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87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改变童车上的座位靠背的倾斜角度的机构的改进。
现在,一辆童车通常都有一个座位。在这种童车中,靠背部分的倾斜角度一般是可变的。这种童车在重量上必须减轻,因此就希望能简化改变靠背部分倾斜角度之机构的结构。
例如,以本代理人名义的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No.3-8968(1991)描述了一种能改变靠背部分倾斜角度的机构,其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结构来实施。该公报描绘的童车中,一皮带组合件设置在靠背部分的背面,用于对其起支撑作用,这样,靠背部分的倾斜角度就可能通过调整皮带组合件的长度来改变。
皮带组合件的长度以下述方式调整皮带组合件包括一第一皮带、一第二皮带和一皮带扣,第一皮带的一端连接于两推杆之一,第二皮带的一端连接于另一推杆,皮带扣连接于第一皮带的另一端并有一供第二皮带从中穿过的皮带通道。皮带扣可转动地带有一止动件,止动件有一凸轮表面,当止动件被置于一规定的转动位置时,凸轮表面就靠摩擦与位于皮带通道中的第二皮带相啮合,这样就能防止皮带扣和第二皮带的相对运动。
上面提到的改变靠背部分倾斜角度的机构在结构上和操作上都很简单,而且适用于以摩擦啮合固定位于皮带扣的皮带通道中的第二皮带,从而皮带组合件的长度可用无级的方式方便地调整。这样,靠背部分的倾斜角度也就可以无级地调整。
但是,尽管上述用于固定第二皮带的摩擦啮合能方便地做到无级调整,可是第二皮带的固定可靠性是很差的。换句话说,在摩擦啮合部分磨损后就不能可靠地固定第二皮带了。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一个用一皮带组合件来改变靠背部分倾斜角度的机构的童车,而且这一机构改进为能够可靠地保持皮带组合件的调整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童车包括一座位,它有一坐的部分和一从坐的部分的后端起向上延伸且倾斜角度可改变的靠背部分;第一和第二固定件,它们分别位于所述座位的两边;以及一皮带组合件,它设置在所述靠背部分的背面以支撑告背部分,而且其两个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和第二固定件。皮带组合件的长度可以调整以改变靠背部分的倾斜角度。该皮带组合件包括一第一皮带,其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件,还包括一第二皮带,其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件,以及还包括一皮带扣,它连接在第一皮带的另一端且有一个供第二皮带从中穿过的皮带通道。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下列结构,特别是第二皮带在其第一主表面上设有一锯齿阶梯形部分,它使得沿皮带的纵向排列了许多嵌合空穴。另一方面,皮带扣包含一操作件,它在第二皮带的第一主表面上横穿过皮带通道,并可沿着第二皮带作横向移动,它还装有一将操作件向一第一方向推移的弹簧。此外,操作件上设有一嵌合凸起,当弹簧把操作件推向第一方向时,嵌合凸起就与许多嵌合空穴中的任一个相啮合。操作件,还有一伸出于所述皮带扣之外的揿压操作部分,用来向第二方向推压操作件。
根据本发明,皮带组合件的调整长度是由操作件来保持,该操作件被弹簧向第一方向推移,在这一状态时,操作件上的嵌合凸起可与第二皮带上的许多嵌合空穴中的任一个相嵌合。
当克服弹簧的弹力按压操作件上的揿压操作部分时,嵌合凸起就从嵌合空穴中脱出,这样第二皮带就可以相对于皮带扣自由移动了。在这一状态,就可以调整皮带组合件的长度,从而调整靠背部分的倾斜角度。在完成调整之后,撤消对揿压操纵部分的揿压力,于是,弹簧推动操作件,使嵌合凸起嵌合到诸嵌合空穴中所需的一个中去。
根据本发明,如上文描述,皮带组合件的调整长度是由嵌合凸起来保持,该嵌合凸起是设置在受弹簧推动的操作件上,与第二皮带上的嵌合空穴之一相嵌合,因而能可靠地保持调整好的长度。与已有技术不一样,这种调整中不采用摩擦嵌合,因而可以可靠地保持调整好的长度,而不受磨损的影响。
再者,根据本发明,皮带组合件的长度可以通过简便地按压操作件的揿压操作部分随后撤消按压力来调整,因而长度很容易调整。
再者,根据本发明,嵌合空穴是由成形于第二皮带的第一主表面上的锯齿阶梯形部分构成,而操作件由皮带扣保持着在第二皮带的第一主表面上横穿过皮带通道,并能沿着第二皮带作横向移动,从而皮带扣部分的厚度可相对减小。这样,就可以防止皮带扣在童车靠背的背面明显地向后突出。
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一些目的、特征、构想和优点将在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为明显。


图1是一从背后看的透视图,展示了一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童车1;
图2是一对应于图1的透视图,展示了靠背部分4的一个进一步倾斜的状态;
图3是一正视图,独立地展示了一装在图1中所示的童车1上的皮带组合件7;
图4是一正视图,展示了图3中的皮带组合件7的一个连接于固定件5的端部;
图5是一正视图,展示了包含在图3所示之皮带组合件7中的一第二皮带11的部分,并且做了放大;
