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352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底盘。
电动车主要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的代步工具,对老年人及残废人的行动有莫大的帮助。但由于电动车的体积大,外出携带和存放都不容易。为了使电动车便于携带并较少占用空间,目前有将底盘前、后段分解组合的设计,以提高电动车的实用性,但这种底盘组合方式在实际使用时仍有下列缺点1.底盘的前、后段采用若干角铁相互搭接方式组合,其稳定性较差;2.底盘组合后,前、后段无活动间隙,当行驶于凹凸路面时,易使轮胎悬空,从而降低前进的动力;3.底盘长度固定,无法依个人体型作最适当的调整,从而常使乘者感到不便。
申请人有鉴于现有技术电动车底盘在使用上的种种不便,因而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制造和销售经验,并经不断试验改良,终于发展出本设计。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性较佳的电动车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电动车底盘。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弹性大的电动车底盘。
为达成上述目的,兹取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对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部件及其功效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


图1是本电动车底盘前、后段分解立体图;附图2是本电动车底盘前段方管在锁孔处的剖视图;附图3是本电动车底盘后段方管在贯穿孔处的剖视图;附图4是本电动车底盘前、后段组合方管剖视图;附图5是本电动车底盘前后段组合后的俯视图;附图上的标号与所表示的部件的对应如下10、前段底盘11、前段方管111、销孔12、内接圆管
20、后段底盘21、后段方管211、贯穿孔23、垫片P、插销如附
图1所示,本底盘包括前段底盘10和后段底盘20;在前段底盘的后侧中央位置处设有一根前段方管11,在该前段方管尾端设有若干销孔211;在后段底盘20的前侧中央位置处设有一根后段方管21,在该后段方管前端设有一个贯穿孔211,前段底盘10的前段方管11插入后段底盘20的后段方管12内由插销P固定。
从附图2可见在前段方管11内设有一个内接圆管12,用以增加前段方管11的强度,同时该前段方管尾端所设若干锁孔111用以与后段底盘20配合固定,如附
图1所示。
在后段底盘20前侧中央位置设有后段方管21,其尺寸比前段方管11大,但以前段方管插入后段方管后在前段方管与后段方管之间有少许间隙为度,并在该后段方管上设有垂直方向的贯穿孔211,从上到下贯穿该后段方管21,还在该后段方管21贯穿孔211位置外上下侧各加设一块垫片23,如图3所示,用以增加贯穿孔211位置的强度,当前段方管11插入后段方管21后,在贯穿孔211外各垫上一片垫片23,以插销插入该贯穿孔211和销孔111中,从而使前段底盘10与后段底盘20结合固定。
使用本电动车底盘时,将前段底盘10的前段方管11插入后段底盘20的后段方管21中,插入后,前段方管11仍有上、下活动的间隙,再将前段方管11与后段方管21上的一只销孔111和贯穿孔211互相对准,再在贯穿孔211外各垫上一片垫片23,以插销P穿过垫片23、销孔111、贯穿孔211,从而将前后底盘连接起来。此外,本电动车底盘也可采用一组以上前段方管插入后段方管的接合结构,以增强其接合的稳固性。
本电动车具有下列几项优点1.从附
图1和5可见,本底盘在前段方管11上设有若干销孔111,用来调整车身长度,因此,当乘坐者对车身长度感到不适时,只须将插销P拔出,在调整前、后底盘到适当位置后,再对合前段方管11与后段方管21的销孔和贯穿孔,将插销P插入,即可完成电动车车身长度的调整,所以,采用本电动车底盘时,可适合各种体型的使用者乘坐,同时便于调整车身长度。
2.为增强底盘的负载能力,在前段方管11内设有内接圆管12,同时在后段方管21的贯穿孔211外部上下两侧设有垫片23;当前、后方管套合后,从上到下其层数达8层之多,因此,在贯穿孔211处的强度较高,从而增强本底盘负载能力。
3.当前段方管插入后段方管21内后,前段方管11在后段方管21内仍有少许上、下活动的间隙,当电动车行驶于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因底盘结合处留有上下活动间隙,所以使四轮能保持与地面的接触,可增强电动车在不良路面上的行驶能力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电动车底盘对现有技术作了显著的改进,其前后段结合性好,安装简便,调整弹性大,负载能力大。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底盘,包括前段底盘和后段底盘,其特征在于在前段底盘的后侧中面位置处设有一根前段方管,在该前段方管尾端设有若干销孔,在后段底盘的前侧中央位置处设有一根后段方管,在该后段方管前端设有一个贯穿孔,前段底盘的前段方管插入后段底盘的后段方管内由插销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在前段方管内设有一个内接圆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在后段方管的贯穿孔外部上、下两侧各设有一片垫片。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后段方管的尺寸较前段方管大,但以前段方管插入后段方管后在前段方管与后段方管之间有少许活动间隙为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动车底盘,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组以上前段方管插入后段方管的结合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用底盘,本底盘包括前段底盘和后段底盘,在前段底盘的的后侧中央位置处设有一根前段方管,在该前段方管尾端设有若干销孔;在后段底盘的前侧中央位置处设有一根后段方管,在该后段方管前端设有一个贯穿孔,前段底盘的前段方管插入后段底盘的后段方管内由插销固定。本电动车用底盘结合性好,安装简便,调整弹性大,负载能力大。
文档编号B62D21/00GK2146408SQ92243278
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8日
发明者林玉树 申请人:林玉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