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交通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263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交通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健身和交通于一体的人力驱动三轮车。
现有的三轮车,一般都是客运或货运车,主要采用脚踏式链条传动且单轮驱动的传统结构,重心较高,目前市场上虽有一种重心较低的双轮驱动三轮车,但其只能乘坐一人,从健身角度来看,它只能锻炼腿部肌肉。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为城镇居民提供一种既可作客货交通用,又可作锻炼腿部、胸部、臂部和腰部肌肉健身之用的双速、双轮驱动的健身交通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健身交通三轮车,包括前叉(1)、转向机构(3)、脚蹬机构(2)、车座(7)、(10)、呈三角形分布的车轮(26)、车轮(20)、车轮(21)、车架(5)、车体(11),其特点是,它还包括位于脚蹬机构(2)和车体(11)之间的中间分配轴(6)、置于车体(11)上且与中间分配轴(6)相连的健身划船器(8)、位于转向机构(3)上的前挡风(4)、固定于车体(11)上且与前挡风(4)呈可拆卸连接的可折叠式顶蓬(9)。所说的中间分配轴(6)由自行车用中轴(24)、中轴(25)、中轴(15)串联组成,中轴(24)、中轴(15)上同轴带有链盘(23)、链盘(16),中轴(25)上同轴带有飞轮(12);所说的健身划船器(8)主要由对称位于车体两侧的主手柄(32)、副手柄(34)、动滑轮(17)、(18)、定滑轮(13)、(14)、钢绳(28)、扭力弹簧(31)、摆杆(30)、以及张紧钢绳(27)组成;主手柄和副手柄的一端均铰接在车体(11)的轴(33)上,动滑轮(17)置于主手柄上,动滑轮(18)置于副手柄上,定滑轮(13)、(14)同轴置于中间分配轴(6)上,钢绳(28)绕过动滑轮(17)、(18)和定滑轮(13)、(14)后其一端固定在车体(11)上,另一端固定在定滑轮(14)上;扭力弹簧(31)和摆杆(30)同轴铰接在车体(11)上,张紧钢绳(27)的一端固定在定滑轮(14)上,另一端与摆杆(30)的摆动端连接。
这种新型的健身交通三轮车,由于在改变了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间分配轴、健身划船器等结构,不仅具有重心低、稳定性好,双速双轮驱动等优点,还具有使骑乘者获得腿部、胸部、臂部、腰部肌肉锻炼的优点,既实用,又寓娱乐于其中,有着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健身划船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俯视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5图3的侧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定滑轮组的结构图。

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供二人同时骑乘的三轮车,两个座位按前后形式布置,转向机构采用钢丝绳传动,转向把后移至前座位前便于操作的位置。转向把可以高低调节,前座位的位置也能前后调节,以适应操作者的不同身高。后座上的操作者通过前后摆动两侧的手柄操纵健身划船器。本实用新型这样布置,既不影响前座者操作,又使整车结构紧凑,减小了长度。座位与折叠椅的宽度相同,使乘座舒适。
当由两人同时骑乘三轮车时,一人用脚蹬的形式使三轮车运动,另一人用摆动健身划船器主、副手柄的形式使三轮车运动。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不用操作健身划船器,只采用脚蹬的形式就可使三轮车运动。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在于采用了中间分配轴。中间分配轴的作用主要是接受两个方面的驱动力,并将其汇总后来驱动三轮车。所说的两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由脚蹬机构通过链条传向中轴(25)的同轴飞轮(12)的动力,另一个是由健身划船器通过动滑轮(17)、(18)、钢绳(28)传给定滑轮(13)、(14)、进而传给与中轴(15)同轴固连的飞轮(36)的动力。由于位于中间分配轴中部的中轴(25)同轴带有飞轮(12),所以由上述两个方面传来的动力会互不干扰,并会共同驱动中间分配轴,被驱动的中间分配轴由其两端同轴固连的链盘(16)、(23)通过链条带动车轮(20)、(21)上的飞轮(19)、(22)转动,进而使两后车轮转动,从而实现了双轮驱动。
当只采用脚蹬机构驱动三轮车时,由于在定滑轮(14)内同轴套装有飞轮(36),故被驱动的中间分配轴(6)不会带动定滑轮(13)、(14)运动,同样实现了三轮车的双轮驱动。
