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避震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51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避震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自行车避震立管,特别适用于自行车把手管的立管。
现有技术中的立管如图1所示,将横管2焊接于直管1的顶端边缘,把手管3固定于横管2前端的管卡4中。一旦在颠簸路段或凹凸不平的路面或是车轮压着碎石子等多种情况下,自行车会导致极大震动,特别是上下震动,因此会使骑自行车者身体尤其是双臂震动厉害,造成骑乘的不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在颠簸路段或凹凸不平的路面或是车轮压着碎石子等多种情况下,自行车可吸收其所承受的震动力、使骑行者骑乘舒适的避震立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避震立管,包括直管、横管和吸震机构,直管的顶端延伸一具有圆孔的连接片;横管的一端是管卡用以锁固近似呈“∏”字形的把手管,另一端呈“U”形结构,该“U”形结构向下延伸有一垂片,横管还包括一设于“U”形结构及其与直管连接片轴连接的轴接结构;吸震机构设置于直管上并抵住横管的垂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骑乘舒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图1是现有技术中立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运动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管10、横管20及吸震构造30。直管10的下部插入自行车前叉60,而直管的顶端延伸一具有圆孔103的连接片104,连接片104下缘有一纵向通孔102;横管20的一端是管卡201用以锁固近似呈“”字形的把手管70,另一端202呈“U”形结构200,包括一中间陷入区203及在该陷入区203两端的左右接头204、205以及向下延伸有一通孔209的垂片208,左右接头204、205各有一横向通孔206、207与陷入区203连通;横管20还包括一设于“U”形结构200上的轴接结构210,该轴接结构210包括两贴设于通孔206、207孔壁上的橡胶圈211、212,两个圆柱体213、214和一个螺栓215,其中,圆柱体213的中心是一个通孔216,而另一个圆柱体214的中心是一个螺孔217。当直管10的连接片104置于陷入区203后,圆柱体213从通孔206穿入、圆柱体214从通孔207穿入,并使通孔206对准圆孔103及通孔216及螺孔217,再用螺栓215将其逐一穿过锁固。
吸震机构30设置于直管10上并抵住横管的垂片,它是由螺杆301穿过直管的纵向通孔102、横管垂片208的通孔209和螺旋弹簧302后与螺母303互相锁紧而组成的,螺母303的端帽304扣住弹簧302的一端。因此,一旦在颠簸路段或凹凸不平的路面或是车轮压着碎石子等多种情况下,会导致自行车上下震动,在此震动力和骑车者双臂施于把手管70两端的力的作用下,管卡201被迫绕其通孔206的轴线略作转动,同时驱使垂片208推顶弹簧302,由弹簧302吸收减缓震动力。而形橡胶套211和212可避免圆柱体213、214与通孔206、207直接接触,这样可避免磨损并起夹紧作用。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螺杆301可直接穿过弹簧302及通孔209而直接锁固于直管10的螺孔上,使螺杆头305抵住弹簧302的一端,也能达到避震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避震立管,用以锁固近似呈“∏”字形的把手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管、横管和吸震机构,直管的顶端延伸一具有圆孔的连接片;横管的一端是管卡用以锁固近似呈“∏”字形的把手管,另一端呈“U”形结构,该“U”形结构向下延伸有一垂片,横管还包括一设于“U”形结构及其与直管连接片轴连接的轴接结构;吸震机构设置于直管上并抵住横管的垂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避震立管,其特征在于直管有一纵向通孔,吸震机构是由螺杆穿过直管的纵向通孔、横管垂片的通孔和螺旋弹簧后与螺母互相锁紧而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避震立管,其特征在于横管的“U”形结构包括一中间陷入区及在该陷入区两端的左右接头,该左右接头各有一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行车避震立管,其特征在于横管的轴接结构包括两贴设于通孔孔壁上的橡胶圈、两个圆柱体和一个螺栓,其中一个圆柱体的中心是一个通孔,而另一个圆柱体的中心是一个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自行车避震立管,特别适用于自行车把手管的立管,包括直管、横管和吸震机构,直管的顶端延伸一具有圆孔的连接片;横管的一端是管卡用以锁固近似呈“Ⅱ”字形的把手管,另一端呈“U”形结构,该“U”形结构向下延伸有一垂片,横管还包括一设于“U”形结构及其与直管连接片轴连接的轴接结构;吸震机构设置于直管上并抵住横管的垂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骑乘舒适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K21/14GK2347865SQ98234628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6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