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牵引邮政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94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牵引邮政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向牵引功能的短途运输货运托车。
邮政及铁路部门接送邮件和行李从库房到停在车站站台的火车列车上,这段短途货运任务现采用的运输工具是用机动车牵引下的由多辆单向牵引托车组挂成的托车列车来完成,这种往返于站台和库房之间的单向牵引托车列车,需要经常调头,而由机动车牵引下的单向牵引托车单车数量越多造成的回转半径越大,相应需要的作业面积也越大,而大回转半径的托车列车易给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现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又带来火车列车车次的增加,使邮政及铁路部门的货运量越来越大,为解决这些困难,通常的做法是加宽加大站台和库房的作业面积及加速单向牵引托车列车的周转,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但对于现有的站台与库房很难实施这一方案,因为需要很大的投资和占地,现行的办法是当单向牵引托车列车需调头时由工作人员将整列托车列车解体,人工单车调头后重新组挂再行牵引行驶,这种办法又很难实现托车列车加速周转的原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牵引功能的邮政托车,在单向牵引托车的基础上,对车架进行改装,在车架的另一端增置一套能够伸缩活动的后牵引杆组件,对其中的转向架进行改造,采用前、后两套结构相同的转向系统组合部件,并增置滑动杆及操纵机构,这种由具有双向牵引功能的货运托车组挂成的托车列车,往返调头不需解体只要机动车挂在托车列车的首车或尾车上,即可往返行驶,有效地解决了原单向牵引托车列车单向行驶调头回转半径大和原单向牵引托车列车在作业面积小的现场需人工解体所造成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前、后车轴的中间部位上方各安装一套结构相同的转向系统组合部件,用上、下加固板将其固定在车架立梁的槽钢上,该两套转向系统组合部件由上、下加固板、转向架、滑动体、限位销、弹簧中心轴、心轴、弹簧、滑体盖、滑道、限位套和轴承组成,该转向系统组合部件中的转向架一端通过连杆与羊角轴连接用于控制车轮围绕车轴轮向运动,另一端与前、后牵引杆连接,前牵引杆由槽钢、牵引环、转动轴和轴销组成,后牵引杆由连接板、销轴、槽钢、活动牵引环和固定牵引板组成,前、后转向系统组合部件中的滑动体在滑道内移动,滑道用螺栓固定在加固板上,滑动体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滑动杆连接,滑动杆用支架安装在车架的台面槽钢上,滑动杆在支架内可横向直线往复移动,它的定位由操纵机构中的手柄控制,操纵机构由手柄、手柄限位板、活动轴、定位轴套、支架、滑动杆组成。滑动体的另一端装有弹簧控制的限位销,滑动体与转向架相配合,滑动体中的限位销与转向架阶梯圆弧面上的孔处于一个中心线上,当向前搬动手柄时,使滑动杆向右横向移动,推动滑动体与后转向架配合滑动体中的限位销在转向架阶梯圆弧面上的孔处于同一直线位置时,限位销通过弹簧的作用自动插入转向架孔内,锁定转向架不再轴向转动,从而控制后车轮的轮向轮动而直行,通过滑动杆的连接含在前转向架阶梯圆弧面孔内的限位销同时抽出,此时前转向可绕心轴转动从而控制前车轮按前牵引杆转动方向行驶。当向后搬动手柄时,按上述零部件活动程序的反方向运作实现双向牵引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单向牵引托车相比只对车架改装增置一套后牵引杆组件,对转向架进行改造采用了两套(前、后)转向系统组合部件并增置了操纵机构所以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操作灵活实用,由于着眼点在于使托车能够双向牵引,故从结构上不影响托车的载重、行车速度,不影响车轮组转向角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剖切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转向系统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牵引杆部件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纵手柄定位板示意图。图中1.前牵引杆 2.销钉轴 3.前转向系统组合部件 4.两件连杆 5.羊角轴 6.连杆 7.定位轴套 8.活动轴 9.手柄 10.支架 11.滑动杆12.后转向系统组合部件 13.车轮 14.车轴 15.车架 16.车台面槽钢 17.后牵引杆组件 18.上固定板 19.转向架 20.滑动体 21.
