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67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步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特别是一种步行车。适用于玩具、游乐、交通等。
现有全机械性步进式车辆技术虽已实现了转向和步行功能,但大多数支承腿为直柱式,跨越障碍物高度取决于驱动机构的旋转最大直径而受局限。例如US2918738的“水陆两栖步行车”和US4840242的“可变换的动物玩具车”。采用双作用活塞缸作支承腿则导致车辆结构的复杂化、腿易受损伤及车速受限制。中国专利91110670.7的“仿生有足车”的支承腿可曲伸,由上、下臂、足部及其曲伸机构组成,但不完善、跨越高度仍具有局限性,并且偏心足未阐明复位功能。
已有支承腿均不适宜用于八条腿以上的长车,因不易实现转向,尤其载重时。已有全驱动式汽车结构完全用于步进式车辆时不能实现转向和协调步行功能。更没有人研制成功会转向的挂车。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步行车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跨越较大高度、车速较快、八条腿以上长车易转向、挂车会转向的步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步进机构及其驱动机构、由全驱动式汽车结构改装而成的步行车,不同车桥的半轴转速相等(1)支承腿由上、下臂、足部、曲伸机构组成,曲伸机构由绳支承臂、伸腿绳、曲腿弹簧、助滑块、伸腿杆和凸块组成,绳支承臂呈倾斜状,绳支承臂为支承腿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伸腿绳从腿上臂后侧的通绳道穿置并连接于膝关节销轴前侧的下臂上部,而且曲腿弹簧倾斜地连接于伸腿杆下部和上臂上部侧面的前侧。
(2)支承腿下端可复位又可水平转动地连接曲臂,曲臂下端再连接万向节式足部。
(3)现有全驱动式汽车的传动系统中,在各传动器内的半轴齿轮之间安装一组限转式复位机构,由四组复位弹簧、四个凸块、一个圆管、一个支承套组成。
(4)转向节销轴串联地连接转向轴、转向节固定于转向轴、该轴上部有曲柄并配合一根操纵拉杆,杆的一端串联一个弹簧,该杆和柄可位于车壳外。如果外形为动物状,车宽较小,则曲柄和拉杆均位于驾驶座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支承腿的曲伸功能较完善,可屈伸的支承腿能跨越较大高度,同时又能保持较大的步进速度,八条腿以上的车转向较灵活、挂车易转向等等。特别适用于玩具、游乐、交通、搬运等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型支承腿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2是
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限转式复位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图7是另一限转复位机构示意图。
图8是转向机构的示意简图。
图9是图8的C-C向示意简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以中国专利91110670.7和91228871.×的“仿生有足车”为基础,参考和引用并采用现有相应机械技术制成。
(1)、本实用新型的行驶系中,支承腿A由上臂3、下臂12、万向节式足部15及其曲伸机构组成,曲伸机构的绳支承臂27、伸腿绳22、伸腿杆25、助滑块1、凸块26、曲腿弹簧5、系绳钩9组成。膝关节由上臂的下支承20、下臂的上支承17、销轴18、下臂下端面8和下臂上端面组成,保证上臂和下臂能绕销轴18作曲腿和伸腿活动,使曲腿时上、下臂形成的夹角为30度,足部15可作向前和向后摆动,并可作水平式转动。绳支承臂27位于腿A内侧(也可位于助滑块1的外侧),助滑块位于腿A的外侧,均由螺栓28固定于支撑臂30的支承轴2上,而上臂3可绕轴2摆动。销轴18后侧的上支承17外侧面固定的销轴19、与伸腿杆25下端作可摆动的配合,倾斜状的曲腿弹簧5一端固定于该杆25的下部而另一端固定于上臂3上半段外侧前侧,凸块26固定于导轨孔4后侧的外侧面,作用是档住被弹簧5紧拉向前摆的伸腿杆25。伸腿绳22的一端连结于绳支承臂27的下端的孔24,另一端从腿A后侧穿置于上臂3下部的通绳道21并连接套在下臂12上支承17前部的系绳钩9的套环10;套环10位于凹窝11内,由挡片7盖住,挡片7固定于下臂外侧;绳支承臂27呈倾斜状,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α为30-45度,臂27的长度是上臂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保证腿A摆至后终止线b时伸腿杆25上端脱离助滑面,曲腿弹簧5紧拉着伸腿杆25,使下臂12绕销轴18向后摆动,腿A呈屈曲状态,上、下臂形成30度的夹角,同时通绳道21不阻碍上支承17在下臂后摆时的活动;并保证驱动轴23、驱动臂29的转动时,驱动柄6不受绳支承臂27阻挡。还须保证腿A被驱动柄6推动向前摆至前终止线a时,伸腿绳22被拉终止,腿A下臂12的系绳钩9被拉、同时使下臂12绕销轴18向前摆直至腿伸直状态。
下臂12下端连接万向节式足部15,但下臂下部的前侧固定凸柄13,柄13连接两根复位弹簧14、弹簧分别连接足部15的左、右侧,足部15后侧与下臂后下侧之间配合拉伸弹簧16。见
图1、2。
