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34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其藉由适当的结构配合,而可方便的进行自行车变速器的切换工作,让骑乘者在运用时更为得心应手。
由于自行车具有价格便宜、操作使用方便以及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优点,使得全世界均大量采用以作为近距离的交通工具及作为运动健身使用,又相关厂商亦不遗余力的开发出各种不同型式的自行车以供消费者选购使用,其中较进步的设计中已配备有多段变速器,而可依骑乘者的需求来调整链条带动的齿轮比,以达到踩踏省力的功效。
但以现有的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观之,其主要是在车架或是竖管侧设置一控制杆,而由骑乘者来进行控制变速,但此种设计在进行变速器变换齿轮比时,必须由骑乘者空出一只手来进行控制调整,在安全性上即会产生相当大的威胁,尤其是初学者或是年纪较小的骑乘者在以单手握持握把来控制把手时,必然会产生不平衡的状况,而易发生意外,此即是现有自行车变速器控制杆在使用时最大的缺欠。
以现有的变速器结构加以分析可知,其主要是在后轮侧组装多片不同齿数的从动齿轮,在骑乘者起步时将链条调整至齿数最多的从动齿轮上,因而在与踏板侧驱动齿轮间获致一份较小的齿轮比,而可拥有省力的作用,又当速度加快时即可随着车行速度来逐渐调整链条所带动的从动齿轮,而将从动齿轮由齿数多的齿轮逐渐调整至齿数少的从动齿轮上,而可以提高行车速度,但以现有的变速器控制杆来进行变速器的齿轮比变换时,往往不易精确控制其拨动位置,往往会一次跳越多格,而令链条一次即由齿数最多的从动齿轮跳越至齿数最少的齿轮上,而让踏板所需的踩踏力量顿时增加数倍,而造成骑乘时的困扰,此又是现有自行车变速器控制杆的另一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其是将控制器组装在把手握把侧,而可让骑乘者在进行变换变速器时,仅需以拇指拨动控制杆即可达到调整变速器的目的,无需空出一只手来进行控制杆的调整,而获致方便与安全的双重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其藉由控制杆与拨动杆的配合,可以在骑乘者进行变速调整时,每拨动控制杆一次,仅让拨动杆拨动一格,而让变速器进行一个从动齿轮的变换,而可让变速器在进行调整时,能够拥有更精确的控制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其是将一由基座与外盖组合而成的控制器组装在自行车把手握把侧,其包括一基座,一侧为一供组装至自行车把手上的组合框,在基座一端为一穿线座,又在基座中设置有一枢轴及一枢座,在该枢轴的内端设有一环凸缘,并在近外端设有一圈环槽,又在该枢轴的外端面上设有一组装螺孔,在枢座中央设有一固定螺孔,另在基座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一缺槽,一拨动杆,在该拨动杆内端为一体的板体,于该板体上设有一枢孔,并于板体上开设有两固定销孔及一扣合孔,同时在该板体一侧设有一拨槽,在拨动杆的板体侧设有一片相贴合且面积较小的中央板,该中央板上设有与拨动杆板体相配合的枢孔、固定销孔、扣合孔及拨槽,又在该中央板另侧又设有一相贴合的棘齿板,该棘齿板上又设有相配合的枢孔、固定销孔、扣合孔及拨槽,同时该棘齿板的面积略大,而在其一侧设有一弧形孔,而在该棘齿板边缘上形成有一弧形片,在该弧形片的外侧向外凸伸有多个外侧齿,同时在弧形片的内侧向弧形孔中凸伸有多个与外侧齿相交错设置的内侧齿,由固定销穿过拨动杆板体上的固定销孔、中央板上的固定销孔及棘齿板上的固定销孔,而将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结合呈一体,一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中段设有一枢孔,并在枢孔的一侧设有两凸出的定位柱,同时在控制杆内端一侧结合有一卡合板,该卡合板上设有两个与控制杆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并在其一侧设有一控制槽,又在该卡合板上凸出有一外卡柱及一内卡柱,该卡合板是藉由定位孔固定组装在控制杆的内端定位柱上,并与控制杆固定结合成一体,两个分别拨转拨动杆及控制杆的扭转弹簧分别套设组装在基座枢轴及枢座上,
