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爬楼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39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滚轮24。当然爬楼爪固定杆还可以是如风扇叶片一样呈螺旋状或切向设置。单向滚轮24是通过在内侧安装单向轴承的方式实现单向旋转。在单向滚轮24的外侧面包覆有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可以是塑胶,通过弹性材料实现减震和静音的效果。
[0036]参照图4?6,驱动手把机构包括手柄39、手把棘轮25、双向棘齿26、第一双向回位弹簧27、第二双向回位弹簧28、拉筋29、握把30和内套管31,手柄39下端部内套装内套管31,内套管31外部套装手把棘轮25,内套管31固定套装在动力输入轴的端部,手柄39上部设有握把30,握把30通过拉筋29连接安装在内套管31上方的双向棘齿26—端,双向棘齿26另一端连接第一双向回位弹簧27,双向棘齿26中部连接第二双向回位弹簧28。
[0037]参照图7,减速机构包括链轮链条机构和齿轮机构,其中齿轮机构包括主动齿轮11和被动齿轮18,主动齿轮11固定在螺杆轴10上,被动齿轮18与主动齿轮11相啮合实现减速,链轮链条机构包括主动链轮19、链条20和被动链轮21,被动链轮21套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22上,并通过链条20连接主动链轮19,主动链轮19通过固定轴33同轴固定被动齿轮18。离合机构包括离合螺母32、离合摩擦片16和底座12,离合螺母32与螺杆轴10螺纹连接,离合螺母32与一个驱动手把机构的内套管31连接,另一个驱动手把机构的内套管31与螺杆轴10固定连接,螺杆轴10与底座12固定连接,离合摩擦片16设置在底座12与离合螺母32之间,且离合螺母32与离合摩擦片16之间设有离合弹簧17;防回转机构包括棘齿回位弹簧13、棘齿14和棘轮15,棘轮15设置在两个所述离合摩擦片16之间,棘齿14与车体相对固定,棘齿14通过棘齿回位弹簧13与棘轮15相配合。
[0038]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0039]手动爬楼车由相互独立的车体机构和爬楼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在上下楼时将爬楼机构与车体机构快速对接安装,组成整体爬楼车。在平路时卸掉爬楼机构,轻便行走,也可以驱动与爬楼机构不分离行进。既适合残疾人自我上下楼,也能他人协助上下楼。并具有载人载物上下楼,以及在平路时和普通车一样多种功能。其中对接安装与拆卸过程可由坐车人自己完成。
[0040]在需要上下楼时,将爬楼机构安装在车体下方,开启锁止机构38,通过转臂销34和转臂35将行走轮36旋转至座椅I的前方,即行走轮36在前,爬楼爪23在后,同时,通过弧形滑槽定位杆7和靠背调节手把8调整靠背2的倾斜角度,在到楼层转换平台时,靠背2后部设置的平衡滚轮4可与楼层平台相接触,防止后倾。还可以在狭小楼梯间平台范围内滚动到上一层的第一台阶处,继续上楼或下楼。爬楼过程中单向滚轮根据情况可用手推楼梯栏杆或用手扶推后面台阶让整车随时靠近台阶壁。防止爬楼爪踏空跌落。
[0041 ]如图4?6所示,由平路状态转换为爬楼状态后,握把30打到自动位,握把30带动双向棘齿26与手把棘轮25啮合,从而通过内套管31带螺杆轴10转动,螺杆轴10通过离合机构、齿轮机构和链轮链条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22,最终通过动力输出轴22带动爬楼爪23转动。即可实现驱动爬楼机构并连带车体整体实现上下楼,走轮机构通过转臂35展开或收起,并通过靠背2调节实现平路和爬楼功能转换。在平路时由乘坐人用两手转动左右轮设置的行走轮36自我行走,或他人推着行走。通过两手交替摇动手柄39开始爬楼,此时一个控制离合机构使离合摩擦片16压紧棘轮15,往复摆动手柄39,双向棘齿26啮合双向棘轮25从而带动螺杆轴向一个方向旋转,实现带动爬楼爪23旋转爬楼,此时的棘轮15和棘齿14保证螺杆轴10只向一个方向旋转。下楼时握把30打到手动档位,由于受重力作用,爬楼爪23会自动向下旋转,此时的手柄39主要实现刹车功能,具体的,手柄39带动离合螺母32反方向旋转后,离合摩擦片16和棘轮15分离,棘轮15与螺杆轴10能够相对自由的转动,螺杆轴10不受棘轮15和棘齿14的方向控制,此时爬楼爪23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螺杆轴10反方向旋转并开始下楼,当下一个台阶后,再反方向操作手柄39使离合摩擦片16压紧棘轮15,此时棘轮15和棘齿14再次工作,使螺杆轴10停止旋转,从而使爬楼爪23停止,当爬楼爪23卡在楼梯上时,此时通过另一个手柄39使爬楼爪23向下稍微旋转,爬楼爪23转动以后就可以再次利用重力的作用下楼。
[0042]参照图8,在楼层平台处,可以通过靠背角度调节机构进一步的向后调节靠背2。
[0043]在从平路准备上楼或下楼结束到平路时,将爬楼机构与车体机构快速对接拆装,使得平路行走更轻便。爬楼机构与车体相对独立,利于功能扩展和功能改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将手动驱动改为电机减速机驱动,变成电动爬楼。
[0044]或者,如图9所示,驱动机构为电动模式,驱动机构还可为包括自锁减速机41和电机42的机构,电机42输出轴连接自锁减速41的输入端,自锁减速机41的输出端连接动力输出轴22。