连接杆 22.滑道 23.下固定板 24.滑动体 25.弹簧中心轴 26.弹簧 27.滑体盖 28.限位销 29.轴承 30.心轴 31.限位套 32.开槽六方螺母 33.弹簧垫 34.连接板 35.槽钢 36.焊接板 37.活动牵引板 38.销轴 39.活动牵引环 40.固定牵引板 41.手柄限位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剖切图前牵引杆组件1用销钉轴2与前转向系统组合部件3相联接,前转向系统组合部件3通过二组连杆4与羊角轴5用螺栓固定。羊角轴5与车轴14车轮13组装一起,使羊角轴5围绕车轴14作轮向转动。当托车向前行驶时,前牵引杆1拨动前转向系统中的转向架19再通过二组连杆4羊角轴5使车轮13作轮向转向。
后牵引杆17和后转向系统12焊接,后转向系统12通过后面二组连杆4与后面羊角轴5相连,后羊角轴5与后车轮13用轴承,螺母组装后围绕着后车轴14作轮向转动,当托车列车以后牵引环牵引向后牵引时,后牵引架17拨动后转向系统12通过二付后连杆4后羊角轴5使后车轮13作轮向转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转向系统剖视图上固定板18和下固定板23用来将前后转向系统3、12固定在车架15上也可采用圆形或其它形状的上、下固定板。转向架19的中心孔内装配有二个轴承29用限位套31限位,转向架19轴向并加工一凸起的半圆,滑动杆24内装配有限位销28弹簧26弹簧中心轴25限位销28需用优质高碳钢经淬火处理磨床加工而成,淬火硬度RC40~55度。
限位销28形状可加工成圆型。滑动体24一端加工成凹进的半圆,半径R与转向架19凸起的半径R相吻合。组装后安上滑体盖27用螺钉固定。
滑动体24装配完毕后做检测限位销28在滑动体上有0~30mm范围内自由伸缩,不得有卡死现象,弹簧最大工作负荷Pr2~15Kg。滑道22用螺栓固定在上固定板18上转向架19与上固定板18为减少摩擦力装有轴承29,心轴30穿过上、下固定板18、23用开槽六方螺母32,弹簧垫33固定,在滑道22内装配上滑动体24,滑动体24外端部用螺栓固定连接件21。至此装配过程完毕。
检测方法用手拨动转向架19要求转向架在180度范围内转动轻松自如无阻尼,推入滑动体24,当转向架19与滑动体24转动到同一直线位置时,滑动体24内的限位销28自动弹入转向架19的销槽内此时转向架19不得有摆动及转动现象。滑动体24拉出时不得有阻尼现象。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牵引杆部件图如图3.所示,后牵引杆17的作用为当本托车作为整列托车的中间车辆使用时,后面一辆托车的前牵引杆1挂在本托车的牵引板40上用销连接。当本托车作为首车使用时拉出活动牵引环39车牵引汽车联接。
连接板34与槽钢35焊接,焊接板36与槽钢35焊接后使槽钢35中间形成方形滑道以便39在内滑动,活动牵引板37与活动牵引环39用销轴38连接,固定牵引板40焊接在槽钢35上。整套后牵引杆组件17的形状也可采用无缝钢管做成圆型。
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机构如
图1所示活动轴8安装在台面槽钢16上,二个支架10和定位轴7也固定在台面槽钢16上,手柄9穿过车架15手柄轴孔安装在活动轴8内,手柄9拨叉与定位轴套7相配。滑动杆11装入定位轴套7和支架10内两端与连杆6用螺栓固定。连杆6的另一端与转向系统3、12中的连接件21焊接,手柄限位板41安装在台面槽钢16的边槽钢上,滑动杆11外形可加工成三角型、方型空心管。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向牵引功能的短途运输邮政托车,由车架、转向架、牵引杆、车轴、车轮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双向牵引邮政托车在单向牵引托车的基础上,对车架进行改装,在车架的另一端增置一套后牵引杆组件,对其中的转向架进行改造,采用前、后两套赭向系统组合部件,并增置滑动杆及操纵机构,通过操纵机构实现双向牵引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牵引功能的短途运输邮政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托车在前、后车轴的中间部位各安装一套转向系统组合部件,由上、下加固板、转向架、滑动体、限位销、弹簧中心轴、心轴、弹簧、滑体盖、滑道、限位套和轴承组成,该转向系统组合部件中的转向架一端与羊角轴连接,另一端与前、后牵引杆连接,滑动体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滑动杆连接,另一端装有限位销,滑动体与转向架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向牵引功能的短途运输邮政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托车操纵机构由手柄、手柄限位板、活动轴、定位轴套、支架、滑动杆组成,滑动杆用支架安装在车架的台面槽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双向牵引功能的短途运输货运托车。单向牵引托车列车往返调头回转半径大,在作业面大的作业现场使用易产生不安全的隐患,在作业面小的现场需解体单车调头重新组挂,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由车架、前后牵引杆、前后转向系统组合部件、操作机构、车轴、车轮组成,用该托车组挂成的托车列车往返调头只需机动车挂在首车或车尾上即可往返行使,该托车调头不需解体,占地面积小,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适用于邮政、铁路部门及作业面小的现场使用。
文档编号B62D63/00GK2294894SQ9624474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3日
发明者阴建华 申请人:阴建华, 李秀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