一外盖,在该外盖上设有一组装孔,另在外盖上设有一道拨杆槽,又在外盖的边缘设有一缺槽,前述一扭转弹簧套设在基座枢座上,结合有卡合板的控制杆以一固定螺栓组装在所述基座枢座上的固定螺孔中,并在控制杆与枢座间夹设有一垫圈,该扭转弹簧控制端扣合在卡合板的控制槽中,并且该扭转弹簧的另端推抵在基座的侧壁内侧,前述另一扭转弹簧套设在基座枢轴的凸缘处,一轴承套穿过以固定销结合成一体的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的枢孔,并套设在基座枢轴上,另设一E形扣环扣结在枢轴近外端的环槽中,而将拨动杆枢设在基座枢轴上,该扭转弹簧的拨动端扣合在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的拨槽中,并且该扭转弹簧的另端推抵在基座的侧壁内侧,前述与控制杆呈一体的卡合板外卡柱卡合在棘齿板弧形片的外侧齿上,控制变速器用的钢索扣合端扣合在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的扣合孔中,并且该钢索沿着拨动杆板体与棘齿板间的中央板边缘延伸,而由基座穿线座穿出,外盖盖合在基座上,设一组装螺栓穿过该外盖的组装孔,与基座枢轴外端的组装螺孔螺合,所述的拨动杆由该外盖的拨杆槽中穿出,所述的控制杆由该外盖缺槽与基座缺槽所构成的开口中穿出。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藉由整体结构的配合,骑乘者可以藉由拨动控制杆来精确控制拨动杆作一格一格的枢转,而可精确控制变速器依序变换齿数渐少的从动齿轮,且其在进行变速时无需让骑乘者将一手离开把手握把,而可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及方便性,其确具进步性与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杆拨动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组装在自行车把手握把侧,而由骑乘者以拇指拨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于此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一侧为一基座10,该基座10一侧为一供组装至自行车把手上的组合框11,而在基座10一端为一穿线座12,又在基座10中设置有一枢轴13及一枢座17,在该枢轴13的内端设有一环凸缘14,并在近外端设有一圈环槽15,又在该枢轴13的外端面上设有一组装螺孔16;在枢座17中央设有一固定螺孔18,另在基座10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一缺槽19。
在基座10中组装有一拨动杆20,在该拨动杆20内端为一体的板体201,于该板体201上设有一枢孔21,并于板体201上开设有两固定销孔22及一扣合孔23,同时在该板体201一侧设有一拨槽24,在拨动杆20的板体201侧设有一片相贴合且面积较小的中央板30,该中央板30上设有与拨动杆20板体201相配合的枢孔31、固定销孔32、扣合孔33及拨槽34,又在该中央板30另侧又设有一相贴合的棘齿板40,该棘齿板40上又设有相配合的枢孔41、固定销孔42、扣合孔43及拨槽44,同时该棘齿板40的面积略大,而在其一侧设有一弧形孔45,而在该棘齿板40边缘上形成有一弧形片46,在该弧形片46的外侧向外凸伸有多个外侧齿47,同时在弧形片46的内侧向弧形孔45中凸伸有多个与外侧齿47相交错设置的内侧齿48,在开始进行组装时,可由固定销25穿过拨动杆20板体201上的固定销孔22、中央板30上的固定销孔32及棘齿板40上的固定销孔42,而令拨动杆20板体201、中央板30及棘齿板40被结合呈一体,如此即可由拨动杆20同时带动中央板30及棘齿板40作拨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座10中另组装有一控制杆60,该控制杆60的中段设有一枢孔61,并在枢孔61的一侧设有两凸出的定位柱62,同时在控制杆60内端一侧结合有一卡合板63,该卡合板63上设有两个与控制杆60定位柱62相配合的定位孔64,并在其一侧设有一控制槽65,又在该卡合板63上凸出有一外卡柱66及一内卡柱67,当开始进行组装时,可将卡合板63藉由定位孔64固定组装在控制杆60的内端定位柱62上,并以焊接方式令其结合成一体,而可由控制杆60带动卡合板63作拨转。
