(44)内,并用螺钉(55)防止其滑脱(见图4),因此将延伸轴往外转动至延伸位置,则二后轮之间间距就可加宽。
参见图4,座垫(72)是由上座(71)及下座(73)夹合而形成的。夹合方式可以采用榫接或螺丝连接等。在下座(73)的下方设有一扣钉(75),而在连接杆(66)的下方前端左右各设有一扣钉(69),扣钉(75)及扣钉(69)分别对应于前述前板(24)上的扣槽(27)以及中板(25)上的扣槽(28)。
要把图1之踏板车(1)及图(2)之木马(5)组装成图3所示三轮车,首先应如前所述将踏板车之后轮轴加长,亦即加宽后轮间距。随后,握住手柄(50),将定位杆(63)从后杆(64)中拉出,使之缩入前杆(62)内,再将后杆(64)弯折至与前杆(62)紧贴的位置。最后,将木马(1)之榫头(68)(见图2)嵌入踏板车(5)之榫眼(29)内(见图1),并将前述之扣钉(75)和(69)分别嵌入前板及中板上的扣槽(27)及(28)内,这样就组装成了图3所示三轮车,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型游戏车的大部分零部件均系用稍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塑胶)制成的,因此组装时,扣体之卡接等均可藉弹性而得到保障。
任何明显的更改,诸如零部件几何尺寸或形状的变更,只要未曾变更基本的结构及功能,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型游戏车,包括一个踏板车以及一个木马,所述踏板车包括一个具有握把及前轮的前面部分,以及一个枢接有后轮的后面部分,所述后面部分枢接在所述前面部分上,所述木马包括一个底座以及一个座位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车之后轮间距藉助于一对可拆卸的延伸轴而得以加宽,且所述踏板车的后面部分上至少设有一组扣钉或扣槽,所述木马之底座包括一对可以折合的弧形杆,所述二弧形杆的一部分被固接在一起,另一部分则可以对折,且在所述底座之下方与前述踏板车之扣钉或扣槽对应之处,至少设有一组扣槽或扣钉,藉扣钉及扣槽将踏板车及木马组合成一种三轮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型游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藉助於一对可拆卸的轮轴支座而套接在所述踏板车后面部分之后端,所述延伸轴的一端枢接于踏板车后面部分下方、可拆卸支座近处,另一端开设一个横孔,将所述后轮连同其轮轴支座从踏板车后面部分之后端卸出,并将所述延伸轴旋出至延伸位置之后,所述后轮连同其轮轴支座可套入所述延伸轴自由端之横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型游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钉和扣槽改用榫头及榫眼来代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型游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弧形杆之前后杆接触面处设有可插入一定位杆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在所述定位孔内移动,或者滑入其中一个杆内,或者同时位于前后两个杆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组合型游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杆之自由端形成有一个用来对所述定位杆进行推拉的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游戏车,它包括一个踏板车以及一个木马,所述踏板车之后轮轮轴的支座可以拆卸,可藉助于一对延伸轴而加宽后轮间距。木马之底座包括一对可折合的弧形杆。将后轮间距加宽,并把木马之弧形杆折合后,利用踏板车及木马上相应位置所设的扣钉及扣槽可将二者组装成一种三轮车。这样,卸开后为一踏板车及一木马,组装后为一三轮车,实为能启发儿童创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玩具。
文档编号B62K9/00GK2050822SQ89204898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9日
发明者张仲秋 申请人:张仲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