图6是沿图5中的Ⅵ-Ⅵ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的Ⅶ-Ⅶ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一放大的正视图,展示了图3中之皮带组合件的装有一皮带扣12的那一部分;
图9是图8中所示的操作件19的后视图;以及,图10是一对应于图8的放大正视图,展示了处于移动至上位状态的操作件19。
图1和图2是从背面看的,展示了一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童车1的透视图。
童车1包括一座位2,它有一坐的部分3和一从坐的部分的后端起向上延伸,且倾斜角度可以改变的靠背部分4。童车1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件5和6,它们分别位于所述座位2的两边。根据这个实施例,固定件5和6分别装有推杆。固定件5和6也可以用等效于这种推杆的其它构件来制成。
靠背部分4用一种诸如布料的柔性片材制成,并配有一仅沿其横向中央部分上下延伸的内芯件(未示)。靠背部分4的两边都包固在固定件5和6上,从而分别与固定件5和6连接起来。当靠背部分4如图1所示那样相对升起时,靠背部分4的两边部位就放松了。另一方面,当靠背部分4如图2所示那样向后倾斜时,靠背部分4的两边部位就拉紧了。
如图1和2所示,设有一用来改变靠背部分4的倾斜角度的皮带组合件7。皮带组合件7设置在靠背部分4的背面,用于为其提供支撑。图3单独展示了皮带组合件7。如图3所示,皮带组合件7的两端分别装有C形扣接件8和9。皮带组合件7的两个端部分别穿过扣接件8和9而连接于固定件5和6。图4中展示了扣接件8,它将皮带组合件7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5。如图4所示,皮带组合件7的端部围绕固定件5,随后其一部分被收置于扣接件8中以实现连接。
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可以调整以改变靠背部分4的倾料角度。现在来详细描述一种能实现这种长度调整的结构。
皮带组合件7包括一第一皮带10,其第一端有前文提到的用于连接第一固定件5的扣接件8;皮带组合件还包括一第二皮带11,其第一端有前文提到的用于连接第二固定件6的扣接件9;皮带组合件还有一皮带扣12,它连接在第一皮带10的第二端。
图5展示了第二皮带11的一部分。图6和图7分别是沿图5中Ⅵ-Ⅵ线和Ⅶ-Ⅶ线剖开的剖视图。
第二皮带11的第一主表面上设有锯齿阶梯形部分14,它们每一行都沿第二皮带11纵向排布出许多嵌合空穴13。根据该实施例,制成有两行这样的阶梯形部分14,以将诸多嵌合空穴13排列成两行。
第二皮带11在其与有扣接件9的那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有一舌板15。舌板15上有一槽孔16,供第一皮带10如图3中所示那样从中穿过。
图8展示了设置在图3中所示的皮带组合件7上在皮带扣12周围的一种结构,并且是放大显示的。皮带扣12的一壳盖17(见图3)在图8中去掉了。另外,参照图8,第一、第二皮带10和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图3中所示的不同。
主要参照图8,皮带扣12上有一皮带通道18供第二皮带11穿过。在图8中,穿过皮带通道18的第二皮带11位于第一皮带10的背后,因而舌板18仅有其前端位于第一皮带10的前面。
皮带扣12包含一横穿过皮带通道18的操作件19,而皮带通道18是位于第二皮带11的有嵌合空穴13的第一主表面上。操作件19可沿着第二皮带11作横向移动。壳盖17上有一用来引导操作件19沿第二皮带11作横向移动的导向件(未示)。皮带扣12还有一用来向第一方向推移操作件19的弹簧20。图8中,操作件19被弹簧20推移到下位。操作件19成形有肩状部分21,用于限定操作件19向下移动的终止位置。这些肩状部分21适于和皮带扣12的对应部分相啮合。
操作件19上有嵌合凸起22,只要弹簧20迫使操作件19向下运动,这些凸起22就与诸多嵌合空穴13中的几个相嵌合。图8中虚线所示的嵌合凸起22是从操作件19的背面向后凸起。对每一行嵌合空穴13设有两个这样的嵌合凸起22。嵌合凸起22和嵌合空穴13最好分别有倾斜侧面24和圆弧侧面23,以使为减小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而作的第二皮带11和皮带扣12的相对运动比较平滑。
图8中所示的操作件19的一下端向下伸出于皮带扣12之外,这样就提供了一揿压操作部分25。图10显示了揿压操作部分25被揿压于上位的状态。当揿压操作部分25被如图10所示那样揿压时,嵌合凸起22就从嵌合空穴13中脱出。这样,第二皮带11就可以相对于皮带扣12自由移动。另一方面,当揿压力从揿压操作部分25上撤除时,操作件19就在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至如图8所示的下位,于是嵌合凸起22就与嵌合空穴13互相嵌合。在这一状态,第二皮带11就不能相对于皮带扣12运动,从而将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因定下来。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童车1中,在图1所示状态,当揿压揿压操作部分25并增大皮带组合件的长度,并且随后放开揿压操作部分时,靠背部分4就会根据皮带组合件7的调整长度进一步倾斜。而在图2所示的状态,握住皮带扣12,并揿压揿压操作部分25,同时将舌板15拉向远离皮带扣12时,就可以减小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从而使靠背部分4根据皮带组合件7的调整长度来升起。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有设置在第二皮带11端部的舌板15的作用,可使第二皮带11与第一皮带10保持平齐。但是,如果不需要这一优点,可在第二皮带11穿出皮带扣12后就任其自然下垂。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皮带10、第二皮带11和皮带扣12可用树脂模制成形。这样就可以任意地选择这些构件的颜色。