本实用新型健身划船器的结构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钢绳(28)一端连接在车体上后,先绕过动滑轮(18),经滑轮(29)后再绕过定滑轮(13),然后返回绕过动滑轮(17)后,再返回并在定滑轮(14)上绕2~3圈后将绳端固定在定滑轮(14)(也就是驱动滑轮)上。定滑轮(14)上均布有8个圆柱销(35)沿圆周插入与其同轴相连的16齿飞轮(36)的对应齿槽中。为了张紧钢绳(28),在定滑轮(14)的N处将另一根张紧钢绳(27)的一端固定,并使其顺时针绕过定滑轮(14)的轮毂,让其另一端固定在摆杆(30)的端部,摆杆(30)的另一端铰接于车体(11)上,其上装有扭力弹簧(31)。张紧钢绳(27)在扭力弹簧(31)的作用下通过摆杆(30)使其张紧,进而将钢绳(28)张紧。
当健身划船器主手柄被向后拉动时,主手柄带动副手柄一同向后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动滑轮同时向后移动,这时,由于钢绳(28)的一端固定在车体上,钢绳则通过动滑轮和定滑轮(13)拉动定滑轮(14)(即驱动滑轮)转动,并通过圆柱销(35)使飞轮(36)正向转动,再通过飞轮(36)驱动中间分配轴。当手柄回位时,摆杆(30)在扭力弹簧(31)的作用下使定滑轮(14)反转,飞轮(36)与中间分配轴脱开,钢绳(28)重新绕在定滑轮(14)上,准备下一个循环的驱动。如此周而复始,既可作为健身运动,又可驱动三轮车前进。
主手柄(32)上装有可转动的挡杆(41),副手柄(34)上与挡杆(41)对应的位置上开有嵌槽,当挡杆(41)嵌入嵌槽内时,拉动主手柄(32),副手柄随其一同运动,此时,两个动滑轮同时工作,钢绳(28)的移动长度为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四倍;当挡杆(41)转动脱离副手柄上的嵌槽时,主手柄运动时仅带动动滑轮(17)向后运动,此时,动滑轮(18)相当于一个定滑轮,钢绳(28)的移动长度仅为动滑轮移动距离的二倍,这样,健身划船器就会产生两种驱动中间分配轴的速度,实现了三轮车的双速运动功能。
此外,定滑轮(13)、(14)与飞轮(36)之间还可构成一种离合器的结构,如图6所示,即在定滑轮(14)与轴套相接触的内表面上制有两个定位槽(37)、(38),而在中间分配轴和轴套内制有通孔(40),内装弹簧定位滚珠(39)。定滑轮(13)、(14)相对轴套可作轴向滑动,滑动距离等于两定位槽间的距离。当定滑轮(14)的定位槽(38)滑向弹簧定位滚珠(39)时,位于定滑轮(14)上的圆柱销(35)插入飞轮(36)上的齿槽内,两者处于啮合状态;当定滑轮(14)的定位槽(37)滑向弹簧定位滚珠(39)时,定滑轮上的圆柱销(35)脱离飞轮(36)上的齿槽,两者处于脱开状态,此时,定滑轮(14)对飞轮(36)不具驱动作用,这样,就可保证三轮车向后倒车时不与划船器发生作用,使三轮车顺利倒车。
平面可折叠顶蓬(9)的支架由相互铰接的五个分段组成,安装形式如
图1、图2所示。当不需要顶蓬而要折叠收拢时,先松开所有铰接点的螺母垫片,然后将五个分段折叠在车体后部的两侧虚线的位置。当要将顶蓬撑开时,只要将顶蓬拉开,并将其前端搭接在前挡风(4)的前端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交通三轮车,包括前叉(1)、转向机构(3)、脚蹬机构(2)、车座(7)、(10)、呈三角形分布的车轮(26)、车轮(20)、车轮(21)、车架(5)、车体(1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脚蹬机构(2)和车体(11)之间的中间分配轴(6)、置于车体(11)上且与中间分配轴(6)相连的健身划船器(8)、位于转向机构(3)上的前挡风(4)、固定于车体(11)上且与前挡风(4)呈可拆卸连接的可折叠式顶蓬(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间分配轴(6)由自行车用中轴(24)、中轴(25)、中轴(15)串联组成,中轴(24)、中轴(15)上同轴带有链盘(23)、(16),中轴(25)上同轴带有飞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健身划船器(8)主要由对称位于车体两侧的主手柄(32)、副手柄(34)、动滑轮(17)、(18)、定滑轮(13)、(14)、钢绳(28)、扭力弹簧(31)、摆杆(30)、以及张紧钢绳(27)组成;主手柄和副手柄的一端均铰接在车体(11)的轴(33)上,动滑轮(17)置于主手柄上,动滑轮(18)置于副手柄上,定滑轮(13)、(14)同轴置于中间分配轴(6)上,钢绳(28)绕过动滑轮(17)、(18)和定滑轮(13)、(14)后其一端固定在车体(11)上,另一端固定在定滑轮(14)上;扭力弹簧(31)和摆杆(30)同轴铰接在车体(11)上,张紧钢绳(27)的一端固定在定滑轮(14)上,另一端与摆杆(30)的摆动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健身和交通于一体的人力驱动三轮车,主要由前叉、转向机构、脚蹬机构、中间分配轴、健身划船器、前挡风,可折叠式顶篷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重心低、稳定性好,双速双轮驱动等优点,还具有使骑乘者获得腿部、胸部、臂部、腰部肌肉锻炼的优点,既实用、又寓娱乐于其中,有着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62K5/00GK2167026SQ93224520
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8日
发明者尹尔方, 张晓立, 景全荣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