(2)具有导轨孔31及其下侧轴孔的直柱式支承腿32下端制成下轴36、下轴与曲臂38的上部轴管37配合,该管37外表面开有环形槽35,该槽配合二块吊钩板33,该板由螺栓固定于直柱式支承腿32下部侧面,复位弹簧34分别连接管37上部侧面和板33上,保证曲臂38可作水平转动又可回复到原位。曲臂38下端同时配合万向节式足部15。曲臂38的中段可制成弹性钢板状,保证起缓冲作用。或者可曲伸的支承腿的下轴36与曲臂38配合。这种腿宜用于非转向的腿,如车后腿。
(3)直接采用现有全驱动式汽车结构时,可以将各个主传动器39的差速器改装在左、右半轴51、42的半轴齿轮52、41之间及其行星齿轮40、45之间扩大距离,安装一组限转式复位机构。该机构由四组复位弹簧49、50、55、56、四个凸块54、44、48、53、一个圆管43、一个支承套47组成,其中一个凸块44固定在右半轴齿轮41、一个凸块53则固定于左半轴齿轮52的偏离圆心处、以及二凸块48、54分别固定于支承套46的内表面对应面;凸块44与54对应、凸块48与53对应。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二组分别配合于凸块44与54之间、另一组配合于凸块48与53之间、圆管43与支承套47之间。圆管为游离状,起支承复位弹簧的作用,行星齿轮40、45的轴46同时配合于支承套47上。工作时、左腿A2接地而右腿A1不接地时,差速器工作而使左半轴51比右半轴42和支承套47(或行星齿轮十字轴57)的转速小,差速器作N方向旋转,支承套凸块48压缩复位弹簧50,但行星齿轮40、45的传动作用又使右半轴42转速大于支承套47(或十字轴57)、同时右半轴齿轮41的凸块44压缩复位弹簧49。当右腿A1接地而左腿A2离开地面时,右半轴42转速小于左半轴51和支承套47,支承套凸块54压缩复位弹簧55,左半轴齿轮52的凸块53压缩复位弹簧56,同时,复位弹簧50会推动左半轴齿轮的凸块53使左半轴51复位。这样,实现步进的协调功能,并利于转向。见图4-6。
图7中支承套改装成行星齿轮十字轴57时,支承套48、54分别固定于十字轴57靠近行星齿轮45的左侧面和靠近行星齿轮40的右侧面,同配合两个短圆管58、59。
(4)、转向机构中将转向轴60、64作转向节67、65的销轴,保证转动转向轴时能使转向节作转向摆动。转向轴的上半段为曲柄68,左、右曲柄68之间配合一根操纵拉杆63、杆的一端串联一个拉伸弹簧61,拉杆63和曲柄68可以位于车壳62外或动物状车壳62外,但与驾驶座位配合。保证向左或右可推动操纵拉杆,会使曲柄、转向轴60、64、转向节67、65向左或右转动,支承腿A2、A1实现转向。转向轴也可直接连接于已有转向叉的叉柄上。手直接拉动操纵拉杆,以实现车的转向。见图8、9。
权利要求1.具有步进机构及其驱动机构并由现有全驱动式汽车结构改装而成的步行车,其特征是,传动系的各传动器的差速器内配合限转式复位机构,该机构由四个凸块、四组复位弹簧、一个圆管、一个支承套组成,位于半轴齿轮之间和行星齿轮之间;一个凸块固定在左半轴齿轮、另一凸块固定于右半轴齿轮而互相对应并位于其非圆心部、支承套与行星齿轮的轴配合,支承套内表面固定二个凸块位于互相对应面,同时与左、右半轴齿轮的凸块互相对应;复位弹簧位于半轴齿轮凸块与支承套凸块之间同时位于支承套与圆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车,其特征是,差速器中靠近一个行星齿轮的十字轴左侧面固定一个凸块,靠近对应行星齿轮的十字轴右侧面固定另一个凸块,这二个凸块分别与左、右半轴齿轮凸块互相对应和配合,分别配合四组复位弹簧和两个短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车,其特征是,支承腿由上臂、下臂、足部及其曲伸机构组成,曲伸机构由绳支承臂、助滑块、伸腿绳、伸腿杆、曲腿弹簧组成,绳支承臂呈倾斜状,曲腿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伸腿杆下半段和上臂上部偏前侧面;伸腿绳的一端穿置于上臂后侧的通绳道而连接于下臂上部偏前侧的系绳钩;位于导轨孔后侧的上臂外侧面上半部固定一个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车,其特征是,支承腿,是直柱式的或可曲伸的,腿的下部包括下臂的下半段有一根下轴、与可水平转动的曲臂配合;下轴连接于曲臂上部的轴管内,轴管的外表面开有环形槽,槽与二块吊钩板配合,该板固定于腿下部侧面,复位弹簧配合于吊钩板与轴管外侧面上;曲臂下端配合万向节式足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步行车,其特征是,曲臂中段为弹性钢板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步行车,其特征是,下臂下部前侧的凸柄配合左、右两侧复位弹簧,弹簧同时连接于足部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车,其特征是,转向节或转向叉叉柄配合地连接转向轴,左、右轴上半段的曲柄配合一根串联有一个拉伸弹簧的操纵拉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特别是步行车,其主要特征是,支承腿的曲伸机构中,绳支撑臂呈倾斜状,伸腿绳从上臂后侧穿置于通绳道中,下臂可配合能水平转动又可复位的曲臂,各传动器中安装转复位机构,由凸块、复位弹簧、圆管、支承套组成,转向节或转向叉配合于转向轴上,其曲柄配合串联一个弹簧的操纵拉杆。克服了已有支承腿曲伸作用不完善,多腿长车不易转向、跨越障碍物的高度不大的缺点。适用于玩具、游乐、交通、搬运等等。
文档编号B62D57/00GK2307707SQ9721131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14日
发明者冯建光 申请人:冯建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