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718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作业人员、渔民遇到台风、海啸、遇难能发出求救信号的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渔民、海上作业人员,尤其是远离海岸的船只,经常遇到台风、海啸、龙卷风的危协,在遇难时要发出求救信号才能得到海上救护队或其他人的救助,最好的求救信号是信号弹,但信号枪一见水就发不出信号,再说信号枪配置是有规定的,不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能配置的,只能用有色的物体在海面上摇摆或呐喊,但在那种气候环境下,救护人员是很难看到或听到求救信号和求救声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得到及时救助的,往往失去很多救生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解决海上工作人员、渔民、船只遇难求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保护膜、气球、氢气腔、隔膜阀、卷绳、手柄、拉环和卷筒组成,其特征在于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设为圆筒形,其上部设为伞形气球腔,中部设为氢气腔,下部设为卷筒腔,圆筒的上端贴有一层保护膜,圆筒的下端设有与圆筒螺纹连接的筒底。伞形气球腔、氢气腔和卷筒腔三者连接为一体,伞形气球腔的下端装有隔膜阀,阀柄垂直伸出氢气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气球嘴穿过隔膜阀,反压在隔膜短节上,卷筒通过设在其中心的手柄安装在氢气腔底下部和卷筒腔底上部的轴承座上,卷绳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伸出卷筒腔周侧,并设有拉环。海上工作人员遇难求救时,一手拉拉环,一手开启隔膜阀,氢气进入气球,气球带着此装置飘向空中,发出求救信号,圆筒和气球的颜色都设为红色,很容易被救护人员发现,获得救助。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原理可靠、易制作、方便操作、使用方便。
2、不受国家规定限制,能普及使用。
3、颜色设为红色或白色,信号明显、长久,在得不到救助以前,信号永远飘在空中。
4、信号装置所飘的高度,由卷绳长度控制,使用后可用手柄将卷绳收回待下次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膜 2-气球(用降落伞布制作或硅胶制作) 3-装置本体4-隔膜阀 5-卷绳 6-手柄 7-拉环 8-卷筒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描述一种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由保护膜1、气球2、装置本体3、隔膜阀4、卷绳5、手柄6、拉环7和卷筒8组成,其特征在于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设为圆筒形,其上部设为伞形气球腔,中部设为氢气腔,下部设为卷筒腔,圆筒的上端贴有一层保护膜,圆筒的下端设有与圆筒螺纹连接的筒底。伞形气球腔、氢气腔和卷筒腔三者连接为一体,伞形气球腔的下端装有隔膜阀,阀柄垂直伸出氢气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气球嘴穿过隔膜阀,反压在隔膜短节上,卷筒通过设在其中心的手柄安装在氢气底下部和卷筒腔底上部的轴承座上,卷绳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伸出卷筒腔周侧,并设有拉环。海上工作人员遇难求救时,一手拉拉环,一手开启隔膜阀,氢气进入气球,气球带着此装置飘向空中,发出求救信号,圆筒和气球的颜色都设为红色,很容易被救护人员发现,获得救助。
权利要求1.一种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由保护膜、气球、氢气腔、隔膜阀、卷绳、手柄、拉环和卷筒组成,其特征在于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设为圆筒形,其上部设为伞形气球腔,中部设为氢气腔,下部设为卷筒腔,圆筒的上端贴有一层保护膜,圆筒的下端设有与圆筒螺纹连接的筒底;伞形气球腔、氢气腔和卷筒腔三者连接为一体,伞形气球腔的下端装有隔膜阀,阀柄垂直伸出氢气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气球嘴穿过隔膜阀,反压在隔膜短节上,卷筒通过设在其中心的手柄安装在氢气腔底下部和卷筒腔底上部的轴承座上,卷绳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伸出卷筒腔周侧,并设有拉环。
专利摘要一种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由保护膜、气球、氢气腔、隔膜阀、卷绳、手柄、拉环和卷筒组成,海上自救的信号装置设为圆筒形,其上部设为伞形气球腔,中部设为氢气腔,下部设为卷筒腔,圆筒的上端贴有一层保护膜,圆筒的下端设有与圆筒螺纹连接的筒底。伞形气球腔、氢气腔和卷筒腔三者连接为一体,伞形气球腔的下端装有隔膜阀,阀柄垂直伸出氢气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气球嘴穿过隔膜阀,反压在隔膜短节上,卷筒通过设在其中心的手柄安装在氢气腔底下部和卷筒腔底上部的轴承座上,卷绳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伸出卷筒腔周侧,并设有拉环。海上工作人员遇难求救时,手拉拉环,气球带着此装置飘向空中,发出求救信号,获得救助。
文档编号B63C9/00GK2806307SQ200520082809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刘长茂 申请人:刘长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