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自行车后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311阅读:18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速自行车后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自行车,而主要是指一种专用于变速自行车的后支架。
本实用新型前,变速自行车因有后变速轮及拨链器机构,使现有形式的自行车后支架不能安装,而只能安装偏支架,故而使变速车停放时只能偏支,停放不稳,特别不适应接送小孩及载物。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填补变速自行车无后支架的空白,提供一种新型专用于变速车的后支架,使变速车停放时正支立,提供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它由左、右支架板(1),与之铰连的后支架(9),支架锁定板(13)及弹簧(12)构成,支架板(1)成弧形直拐状,水平部分的下边缘处设后轴孔(2),上边缘处有固定孔(3),前端局部有水平及斜向弧形外凸(4)及(5),竖向部分上部设弹簧挂柄(11),与板面相垂直有前、后折边(6)和(7),前折边下边缘处有锁定孔(8);锁定板(13)顶端成尖爪状(15),中部为U形卡板(14),下端斜向外撑。


图1、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有左、右各一块固定支架板(1),成弧形直拐状,通过支架轴(10)与后支架(9)铰连;支架板(1)水平部分的下边缘处设后轴孔(2),可套于后轴上,其上边缘处有固定孔(3),用于与车叉后端固定,支架板(1)前端有一段水平向的弧形外凸(4),及一段斜向弧形外凸(5),安装后可与车后水平车叉及斜后车叉的末端相吻合,卡于其上,起固定作用。支架板(1)的竖向部分,前后各有一段向内的折边(6)及(7),与板面垂直,分别起支架(9)支立状态和弹起状态时的限位作用,支架板(1)竖向部分的上部设弹簧挂柄(11),右弹簧(12)挂于挂柄(11)及锁定板挂钩(17)上,左弹簧(12)挂于挂柄(11)及左支架弹簧挂钩(18)上,右支架(即支架右腿)设锁定板(13),通过轴(16)与支架铰连,锁定板(13)其顶端成尖爪状(15),当支架支立锁定状态时,尖爪(15)卡于前折边下边缘锁定孔(8)内,锁定板中部为U形卡板,可与右支架卡合,锁定板下端成斜向外撑状,以利对锁定板的操作。安装时,将车轴外紧螺丝退出,将后支架的轴孔(2)套于后轴上,将支架板(1)前端的弧形外凸部分(4)和(5),分别卡于车后水平车叉及斜后车叉的末端,将固定孔(3)与车架后端固定孔及后车瓦支撑条用螺丝固紧,再上紧后轴外螺丝即可。因本新型后支架其支架板(1)成弧形直拐状,且后轴孔(2)设于支架板的下边缘,故使支架板(1)及后支架(9)可避开车后轮变速机构,互不影响,使安装后支架成为可能。
该后支架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与目前非变速自行车的后支架接近,填补了变速车无后支架的空白,克服了变速车无后支架带来功能上的不足,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权利要求1.变速自行车后支架,由左、右支架板(1)、与之铰连的后支架(9)、支架锁定板(13)及弹簧(12)构成,其特征是,左、右支架板(1)弧形直拐状,其水平部分下边缘处设后轴孔(2),上边缘处有固定孔(3),前端局部有水平及斜向弧形外凸(4)及(5);竖向部分上部设弹簧挂柄(11),与板面相垂直有前、后折边(6)和(7),前折边下边缘处有锁定孔(8);锁定板(13)顶端成尖爪状(15),中部为U形卡板(14),下端斜向外撑。
专利摘要专用于变速自行车的后支架,由左、右支架板(1)、与之铰连的后支架(9)、支架锁定板(13)及弹簧(12)构成,支架板成弧形直拐状,其水平部分的下边缘处设后轴孔(2);竖向部分与后支架(9)铰连;锁定板顶端成尖爪状(15),中部成U形卡板(14),下端斜向外撑。该实用新型克服了目前变速自行车因有后变速机构障碍而不能安装后支架,只能安装偏支架的缺陷,使变速自行车安装上本支架后,停放稳定,利于载物及接载小孩。
文档编号B62H1/00GK2264122SQ9522885
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0日
发明者姜振旭 申请人:姜振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