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00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三轮保健车。
现有的三轮车都以车把作为方向控制装置,驾驶者只能坐在鞍座上驾驶。由于鞍座和客运座位距离地面较高,使车辆总体重心偏高,行驶稳定性差,遇转弯、紧急避让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由于骑车人必须双手握把、上身前倾、易产生疲劳。而且,根据中外专家研究表明传统鞍座和骑行方式即有害人体健康,又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长时间骑车者不仅体能消耗大、且易患不同程度的骑车不适症,其中以坐骨神经痛最为普遍,其次还有生殖器麻木、疼痛发炎,如尿道炎、外阴炎等症状。国内外研究还表明对前列腺也有损害。另外,现有三轮车座椅和鞍座大多功能单一,不可调节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坐在座椅上驾驶的保健车,而且该保健车的座椅具有多种功能,既能载人1-2名,也能运货,还可变成躺椅,以便体息之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健车,它包括前、后车轮、前叉、主车架、驱动机构、底盘、一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和座椅、该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由操纵杆和传动杆组成,操纵杆转动地固定在底盘上,传动杆一端与操纵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叉转动连接。骑车人坐在舒适的座椅上驾驶、通过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来控制方向。既舒适,又安全,座椅通过改变椅子和箱体的相互位置,可乘人又可载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健车,具有乘坐安全、舒适、既能坐在鞍座上骑行,又可坐在座椅上骑行,且不易产生疲劳,骑车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长时间骑车不会患各种疾病。而且该座椅即能乘人、又能载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的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箱体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椅子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座椅使用状态之一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座椅使用状态之二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座椅使用状态之三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座椅使用状态之四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保健车座椅使用状态之五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健车具体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中1为车把,2为前叉套管,3为前叉,4为鞍座,5为前轮,6为前轮挡板,7为前手闸,8为前闸线,9为后手闸,10为右操纵杆,11为右操纵杆手柄,12为左操纵杆手柄,13为左脚踏侧板,14为左操纵杆,15为右轮,16为主车架,17为后轮挡板,18为底盘,19为靠背,20为座面,21为右侧箱板,22为左侧箱板,23为定位销孔,24为后箱板,25为保险杆兼后座脚踏杆,26为左轮,27为操纵杆调节器,28为传动杆,29为左脚踏面板,30为靠头。
参阅
图1-4,本实用新型保健车包括前轮5、后车轮15、26、主车架16、底盘18、驱动机构31、前叉3、车把1和鞍座4。它还包括一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32和座椅33。其中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32由L型操纵杆10、14和传动杆28组成。L型操纵杆10、14有一水平段35、长臂36和一短臂37,水平段35通过固定器34转动地固定在底盘18上。操纵杆10、14的长臂36顶端为操纵手柄11、12,操纵手柄11、12分别布置在座椅33的两则箱板21、22处。操纵杆10、14的短臂37顶端与传动杆28的一端转动连接。传动杆28的另一端通过转向铰链40与前叉3转动连接。传动杆28通过一调节器27与转向铰链40连接,以便调节操纵杆手柄11、12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设有两套对称于车子纵向轴的方向控制装置,这两套控制装置即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操作。本实用新型保健车的座椅33由椅子41和箱体42组成,箱体42固定在底盘18上,箱体42由两侧箱板21、22和一后箱板24组成。在两侧箱板21、22的内侧下部各设一水平滑道43,内侧上部设有固定椅子41的定位槽孔44,内侧上部前端各设一定位销孔45。椅子41由靠背19和座面20组成,靠背19和座面20转动连接。座面底部在两侧箱板21、22内侧下部的滑道43上滑动配合,靠背19上设有一柱销46。在车把1与鞍座4之间设一前手闸7,在鞍座4与座椅33之间设有一后手闸9。在后箱板24上转动地连接一后备箱盖47,它可兼作座面。
现在对本实用新型保健车的使用进行描述。参阅图5,图5为座椅33的第一种使用状态。一人使用该保健车时,即可坐在鞍座4上骑行,也可坐在座椅33上骑行。坐在鞍座4上骑行与普通三轮车没有差别,故不赘述。坐在座椅33骑行时,双手握着操纵杆手柄11、12前后移动来控制方向。此时车后有一30×47×50cm2分上下两层的后备箱可供运载少量物品。靠背19仰角在90-120度内可调,座面20前后可以20cm内可调。调节方法由骑车者运用背或臀部力量在行驶中随意作往返调节,通过交换身体姿式以减轻长时间骑车的单调和疲劳。参阅图5和6,骑车人可坐在椅子41上,搭载乘客可面向后坐于后备盖47上,脚踏在拉出的后保险杆25上。但骑车人坐在鞍座4上骑行时,可搭载乘客一名。拨出定位柱销46,椅子41沿滑道43靠向后箱板24处,此时可依乘客需要调节成座椅或躺椅,仰角在90-143度可调,前后在48cm内可调,此种功能最适合年老、体胖和危重病人使用。如需搭载2名客人,只要将靠背19用柱销46固定在定位槽孔44,把后备箱盖47翻上来,一个坐在椅子41上,另一人坐在后备箱盖47上。如图7和8所示,需要载货时,提取靠背19向前折叠90度后放平,且用柱销46将靠背19销定,即构成一平面封闭货箱(如图7),容积为70×47×28cm3。如运载货物为软货、整货,只需向前抬起靠背19、并翻转90度后即构成一95×47×28cm3的半封闭货箱(如图8)。
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车,它包括前、后车轮、前叉、主车架、底盘、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和座椅,该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由操纵杆和传动杆组成,操纵杆转动地固定在底盘上,传动杆的一端与操纵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叉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包括两个操纵杆和两个传动杆,它们对称地布置在车子纵向轴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操纵杆为一L型,其中水平段转动地固定在底盘上,传动杆为一直杆,其一端转动地与操纵杆中的短臂顶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调节器与转向铰链连接,该转向铰链与前叉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座椅由箱体和椅子组成,箱体固定在底盘上,椅子活动地安装在箱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箱体包括两块侧箱板和一块后箱板,在两侧箱板内侧下部各设一水平滑道,在两侧箱板内侧上部设有固定椅子的定位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椅子由靠背和座面组成,靠背和座面转动连接,座面底部在两侧箱板内侧下部的滑道上滑动配合,靠背上设有柱销,该柱销与两侧箱板上的定位销孔配合,以便调整靠背的倾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两侧箱板上部前端各设一定位销孔,该定位销孔可与靠背上的柱销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安装在主车架上的鞍座和一与前叉连接的车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在鞍座与车把之间设一前手闸,在鞍座与座椅之间设有一后手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健车,其特征在于在后箱板上转动地连接一后备盖,它可兼作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保健车,该保健车包括前、后车轮、主车架、底盘、驱动机构、车把、鞍座、连杆式方向控制装置和座椅。该保健车即可坐在鞍座上骑行,也可在座椅上骑行,既能搭载1—2人,也可载运货物;还可改变成躺椅以便休息之用。它还具有安全、舒适、不易产生疲劳、骑车时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不易患病等优点、特别适合年老体弱同志使用。
文档编号B62K5/00GK2139550SQ9223103
公开日1993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洪斌, 王卫国 申请人:王丙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