权利要求
1.一种童车,它包括一座位(2),它具有一坐的部分(3)和一从所述坐的部分(3)的后端起向上延伸且其倾斜角度可以改变的靠背部分(4);第一和第二固定件(5,6),它们分别位于所述座位(2)的两边;以及,一皮带组合件(7),它被设置在所述靠背部分(4)的背面,并且以其两个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和第二固定件(5,6)来支撑所述靠背部分(4),所述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可以调整以改变所述靠背部分(4)的倾料角度,所述皮带组合件(7)有一第一皮带(10)、一第二皮带(11)和一皮带扣(12),第一皮带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件(5),第二皮带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件(6),皮带扣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带(10)的第二端并且设有一供所述第二皮带(11)其中穿过的皮带通道(18)。所述第二皮带(11)在其第一主表面上有一锯齿阶梯形部分(14),其沿所述第二皮带(11)纵向排布了许多嵌合空穴(13),所述皮带扣(12)包含一操作件(19),该操作件在所述第二皮带(11)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横穿过所述皮带通道(18),并可沿着所述二皮带(11)作横向移动,它还装有一用于将所述操作件向一第一方向推移的弹簧(20)。所述操作件(19)设有一嵌合凸起(22),其用于当所述操作件(19)被所述弹簧(20)推向所述第一方向时与所述诸多嵌合空穴(13)中的任何一个相嵌合,操作件(19)还有一伸出于所述皮带扣之外的揿压操作部分(25),用来将所述操作部分(19)揿压向一第二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5,6)装有推杆,用来向所述童车提供揿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分(4)包括一柔性片材,所述靠背部分(4)的两边部分分别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5,6)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件(5,6)都呈杆件的形状,所述皮带组合件(7)的两端分别装有C形的扣接件(8,9),所述皮带组合件(7)的两个所述端部分别环绕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5,6)并被分别收置于所述扣接件(8,9)中,从而被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5,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空穴(13)安排成多行,所述嵌合凸起(12)设置成对应于所述嵌合空穴(13)的每一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空穴(13)和所述嵌合凸起(22)的形状(23,24)都有利于所述皮带(11)和所述皮带扣(12)向减小所述皮带组合件(7)长度的方向作平滑的相对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有利于作平滑的相对运动的所述形状是圆弧形表面(23)或是一倾斜的表面(2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11)在其第二端有一舌板(15),舌板有一供所述第一皮带(10)穿过的槽孔(16)。
全文摘要
一种皮带组合件(7)设置在一种童车的靠背部分(4)的背面,以便可以通过改变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来调整靠背部分(4)的倾料角度。皮带组合件(7)包括第一皮带(10)、第二皮带(11)和连接在第一皮带(10)的一端供第二皮带(11)从中穿过的皮带扣(12)。第二皮带(11)的主表面上有许多嵌合空穴(13)。皮带扣(12)包含一可沿着第二皮带(11)作横向移动的操作件(19),操作件(19)被一弹簧推至下位。操作件(19)上有嵌合凸起(22),当它们嵌入到嵌合空穴(13)中时,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就固定了,当要改变皮带组合件的长度时,揿压操作件使前者从后者中脱出。这样,就可以靠嵌合空穴(13)和嵌合凸起(22)的嵌合来调整并可靠地保持皮带组合件(7)的长度。
文档编号B62B9/12GK1097702SQ9410628
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6日
发明者北山正, 大西伊知朗 申请人: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