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508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救援平台的制作方法
一种救援平台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平台,具体地说是海上救援平台。
背景技术
以往海上遇到风险,船将沉没需要救生时, 一般釆用救生艇等船舶来救援, 由于救生艇体积小,载客量不大,因此不便于快速救援。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救援平台,它具有自浮、防倾、重量轻 等特点,比较适用于小型舰船上,安全可靠,机动性较强,它配备在舰船上, 是沉船难船遇险人员快速脱离出事地点的一种海上运载工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救援平台,它是由框架和固定在框 架之间的底网组成,所述的框架为可充放气的气囊,框架上设有进气口、排气 口、安全泄气阀。本发明所述的气囊分为上囊体和下囊体两层,上囊体和下囊体的进气口分 别与三通接口的两出气口相通,排气口、安全泄气阀分别设在上囊体和下囊体上;所述的上囊体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加强筋条。框架气囊上设有救生设备固定 孔和乘员抓握绳;囊体上设有吊装绳和固定绳,所述的固定绳上设有活动扣环。 釆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险情发生,需要施救而救援船舶不能靠近遇险船 只时,将救援平台包装箱打开,用连接气管将碳纤维气瓶与平台进气口连接进 行充气,充气至安全泄压阀放气即可,然后吊起吊装绳将平台放入水中。将固 定绳分别扣牢在救艇和被救船舶上,难船遇险人员即可跳入平台,安全转移到 救援船舶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l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l所示,本发明一种救援平台,它是由框架l和固定在框架l之间 的底网2组成,所述的框架1为可充放气的气囊,框架1上设有进气口 3、排 气口 4、安全泄气阀5。
本发明所述的气囊分为上囊体6和下囊体7两层,上囊体6和下囊体7的 进气口 3分别与三通接口的两出气口相通,排气口4、安全泄气阀5分别设在 上囊体6和下囊体7上;所述的上囊体6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加强筋条8,加强 筋条8位于中间部位,使囊体更加稳固。在框架l气囊上设有救生设备固定环 9和乘员抓握绳10;这样保证在风浪大的精况下平台和难船遇险乘员的安全, 囊体上设有吊装带11和固定绳12,所述的固定绳12上设有活动扣环13。
在本发明中,囊体的框架l为矩形状,较长的一侧上安装有进气口 3,进 气口 3由三通接口跨越上、下囊体,其相对的一侧设有排气口 4,排气口4分 别位于上囊体6和下囊体7的中间;较短的一侧上,上囊体6、下囊体7的中 间分别设有安全减压阀5。
吊装带11分别固定在较长的两侧囊体上,囊体的四个角为切角,避免与 其它物体碰撞。固定绳12用活动扣环13连接在囊体的四个角上,不用时可拆 御下来。底网2由横向筋与纵向筋平行交错形成网体,网体的四周边固定在上 囊体6与下囊体7之间。框架l和底网2均由进口高分子材料制成,坚固耐用, 保证在搭载IOO名难船遇险人员的情况下,快速拖带时不会变形。
本发明一种救援平台, 一般配备在舰船上,需要施救时,将碳纤维气瓶与 平台进气口 3连接进行快速充气,当达到安全压力时,安全泄压阀5自动调节, 及时停止充气;超过安全压力时,其安全泄压阀5快速释放,保证平台内压力 适中。在施救过程中,如果气压不足,还可通过进气口 3或排气口 4进行补气, 施救完毕后,将排气口 4打开放掉囊中的气,折叠好放入包装箱内置于救生船 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框架(1)和固定在框架(1)之间的底网(2)组成,所述的框架(1)为可充放气的气囊,框架(1)上设有进气口(3)、排气口(4)、安全泄气阀(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平台,其持征在于框架(1)气囊分为 上囊体(6 )和下囊体(7 )两层,上囊体(6 )和下囊体(7 )的进气口 ( 3 )分 别与三通接口的两出气口相通,排气口 (4)、安全泄气阀(5)分别设在上囊体(6)和下囊体(7)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平台,其持征在于所述的上囊体(6) 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加强筋条(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平台,其持征在于框架(1)气囊上设 有救生设备固定环(9)。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平台,其持征在于框架(1)气囊上设 有乘员抓握绳(1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平台,其持征在于囊体上设有吊装带 (11)。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平台,其持征在于囊体上设有固定绳 U2),所述的固定绳(l"上设有活动扣环(1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平台,它是由框架(1)和固定在框架(1)之间的底网(2)组成,所述的框架(1)为可充放气的气囊,框架(1)上设有进气口(3)、排气口(4)、安全泄气阀(5),气囊分为上囊体(6)和下囊体(7)两层,上囊体(6)和下囊体(7)的进气口(3)分别与三通接口的两出气口相通,排气口(4)、安全泄气阀(5)分别设在上囊体(6)和下囊体上(7);上囊体上(6)设有与之相通的加强筋条(8),框架(1)气囊上设有救生设备固定环(9)和乘员抓握绳(10);囊体上设有吊装带(11)和固定绳(12),固定绳(12)上设有活动扣环(13)。
文档编号B63C9/00GK101117151SQ20071013220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5日
发明者李存扣 申请人:李存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