另在本实用新型的基座10中组装有两扭转弹簧50、70,其是分别用来拨转拨动杆20及控制杆60的,另在基座10的另侧设有一外盖80,其可将前述各构件均盖合在基座10中。
当进行组装时是先将扭转弹簧70套设在枢座17上,再将结合有卡合板63的控制杆60以一固定螺栓72组装至枢座17上的固定螺孔18中,并在控制杆60与枢座17间夹设有一垫圈73,而可将控制杆60枢设在基座10的枢座17上,并将扭转弹簧70的控制端71扣合在卡合板63的控制槽65中,同时使扭转弹簧70的另端推抵在基座10的侧壁内侧,而可提供控制杆60一份扭转的弹力。
接着即将另一扭转弹簧50套设至枢轴13的凸缘14处,再以一轴承套52穿过以固定销25结合成一体的拨动杆20板体201、中央板30及棘齿板40的枢孔21、31、41,并将轴承套52套设在枢轴13上,再以一E形扣环53扣结在枢轴13近外端的环槽15中,而可将拨动杆20被枢设在基座10枢轴13上,接着即将扭转弹簧50的拨动端51扣合在拨动杆20板体201、中央板30及棘齿板40的拨槽24、34、44中,并使扭转弹簧50的另端推抵在基座10的侧壁内侧,而可提供拨动杆20一份扭转的弹力。
然后再将控制变速器用的钢索35扣合端36扣合在拨动杆20板体201、中央板30及棘齿板40的扣合孔23、33、43中,并让该钢索35沿着拨动杆20板体201与棘齿板40间的中央板30边缘延伸,而由基座10穿线座12穿出,而可连接至变速器上。
最后,再将外盖80盖合至基座10上,在该外盖80上设有一组装孔81,而可由一组装螺栓84穿过该组装孔81后,将外盖80组装至基座10枢轴13外端的组装螺孔16处,另在外盖80上设有一道拨杆槽82,而可让拨动杆20由该拨杆槽82中穿出,又在外盖80的边缘设有一缺槽83,其可与基座10上的缺槽19相配合形成一开口,而可让控制杆60由外盖80缺槽83与基座10缺槽19所构成的开口中穿出。
当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构件组装入基座10中后的状态即如图2中所示,其控制杆60枢设组装在拨动杆20板体201与基座10之间,并使卡合板63的外卡柱66及内卡柱67分别位于棘齿板40弧形片46的外侧及内侧,又由于扭转弹簧50的拨动端51扣合在拨动杆20板体201的拨槽24中,故可提供拨动杆20一份逆时针方向的推抵力量(以图2中所示的方向为准),又扭转弹簧70的控制端71扣合在与控制杆60结合一体的卡合板63控制槽65中,而可提供控制杆60一份逆时针方向的推抵力量(以图2中所示的方向为准),此时,即会使与控制杆60结合一体的卡合板63上的外卡柱66卡合在棘齿板40弧形片46外侧的外侧齿47侧,使拨动杆20被卡合在一固定位置上,而不会被扭转弹簧50的拨动端51拨转,又当骑乘者欲调整变速器时,仅需如图3中所示,将控制杆60作顺时针方向拨动(以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拨动),即会使卡合板63上的外卡柱66脱离弧形片46的外侧齿47,因而会让拨动杆20被扭转弹簧50的拨动端51作逆时针拨转,但在外卡柱66脱离弧形片46外侧齿47的同时,卡合板63上的内卡柱67又卡合入弧形片46的内侧齿48间,而会呈图3中所示的状态,接着骑乘者再将控制杆60释放,控制杆60又会受到扭转弹簧70控制端71的弹力而作逆时针转动,使卡合片63的内卡柱67脱离弧形片46的内侧齿48间,弹回图2中所示的定位,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棘齿板40弧形片46上的内、外侧齿48、47是呈交错排列,因而在控制杆60每拨动一次时,即会让卡合板63上的外卡柱66跳越一格外侧齿47,而使拨动杆20逆时针转动一定间距,藉以精确的控制变速器调整变换一个齿轮,达到精确控制变速器进行变速的功效。
于图4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组装在自行车把手90握把91侧,而由骑乘者以拇指拨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由此图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是藉由基座10侧的组合框11套设组装在自行车把手90上,当骑乘者在进行变速时,仅需以拇指拨转控制杆60,即可达到控制变速器依序变换齿轮的作用,又每拨转一次即会让拨动杆20转动一格,而产生枢转,又当骑乘者欲将变速器调整至齿数最多的从动齿轮上时,仅需以拇指将拨动杆20拨转,配合图2、3中所示可知,其卡合板63上外卡柱66与棘齿板40弧形片46外侧齿47相卡合的另侧均设置呈斜面,因而可以在将拨动杆20作反向拨转时,由棘齿板40弧形片46上的外侧齿47将卡合板63上外卡柱66向外推开,而使拨动杆20轻松的被拨回图2中的位置,而使变速器被调整至齿数最多的从动齿轮上。