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丁车车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5839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4]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包括:
[0045]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两根主梁103、位于车架主体前端的第一横梁101和位于车架主体后端的第二横梁102,所述主梁103、第一横梁101和第二横梁102依次固定连接成一矩形,车架主体前端为车头部,后端为驾驶室。所述第二横梁102与2根主梁103的连接处设置有发动机固定座104,卡丁车发动机固定在此不易受撞击,更加耐用。
[0046]在所述车架主体的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前悬挂110,所述前悬挂110包括第一悬挂节111,第一悬挂节111向上倾斜设置,其前端固定设置在主梁103的前端,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悬挂节112,第一悬挂节111与主梁103组成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第二悬挂节112从第一悬挂节111的后端起向外远离车架主体并向后倾斜延伸,第二悬挂节112的末端连接有第三悬挂节113,所述第三悬挂节113向下竖直延伸至与主梁103平齐,第三悬挂节113外侧设置有转向座105,第三悬挂节113的末端连接第四悬挂节114,所述第四悬挂节114朝向车架主体延伸并与主梁103固定。
[0047]所述第一悬挂节111、第二悬挂节112、第三悬挂节113和第四悬挂节114是通过一体成型制成的,具体的说,前悬挂110是使用管材经弯折成型制成的,这样连接处不会出现缝隙,受力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变形或折断。
[0048]车架主体与第四悬挂节11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横梁106,前悬挂110在主梁103与第三横梁106间形成连接,第三横梁106上固定悬挂固定管115,悬挂固定管115整体呈“U”型,U型悬挂固定管115的底部与第三横梁106平齐并完全固定在第三横梁106上,悬挂固定管115的两自由端在第三横梁106的末端向上弯折并分别支撑在车架两侧的前悬挂110上的第二悬挂节112上。悬挂固定管115起到对前悬挂110的支撑作用,当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也可通过悬挂固定管115传递到第三横梁106上。
[0049]车架主体的前端还对称设置有悬挂加强节116,悬挂加强节116设置在主梁103外侦1|,悬挂加强节116 —端固定在主梁103上,另一端向外远离车架主体并向后倾斜延伸至与第四悬挂节114形成固定。悬挂加强节116的设置使得主梁103与前悬挂11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在车架主体前端发生碰撞时,主梁103与前悬挂110间能形成相互之间的保护;同时,悬挂加强节116设置在第二悬挂节112和第三悬挂节113下方,进一步增强对车体前端人脚部前伸部位的防护,增强前悬挂110区域的强度。
[0050]除了在人脚部前伸的区域设置有前悬挂110外,为了增强车架主体侧面的防冲撞能力,所述车架主体后端对称设置有防撞管,所述防撞管包括第一斜管121、第二斜管122和支撑杆125,所述第一斜管121 —端与主梁103固定,另一端向车架主体外侧伸出并与第二斜管122 —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管122远离第一斜管121的一端具有一朝向车架主体的弯折部124,所述弯折部124 —端与第二横梁1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管122 —体成型。除了通过设置弯折部124的方式外,第二斜管122也可以直接与第二横梁102形成固定,通过设置弯折部124与第二横梁102进行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斜管121与第二斜管122之间的连接处不会出现很大的弯折,结构上更加稳定。
[0051]所述支撑杆125 —端固定连接在主梁103上,另一端第二斜管122固定连接。支撑杆125是与第二横梁102平行设置的,这样当车架主体侧面发生冲撞时,冲撞首先发生在第一斜管121或第二斜管122上,与第二横梁102平行的支撑杆125能对第一斜管121和第二斜管122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支撑杆125不易发生折断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125远离主梁103的一端也可以固定在第一斜管121上。
[0052]所述车架主体上方设置有尾杆123,尾杆123平行于第二横梁102且整体位于第二横梁102后方,所述尾杆123两端向下弯折并分别与对称设置的第二斜管122远离第一斜管1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尾部发生冲撞时,尾杆123起到缓冲作用,减小对车架主体的冲撞力。
[0053]所述车架主体、前悬挂110和防撞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碳素钢材质的车架强度大,稳定性高且加工方便。同时,本实施例中车架主体、前悬挂110、悬挂固定管115、悬挂加强节116、防撞管和尾杆123等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方式,焊接使整个车架主体固定更加稳定,同时,不用在型材上进行开孔、槽等操作,不易在型材上产生裂纹。
[00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包括两根主梁、位于车架主体前端的第一横梁和位于车架主体后端的第二横梁,所述主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依次固定连接成一矩形; 在所述车架主体的前端两侧对称设置的前悬挂,所述前悬挂包括第一悬挂节,第一悬挂节向上倾斜设置,其前端固定设置在主梁前端,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悬挂节,该第二悬挂节从第一悬挂节的后端起向外远离车架主体并向后倾斜延伸,第二悬挂节的末端连接有第三悬挂节,所述第三悬挂节向下竖直延伸至与主梁平齐,第三悬挂节的末端连接第四悬挂节,所述第四悬挂节朝向车架主体延伸并与主梁固定; 在所述车架主体与第四悬挂节的连接处设置的第三横梁,第三横梁上固定有“U”型的悬挂固定管,悬挂固定管的底部固定在第三横梁上,悬挂固定杆的两自由端分别支撑车架两侧的前悬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的前端对称设置有悬挂加强节,所述悬挂加强节一端固定在主梁上,另一端向外远离车架主体并向后倾斜延伸至与第四悬挂节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后端对称设置有防撞管,所述防撞管包括第一斜管、第二斜管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斜管一端与主梁固定,另一端向车架主体外侧伸出并与第二斜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管另一端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梁上,另一端与第一斜管或第二斜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第二横梁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管远离第一斜管的一端具有一朝向车架主体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上方设置有尾杆,所述尾杆平行于第二横梁,所述尾杆两端向下弯折并分别与对称设置的第二斜管远离第一斜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与2根主梁的连接处设置有发动机固定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节、第二悬挂节、第三悬挂节和第四悬挂节通过一体成型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丁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前悬挂和防撞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丁车车架,属于卡丁车领域。其车架主体,在所述车架主体的前端两侧对称设置的前悬挂,在所述车架主体与第四悬挂节的连接处设置的第三横梁,第三横梁上固定有“U”型的悬挂固定管,悬挂固定管的底部固定在第三横梁上,悬挂固定杆的两自由端分别支撑车架两侧的前悬挂,同时车架主体侧面还设置有防撞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丁车车架结构稳定,通过在车架主体上设置前悬挂和侧面的防撞管,有效的增强了车架主体的防撞能力,同时对驾驶员形成保护,设计简便实用。此外,本卡丁车车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强度更高。
【IPC分类】B62K5-01, B62K19-00
【公开号】CN204567902
【申请号】CN201520278147
【发明人】谢建明
【申请人】厦门飞蛾赛车运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