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边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69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边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边车,是附挂于26及28英寸男用自行车边上作为携带儿童用的边车。
在已有技术中,骑自行车携带儿童同行时除将儿童斜跨在横梁、站或坐在货架上以外,而使用器具时常见的有放在横梁上的跨斗、绑在货架上的箩筐等。因幼小儿童容易困乏,既不舒适亦不安全。也有装用自制的边车,其形状结构各异,但由于受材料及加工条件所限,往往造得比较笨重,其他缺点也甚多。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儿童用的重量较轻、装拆方便、前挡风寒、顶遮雨雪、能防跳减震的较为理想的自行车边车。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边车,它是由连接在自行车横梁上的减震架组装〔1〕、侧面带有车轮罩〔3〕下部装有减震弹簧组〔4〕的边车斗组装〔2〕所组成。减震架组装〔1〕是以2组连接转向节〔13〕的固定卡〔9〕附挂在自行车横梁上,转向节〔13〕的与横梁平行的销轴〔11〕是采用以开口销锁紧的圆销。整个边车在侧面可沿轴向作一定角度轻微地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自行车安装携带儿童用边车,骑车人操纵车把方便,不必再为所携儿童分心,可专心致志注意沿途情况,斗内婴儿躺卧休息,大令儿童坐观景物,安逸舒适,增进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自行车单独乘骑或搬抬上下楼时可以很方便地拆卸边车。将浮装的边车车轮拆下后,边车斗组装〔2〕还可做为临时摇篮使用。
附图图1.自行车边车总装图(未装车轮)
图2.减震架组装〔1〕顶视图图3.自行车与边车连接图附图中各零部件名称1.减震架组装2.边车斗组装3.车轮罩4.减震弹簧组5.后支架6.车棚7.前支架8.风挡板9.固定卡10.螺栓、螺母及垫圈11.销轴12.垫圈及销13.转向节今对照
本实用新型一个装在自行车右侧的自行车边车的具体实施例附图1是没有安装车轮的自行车边车总装图。附图2是减震架组装〔1〕的顶视图,用 (1″)/2 水煤气管弯曲焊接制成如图2所示形状,椭圆形框架中间内侧立焊有一对安装车轮的下开口挡板,方形框架内四角各平焊有用以支撑边车斗组装〔2〕的为固定减震弹簧组〔4〕的圆孔铁板,右侧两个端头制成带有圆孔的扁平体,以便按照附图3所示连接在26″或28″男用自行车的横梁上。用0.75mm厚普通碳素钢板制成的前端宽300,中后均宽400,长900,深300mm外表喷涂白色瓷漆的船底形边车斗组装〔2〕和焊在右侧面的外宽70mm的弧形车轮罩〔3〕。边车斗顶面中、后部均为敞开式,前面装有以透明茶色聚苯乙烯制成的风挡板,后面在可以转动叠合的以厚3mm钢板制造表面镀锌的前支架〔7〕、后支架〔5〕上装有的确良布制成的车棚〔6〕用以遮挡雨雪或日光曝晒、夏季可以敞开风凉。附图3为减震架组装〔1〕用以连接在自行车横梁上的连接及转向用各零件。其中转向节〔13〕的与车架横梁平行的直径φ10mm销轴〔11〕当道路崎岖不平时可沿轴向在侧面作适当角度旋转,辅以边车斗组装〔4〕下部安装的4组具有φ3mm弹簧钢丝制成卷簧的减震弹簧组〔4〕的作用,可以减轻和缓和跳跃震动,以增加乘坐儿童的舒适感,当单独乘骑自行车或搬抬上下楼时可以很方便地拆卸转向节〔13〕中的销轴〔11〕上的开口销而使边车脱开,边车斗组装〔2〕也可放在室内做临时摇篮之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边车,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连接在自行车横梁上的减震架组装[1]、侧面带有车轮罩[3]下部装有减震弹簧组[4]的边车斗组装[2]所组成,减震架组装[1]是以2组连接转向节[13]的固定卡[9]附挂在自行车的横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边车,它是由连接在自行车横梁上的减震架组装1、侧面带有车轮罩3,下部装有减震弹簧组4的边车斗组装2所组成。骑车人操纵车把方便,不必为所携带的儿童分心,可专心致志注意沿途情况。斗内婴儿躺卧休息,大龄儿童坐观景物,安逸舒适,增进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自行车单独乘骑或搬抬上、下楼时可以很方便地拆卸边车。将浮将的边车车轮拆下后,边车斗组装2还可做为临时摇篮使用。其制造成本低、重量不大,是一种骑自行车携带儿童同行的安全、方便、实用较为理想的工具。
文档编号B62K27/00GK2070272SQ9020318
公开日1991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17日
发明者齐化碌 申请人:齐化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