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将一由基座与外盖组合而成的控制器组装在自行车把手握把侧,其包括一基座,一侧为一供组装至自行车把手上的组合框,在基座一端为一穿线座,又在基座中设置有一枢轴及一枢座,在该枢轴的内端设有一环凸缘,并在近外端设有一圈环槽,又在该枢轴的外端面上设有一组装螺孔,在枢座中央设有一固定螺孔,另在基座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一缺槽,一拨动杆,在该拨动杆内端为一体的板体,于该板体上设有一枢孔,并于板体上开设有两固定销孔及一扣合孔,同时在该板体一侧设有一拨槽,在拨动杆的板体侧设有一片相贴合且面积较小的中央板,该中央板上设有与拨动杆板体相配合的枢孔、固定销孔、扣合孔及拨槽,又在该中央板另侧又设有一相贴合的棘齿板,该棘齿板上又设有相配合的枢孔、固定销孔、扣合孔及拨槽,同时该棘齿板的面积略大,而在其一侧设有一弧形孔,而在该棘齿板边缘上形成有一弧形片,在该弧形片的外侧向外凸伸有多个外侧齿,同时在弧形片的内侧向弧形孔中凸伸有多个与外侧齿相交错设置的内侧齿,由固定销穿过拨动杆板体上的固定销孔、中央板上的固定销孔及棘齿板上的固定销孔,而将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结合呈一体,一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中段设有一枢孔,并在枢孔的一侧设有两凸出的定位柱,同时在控制杆内端一侧结合有一卡合板,该卡合板上设有两个与控制杆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并在其一侧设有一控制槽,又在该卡合板上凸出有一外卡柱及一内卡柱,该卡合板是藉由定位孔固定组装在控制杆的内端定位柱上,并与控制杆固定结合成一体,两个分别拨转拨动杆及控制杆的扭转弹簧分别套设组装在基座枢轴及枢座上,一外盖,在该外盖上设有一组装孔,另在外盖上设有一道拨杆槽,又在外盖的边缘设有一缺槽,前述一扭转弹簧套设在基座枢座上,结合有卡合板的控制杆以一固定螺栓组装在所述基座枢座上的固定螺孔中,并在控制杆与枢座间夹设有一垫圈,该扭转弹簧控制端扣合在卡合板的控制槽中,并且该扭转弹簧的另端推抵在基座的侧壁内侧,前述另一扭转弹簧套设在基座枢轴的凸缘处,一轴承套穿过以固定销结合成一体的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的枢孔,并套设在基座枢轴上,另设一E形扣环扣结在枢轴近外端的环槽中,而将拨动杆枢设在基座枢轴上,该扭转弹簧的拨动端扣合在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的拨槽中,并且该扭转弹簧的另端推抵在基座的侧壁内侧,前述与控制杆呈一体的卡合板外卡柱卡合在棘齿板弧形片的外侧齿上,控制变速器用的钢索扣合端扣合在拨动杆板体、中央板及棘齿板的扣合孔中,并且该钢索沿着拨动杆板体与棘齿板间的中央板边缘延伸,而由基座穿线座穿出,外盖盖合在基座上,设一组装螺栓穿过该外盖的组装孔,与基座枢轴外端的组装螺孔螺合,所述的拨动杆由该外盖的拨杆槽中穿出,所述的控制杆由该外盖缺槽与基座缺槽所构成的开口中穿出。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变速器控制器,其是将控制器组装在自行车把手握把侧,而可方便骑乘者控制,其在基座与外盖间枢设组装有分别由扭转弹簧推抵的拨动杆及控制杆,在该拨动杆内端的板体侧结合有中央板及棘齿板,而在棘齿板上设有外侧齿及内侧齿,同时在控制杆侧结合一卡合板,在该卡合板上设有与棘齿板内、外侧齿相配合的内、外卡柱,而可在拨动控制杆时,藉由两扭转弹簧的力量及棘齿板内、外侧齿的配合,达到精确控制变速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K23/00GK2143196SQ9224309
公开日1993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9日
发明者徐义雄 申请人:日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