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919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引航装置,特别是一种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引水船舶常年漂泊在海上锚地执行引水任务,对外轮及国内大型船舶进、出港时,都需要引航员进行引水。在引航员上下外轮、国轮作业时存在不少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冬季海上风浪大,两船靠拢时上下碰撞,而且在船的主甲板舷墙上结有冰层,引航员站在主甲板舷墙上,他们的鞋子和裤子被海水打湿,加上脚下冰层湿滑,还需要爬上十几米高的外轮,处于如此的工作环境,时有掉下海里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以利于提高引水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操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其中该平台包括有固定平台,在固定平台的上面设置有移动平台,在固定平台的两侧边部设有滑道,在移动平台的背面与所述滑道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装有滚轮,使滚轮在所述滑道内来回滚动;在所述移动平台背面的中间固定有与所述滑道平行并与控制柜电连接的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缸体一端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一侧边缘上,伸缩油缸的伸缩杆一端固定在移动平台的另一侧边缘上。
在所述移动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栏杆,扶手栏杆之间设有安全链。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装置安装在一些老旧船舶上,提高了老旧船舶的可用率以及接送引航员上下船的速度,而且保证了引航员上、下船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同时该装置也适用于其它港口接送引航员及乘船人员的船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平台2、移动平台3、扶手栏杆4、伸缩油缸5、安全链 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结构及动作过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结构是该平台包括有固定平台1,在固定平台1的上面设置有移动平台2,在固定平台1的两侧边部设有滑道,在移动平台2的背面与所述滑道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装有一对滚轮6,使滚轮6在所述滑道内来回滚动;在所述移动平台2背面的中间固定有与所述滑道平行并与控制柜电连接的伸缩油缸4,该油缸4通过控制柜(图未示)进行液压传动,伸缩油缸4的缸体一端固定在固定平台1的一侧边缘上,伸缩油缸4的伸缩杆一端固定在移动平台2的另一侧边缘上。在所述移动平台2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栏杆3,扶手栏杆3之间设有安全链5。
本实用新型的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动作过程是将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固定在引航船驾驶甲板靠近船帮的部位上,首先操作控制柜开关接通电源,当引航员踏到移动平台2上,操作控制柜控制开关通过液压系统的传动,使伸缩油缸4的伸缩杆推动移动平台2向着引航船的船帮外缓慢移动,由于固定在移动平台2背面的滚轮6在固定平台1的滑道中滚动,使移动平台2平稳地向前移动,最大可探出引航船的船帮60mm,使引航员更接近需要引导的外轮,方便了作业,即使在风浪大的工作条件下,也是非常安全的。移动平台2的移动速度可以调节,移动距离设有限位控制进行限制。再加上移动平台2两侧的扶手栏杆3和扶手栏杆3之间的安全链5,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的安全系数。由于引航员站在移动平台2上,脚下可移动的面积大,工作自如,自然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其特征是该平台包括有固定平台(1),在固定平台(1)的上面设置有移动平台(2),在固定平台(1)的两侧边部设有滑道,在移动平台(2)的背面与所述滑道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装有滚轮(6),使滚轮(6)在所述滑道内来回滚动;在所述移动平台(2)背面的中间固定有与所述滑道平行并与控制柜电连接的伸缩油缸(4),伸缩油缸(4)的缸体一端固定在固定平台(1)的一侧边缘上,伸缩油缸(4)的伸缩杆一端固定在移动平台(2)的一侧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其特征是在所述移动平台(2)的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栏杆(3),扶手栏杆(3)之间设有安全链(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港引船液压伸缩平台,该平台包括有固定平台,在固定平台的上面设置有移动平台,在固定平台的两侧边部设有滑道,在移动平台的背面与所述滑道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装有滚轮,使滚轮在所述滑道内来回滚动;在所述移动平台背面的中间固定有与所述滑道平行并与控制柜电连接的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缸体端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一侧边缘上,伸缩油缸的伸缩杆端固定在移动平台的一侧边缘上。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装置安装在一些老旧船舶上,提高了老旧船舶的可用率以及接送引航员上下船的速度,而且保证了引航员上、下船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同时该装置也适用于其它港口接送引航员及乘船人员的船舶。
文档编号B63B27/00GK2936917SQ20062002716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0日
发明者熊军魁, 朱炳顺, 许德树, 刘玉平, 边洪峰, 陈宝金, 王成刚, 常林, 王同华, 张瑞生 申请人:天津港轮驳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