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199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运动、娱乐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水撬。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水上运动或娱乐的设备以各种船只和划水板为主。各种船只虽然速度比较快,可乘载多人,但是娱乐效果不好,而划水板虽然娱乐性较强,但稳定性较差,难以控制平衡,划水费力,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娱乐性强,稳定性较好,易于控制,划水省力,且结构简单的水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撬板、右撬板和两个划水桨,所述左、右撬板均由上面部,下面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部和下面部两侧、并向下倾斜的内侧撬板帮和外侧撬板帮构成。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上设有突起的入脚口,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之间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入脚口的两边、且彼此相隔一段距离的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所述左、右撬板的内侧撬板帮的倾斜度小于其外侧撬板帮的倾斜度。
所述划水桨由桨把和桨叶构成,所述桨叶呈喇叭状。
所述的下面部呈内侧大、外侧小的弧形状。
所述的内底板入脚口下部前端设有固定脚的鞋帮。
由于本实用新型水撬板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之间设有前后两个固定杆,并且根据划水时的受力分布,两只撬板上向下倾斜的撬板帮,靠近脚内侧的倾斜度小于靠近脚外侧的倾斜度,因此增强了水撬的稳定性,且易于控制;并且由于本发明划水桨的桨叶呈喇叭状,减少了水的阻力,因而划水省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撬板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撬板、右撬板和两个划水桨。所述左、右撬板均由上面部1,下面部2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部1和下面部2两侧、并向下倾斜的内侧撬板帮4、8及外侧撬板帮3、9构成。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1上设有入脚口5,为了防止水进入,将入脚口5制成高于撬板的上面部1。
为了增强撬板的稳定性,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1和下面部2之间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入脚口5的两边、且彼此相隔一段距离的前固定杆6和后固定杆7。
为了减少水的阻力,所述左、右撬板的下面部2呈内侧大、外侧小的弧形状。为了使撬板划行更加平稳,根据人体对撬板的用力情况,所述左、右撬板的内侧撬板帮4、9的倾斜度小于其外侧撬板帮3、9的倾斜度。
所述的内底板入脚口5下部前端设有固定脚的鞋帮12。
本实用新型的划水桨由桨把10和桨叶11构成。为了减小阻力,提高推力,所述桨叶11呈喇叭状。
具体运动时,把左、右脚放入入脚口5,把脚伸入固定脚的鞋帮12内,然后,用左右手握住浆把向后撑水,达到运动和娱乐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水撬,包括左撬板、右撬板和两个划水桨,所述左、右撬板均由上面部(1),下面部(2)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部(1)和下面部(2)两侧、并向下倾斜的内侧撬板帮(4、8)及外侧撬板帮(3、9)构成,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1)上设有突起的入脚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1)和下面部(2)之间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入脚口(5)的两边、且彼此相隔一段距离的前固定杆(6)和后固定杆(7),所述左、右撬板的内侧撬板帮(4、8)的倾斜度分别小于其外侧撬板帮(3、9)的倾斜度,内底板入脚口(5)下部前端设有固定脚的鞋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水桨由桨把(10)和桨叶(11)构成,所述桨叶(11)呈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面部(2)呈内侧大、外侧小的弧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撬,它包括左撬板、右撬板和两个划水桨,所述左、右撬板均由上面部,下面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面部和下面部两侧、并向下倾斜的内侧撬板帮及外侧撬板帮构成。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上设有突起的入脚口,所述左、右撬板的上面部和下面部之间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入脚口的两边、且彼此相隔一段距离的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所述左、右撬板的内侧撬板帮的倾斜度小于其外侧撬板帮的倾斜度,所述的下面部呈内侧大、外侧小的弧形状,所述的内底板入脚口下部前端设有固定脚的鞋帮。本实用新型具有娱乐性强,稳定性较好,易于控制,划水省力,且结构简单等特点。
文档编号B63B35/73GK2878195SQ200620028489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周长峰 申请人:周长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