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腿式行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14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腿式行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设计涉及机动车,尤为涉及机动车行走部分。
现有履带式车辆,在丘陵山地、滩涂、沙漠、雪地、沼泽以及泥泞道路等复杂地形地区行驶,其适应性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在行走机构的结构不能满足行驶的要求。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行走机构技术方案,以便制造出一种能适应上述复杂地形地区行驶的机动车辆。
本设计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腿式行走车,包括发动机、车身、车架、变速机构、调速装置、操纵机构以及辅助设施,其特征是在车架上装有左右对称的两根由发动机通过变速传动的转轴;另在车架两侧装有带球形关节的行走腿,而行走腿则通过在转轴上对应安装的传动机构驱动前行。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设计进一步描述


图1为多腿式行走车行走部分外观局部示意图。
图2为行走腿及其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的D-D剖视示意图。
图7为转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行走腿,2.后行走腿,3.支腿球形关节,4.车架,5.车身,6.支腿,7.支脚球形关节,8.支腿球,9.支腿球窝,10.斜置轴承,11.伞齿轮,12.伞齿轮,13.转轴,14.传动轴,15.轴承箱,16.小球关节,17.支座,18.驱动轮,19.支脚球形关节支座,20.导槽,21.复原弹簧,22.支脚,23.螺母,24.转轴轴承箱,25.支脚球,26.支脚球窝,27.小球,28.小球窝,29.转轴轴承箱支座,30.减震装置,31.软盖。

图1、图2所示多腿式行走车,包括发动机、车身、车架、变速机构、调速装置、操纵机构以及辅助设施,其特征是在车架4上装有左右对称的两根由发动机通过变速传动的转轴13;另在车架4的两侧装有带球支腿形关节3及支脚球形关节7的前行走腿1和后行走腿2,而前行走腿1和后行走腿2则通过在转轴13上对应安装的传动机构驱动前行。如
图1、图2所示前行走腿1或后走腿2通过支腿球形关节3安装在车架4上,其支腿6的上端通过设在驱动轮18上的斜置轴承10承受驱动轮18的驱动;其支腿6的下端设有支脚球形关节7,并通过支脚球形关节支座19与支脚22连接,支腿6下部设有减震装置30。
如图3、图4、图5所示支腿球形关节3由设在车架4上的支腿球窝9及与支腿6一体的支腿球8组成;支脚球形关节7由设在支脚球形关节支座19上的支脚球窝26及与支腿6一体的支脚球25组成,支脚球形关节支座19安装在支脚22上的导槽20内,并在导槽20内设有使支脚球形关节支座19复位的复原弹簧21,在导槽20上设有软盖31;在支腿球8及车架4上设有小球窝28,在小球窝28内安装有在驱动时能允许支腿6作摆动动作而阻止其自转的小球27。如图6所示驱动轮18通过螺母23安装在传动轴14上,传动轴14安装在轴承箱15内,其一端由螺母23锁定,另端装有与伞齿轮12啮合传动的伞齿轮11,而伞齿轮12则安装在转轴13上,转轴13通过转轴轴承箱24及转轴轴承箱支座29安装在车架4上。
由上可知,当转轴13转动时,驱动轮18通过传动机构旋转,使前行走腿1和后行走走腿2先后摆动,犹如行舟之橹桨划船。在设计安装上,使得当前行走腿1的支腿6上端在达到驱动轮18的上顶点时,后行走腿2的支腿6上端恰处于其驱动轮18的下顶点,这样使前行走腿1和后行走腿2恰形成错位180°,以驱车前进;犹如人之步行。转弯时,通过左右转轴13的转速改变而实行。由此可见本设计实为一种能适应丘陵山地、滩涂、沙漠、沼泽、雪地以及泥泞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发明人认为本设计属于对国家或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
权利要求1.多腿式行走车,包括发动机、车身、车架、变速机构、调速装置、操纵机构以及辅助设施,其特征是在车架4上装有左右对称的两根由发动机通过变速传动的转轴13;另在车架4的两侧装有带支腿球形关节3及支脚球形关节7的前行走腿1和后行走腿2,而前行走腿1和后行走腿2则通过在转轴13上对应安装的传动机构驱动前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车,其特征是前行走腿1或后走腿2通过支腿球形关节3安装在车架4上,其支腿6的上端通过设在驱动轮18上的斜置轴承10承受驱动轮18的驱动;其支腿6的下端设有支脚球形关节7,并通过支脚球形关节支座19与支脚22连接,支腿6下部设有减震装置30。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走车,其特征是支腿球形关节3由设在车架4上的支腿球窝9及与支腿6一体的支腿球8组成;支脚球形关节7由设在支脚球形关节支座19上的支脚球窝26及与支腿6一体的支脚球25组成,支脚球 形关节支座19安装在支脚22上的导槽20内,并在导槽20内设有使支脚球形关节支座19复位的复原弹簧21,在导槽20上设有软盖31;在支腿球8及车架4上设有小球窝28,在小球窝28内安装有在驱动时能允许支腿6作摆动动作而阻止其自转的小球2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走车,其特征是驱动轮18通过螺母23安装在传动轴14上,传动轴14安装在轴承箱15内,其一端由螺母23锁定,另端装有与伞齿轮12啮合传动的伞齿轮11,而伞齿轮12则安装在转轴13上,转轴13通过转轴轴承箱24及转轴轴承箱支座29安装在车架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尤为涉及机动车行走部分。主要解决丘陵山地、滩涂、沙漠、沼泽、雪地及泥泞道路现有车辆行驶的不够适应问题。多腿式行走车由发动机、车身、车架、变速调速及操纵机构辅助设施组成,其特征是在车架上装有左右对称的两根由发动机传动的转轴,另在车架上装着由转轴传动的左右两侧的行走腿,能适应上述复杂地形地区的行驶,对国家及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文档编号B62D57/032GK2113928SQ9220147
公开日1992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8日
发明者王永利 申请人:王永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