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喷雾底盘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31258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34]所述减震系统分为两组前减震系统I和两组后减震系统3,每组减震系统包括三套由减震器、减震弹簧和减震支架的减震单元;以后减震系统的减震单元为例,如图2所示,该减震单元包括减震上支架31、减震器A32、减震弹簧A33、减震下支架34、减震弹簧B35、减震器B36、减震弹簧C37、减震器C38。
[0035]减震单元通过减震上支架31与车架2铰接,并通过减震下支架34与车体4铰接。仍然以图2所示的后减震单元为例,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其中底盘车的车头方向为X轴的正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Z轴正向,自减震单元指向车体内部的方向为Y轴正向。则,减震器B36设置在XOZ平面内,且与Z轴正向成30°夹角;减震器C38在Y轴方向上紧挨减震器B36布置,且减震器C38的安装面与设置在XOZ平面平行,减震器C38与Z轴正向成30°夹角,与减震器B36成60°角;减震器A32设置在YOZ平面内,且与Z轴正向成30°夹角。
[0036]前减震系统I和后减震系统3距离车架2中心的距离比为1:4,则为了保证车架平衡,要求前减震系统I中减震弹簧B、和减震弹簧C与后减震系统3中减震弹簧B、减震弹簧C的阻尼比为4:1。
[0037]为保证履带底盘在最大负载状态下,爬坡、下坡或者左右遇到障碍物时,不发生翻车危险,本履带底盘设计要求如下:(I)负载重心与车架中心尽可能相近,负载重心距离地面不超过0.6m,如图3(a)所示;(2)底盘车突然爬坡和下坡时车架与车体之间的倾斜角不超过3 °,如图4 (a)、图4 (b)、图5 (a)、图5 (b)所示,此时前悬挂减震弹簧B、C最大压缩和最大伸长量为7mm,后悬挂减震弹簧B、C最大压缩和最大伸长量为25mm ;在凹凸不平路面行驶过程中,当底盘车左倾和右倾瞬间,车架与车体之间倾斜角不超过5°,如图6(a)和图6(b)所不,此时前后悬挂减震弹簧A最大压缩和最大伸长量为17_。
[0038]根据以上要求,结合四组减震系统之间的安装距离,并考虑负载重心位置及高度,选择合适硬度减震器和减震弹簧。具体型号如下:前减震系统I中减震弹簧B、C型号相同,具体型号:内径25mm,外径50mm,自由长60mm,定数14.08kgf/mm,最大压缩量24mm,荷重338kgfo后减震系统3中减震弹簧B、C型号相同,具体型号:内径12.5mm,外径25mm,自由长60_,定数3.05kgf/mm,最大压缩量24_,荷重84kgf。前后减震系统中减震弹簧A型号相同,具体型号:内径17.5mm,外径35mm,自由长60mm,定数6.88kgf/mm,最大压缩量24mm,荷重 165kgf。
[0039]车体4与车架2之间通过减震系统连接,大大改善了底盘车在山地或丘陵地带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颠簸,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当底盘车行驶在平稳路面时,减震系统能有效减轻由于发动机震动引起的整体上下震动。如图4(a)和图4(b)所示,底盘车负载后行走在水平路面上,当突然遇到障碍或突然爬坡时,车体前方会立即翘起,由于减震系统的存在,前减震系统I受压,后减震系统3受拉,通过减震弹簧吸收冲击能量,车架及负载有缓冲时间适应车体倾斜,从而避免因整体重心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冲击和震动。当底盘车进入平稳爬坡状态时,由于减震系统的存在,车架和负载会向车体后方倾斜,引起整体重心后移,针对这一问题通过选择合适刚度的减震弹簧和减震器完全可以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同时,这也正是要求车体与车架之间倾斜角不超过3°的原因。如图5(a)和图5(b)所示,当底盘车由水平路面下坡时,车体状态与上坡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山地或丘陵地带,道路凹凸不平引起车体左右晃动明显,为此特意选用硬度稍软的减震弹簧及减震器,将其车体与车架的倾斜角控制在5°以下,从而保证减震弹簧能有效吸收震动能量,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0040]本发明是根据山地或者丘陵地带的茶园、果园病虫害防治所需喷雾机械而设计的底盘车,但是其并不局限于作为喷雾机底盘车,其同样可作为收获、运输机械的底盘。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喷雾底盘车,由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减震系统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上方的前半部分通过减震系统与车架连接,车体的上方后半部分安装动力系统,车体的左右两侧与行走系统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和三缸柱塞泵;行走系统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张紧轮和履带;发动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的输出端与行走系统的驱动轮连接,驱动轮与履带配合,带动履带旋转; 所述减震系统分为两组前减震系统和两组后减震系统,每组减震系统包括三套由减震器、减震弹簧和减震支架的减震单元;减震系统通过减震上支架与车架铰接,并通过减震下支架与车体铰接;三套减震单元的减震器均与竖直方向成30°安装,其中两套减震单元所在的安装平面相互平行,另一套减震单元的安装平面与其余两套减震单元的安装平面垂直; 所述前减震系统和后减震系统距离车架中心的距离比为1:4,前减震系统两个安装平面平行的减震单元中的减震弹簧与后减震系统两个安装平面平行的减震单元中的减震弹簧的阻尼比为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喷雾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车的负载重心距离地面不超过0.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喷雾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控制底盘车启动与停车的启停手柄,控制底盘车转向的转向手柄,控制底盘车加减速的档位操纵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喷雾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采用4.5KW空冷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喷雾底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车的总宽度不超过0.9m。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智能农业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喷雾底盘车。车体的前半部分通过减震系统与车架连接,车体的上方后半部分安装动力系统,车体的左右两侧与行走系统连接;减震系统分为两组前减震系统和两组后减震系统,每组减震系统包括三套减震单元;减震系统通过减震上支架与车架铰接,并通过减震下支架与车体铰接;三套减震单元的减震器均与竖直方向成30°安装,其中两套减震单元所在的安装平面相互平行,另一套减震单元的安装平面与其余两套减震单元的安装平面垂直。该底盘车具有减震系统,明显改善车体稳定性,降低整体震动,避免出现翻车事故;狭窄路况通过性好,越野能力强,适合在作业空间有限,路况复杂,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作业。
【IPC分类】B62D55-104
【公开号】CN104648503
【申请号】CN201510018794
【发明人】谭豫之, 王大帅, 耿长兴, 李伟, 张文强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