[0045]此外,减速机构的主动链轮19、链条20和被动链轮21还可以用齿轮来代替。
[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包括车体、爬楼机构和走轮机构,车体包括座椅(I)和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轮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车体活动连接,连接机构上设有将走轮机构锁止在车体前部和侧部的锁止机构,爬楼机构可拆卸的与车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轮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车体可折叠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架体(9)、转臂销(34)和转臂(35),支撑架体(9)上部固定连接座椅(I)底部,下部通过转臂销(34)可枢转的连接转臂(35 ),走轮机构固定在连接转臂(35 )上,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转臂销(34)两侧的第一锁止机构(38)和第二锁止机构(40),车体前端还设有万向轮(37)。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楼机构包括爬楼执行机构、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22)和驱动手把机构,两个爬楼爪分别设置在座椅(I)两侦Ij,驱动手把机构通过离合机构连接并带动动力输入轴旋转,动力输入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22)连接并驱动爬楼爪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楼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爬楼执行机构、自锁减速机(41)和电机(42)。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楼执行机构包括多个放射状固定连接的爬楼爪固定杆,每个爬楼爪固定杆的外端部设有单向滚轮(2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手把机构包括手柄(39)、手把棘轮(25)、双向棘齿(26)、第一双向回位弹簧(27)、第二双向回位弹簧(28)、拉筋(29)、握把(30)和内套管(31),手柄(39)下端部内套装内套管(31),内套管(31)外部套装手把棘轮(25),内套管(31)固定套装在所述的动力输入轴的端部,手柄(39)上部设有握把(30),握把(30)通过拉筋(29)连接安装在内套管(31)上方的双向棘齿(26)—端,双向棘齿(26)另一端连接第一双向回位弹簧(27),双向棘齿(26)中部连接第二双向回位弹簧(28)。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离合螺母(32)、离合摩擦片(16)和底座(12),所述动力输入轴为螺杆轴(10),离合螺母(32)与螺杆轴(10)螺纹连接,离合螺母(32)与驱动手把机构连接,螺杆轴(10)与底座(12)固定连接,离合摩擦片(16)设置在底座(12)与离合螺母(32)之间,且离合螺母(32)与离合摩擦片(16)之间设有离合弹簧(17)。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2)通过两侧的靠背支撑机构连接所述座椅(I ),靠背支撑机构为连杆机构,由四条连杆(5)首尾依次铰接形成可伸缩的四边形结构,其中靠近座椅(I)的两连杆(5)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连接座椅(I)。10.根据权利要求I或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靠背(2)后侧设有可旋转的平衡机构,靠背(2)与座椅(I)的连接处设有可折叠的辅助座位(3)。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爬楼车,属于爬楼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爬楼机构和走轮机构,车体包括座椅(1)和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轮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车体活动连接,连接机构上设有将走轮机构锁止在车体前部和侧部的锁止机构,爬楼机构可拆卸的与车体连接。在需要上下楼时,锁止机构将走轮机构固定在车体的前部,爬楼机构工作带动车体实现上下楼,在平地行走时,通过连接机构将走轮机构转移固定到车体下侧,将爬楼机构拆除,此时可以减轻车身重量,作为普通轮椅使用,实现一车多用。
【IPC分类】B62B5/02, B62B3/00, B62B5/00
【公开号】CN205149937
【申请号】CN201520944365
【发明人】王荣立, 陈忠
【申请人】王荣立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