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5086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艇,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
技术背景救生艇通常在大型船舶遇险的情况下作为乘员的逃生工具,均没有具有对伤病人员的l;生、救助、救护(带担架救护转换)的综合功能,目前仅有美国 医院船上有带担架的敞开式救生艇,但敞开式救生艇在海上执行救护任务时很 可能使原本抵抗力、免疫力低的伤病人员遭受风吹雨淋、寒流及烈日曝晒的侵 袭而降低其生还希望。另外,在海上风浪大的情况下,敞开式倾翻,就会导致 原本获救的伤员再次落海,而这对于几乎丧失本身自救能力的伤病员来说几乎就没有生还的可能。此外,这种敞开式小艇只能安置1付担架及6名乘员,很可能无法使伤病人员全部一次性撤离,并且没有配置必要的药械,无法对伤病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发明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全封闭多功能玻璃 钢救生艇,在'大型船舶遇险时其可容纳多名乘员,在有伤病人员时可迅速转换 成可安置多付担架及多名乘员的救生艇,并可在艇内对伤病员进行护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包括艇体,艇体上分别安装有动力装置、 驾驶舱、吊艇装置以及门体,艇体内安装有乘员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所述艇 体上方装置有顶篷,艇体内为一全封闭结构,所述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可以共 用安装位置,共用安装位置的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分别与艇体通过活动连接机 构连接。上述共用安装位置的座椅与艇体通过螺钉连接;上述共用安装位置的救护 用担架与艇'体的活动连接机构的结构如下其有一担架支撑架,担架支撑架包 括前后装置的整体式支撑杆以及由插接段构成的插接式支撑杆,所述两种支撑 杆的两端分别与顶篷及艇体底板连接;在整体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支承管,在所
述两种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搁管,搁管的一端通过插件插入所述支承管,搁管 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式支撑杆的插接段连接,所述两种支撑杆上于所述搁管两 端的上方分别装置有压紧件。上述整体式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于顶篷及艇体底板中的法兰连接;上 述插接式支撑杆的下端插入固定于艇体底板上的预埋管中,上端与一张紧杆由 螺纹连接,张紧杆的另一端与一上撑杆由螺纹连接,上撑杆的上端插入固定于 顶篷上的法兰中;上述搁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搁置担架杆的垫块;在上述艇体 内装置有药械箱;上述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的共用安装位置位于艇体的中部; 上述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的共用安装位置位于艇体的两侧。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采用封闭式的结构,并且装置的多个乘员座椅及多个担架支撑 装置可快速拆换,因此其既可作为一般的救生艇使用,又可在有伤病人员的情 况下,迅速拆换成既可救护伤病人员,又可乘坐普通乘员的救生艇,避免伤病 人员遭受风欢雨淋、寒流及烈日曝晒的侵袭;在救生艇内还设置了药械箱,可 对伤病人员作及时的救护。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为.闺1的A-A视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全部装置乘员座椅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艇体1及装置在艇体上方的顶篷2,动力装置3 安装在艇体后部,艇体1的侧面及尾部分别设有侧门5及尾门6,驾驶舱4装 置在艇体的后部于顶篷2的上方,艇体1的前部及尾部分别装置有前吊艇装置 7及后吊艇装置8。如图3、图5所示,在通常情况下大型船舶上没有伤病人员, 在救生艇的舱室内全部装置乘员座椅IO,座椅用四个螺钉固定在艇体1的底板 上,是可快速装拆的,在本实施例中,救生艇的舱室内最多可安装85张乘员 座椅IO。大型船舶用作医疗救生艇时,船上有许多伤病人员,在船舶遇险时,
伤病人员需要担架抬上救生艇并搁置在救生艇中,因此,在艇体内中部的座椅10可快速^除并安装担架支撑架9,如图l、图2所示,将担架12搁置在担架 支撑架9上。在执行完伤病人员的救护任务后,担架支撑架9也可以快速拆除 并安装座椅10。如图2、,图3所示,艇体后部于艇体两侧的座椅10也可以快速拆除并安装 担架支撑架9。担架支撑架9也可以快速拆除并安装座椅10。如图2所示,本发明在艇体的前、后部及两侧分别装置多个药械箱ll,在 本实施例中,救生艇装置了五个药械箱ll,可以分别别氧气袋、输液器、输液 的液体、药品、卫生敷料等救治伤病人员的药械,以方便及时对伤病人员进行 救治。如图3、' J可以看出,上述担架支撑架9包括安装在艇体1中的整体式支 撑杆901,整体式支撑杆901的上端用螺钉固定在已预置在顶篷中的法兰906 中,下端用螺钉固定在已预置在艇体底板中法兰905中。整体式支撑杆901上 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支承管907,在本实施例中, 一根整体式支撑杆901上固 定安装有六个支承管907。搁管902的中间段是一段不锈钢方管,其一端焊接 有一插件908,插件908插入搁架支承管907,搁管902的另一端与一插接式 支撑杆909焊接,插接式支撑杆909的下端插入固定在艇体底板上的预埋管910 中,插接式支撑杆909上端与张紧杆903螺纹连接,张紧杆903的另一端与上 撑杆904螺纹连接,上撑杆904的上端插入固定在顶篷上的法兰911中,法兰 911用螺钉固定在预置于顶篷中的固定块上。在本实施例中,整体式支撑杆901 上由下到上jf接了三对共六个支承管907,借助六个支承管907可在整体式支 撑杆901的两侧各安装三层搁管902。插接式支撑杆909由分段的支撑件相互 插接构成,每一段支撑件分别与对应层搁管902的一端焊接连接。旋转张紧杆 903可使插接式支撑杆909通过上撑杆904紧紧地固定在顶篷2与艇体1的底 板之间。两个垫块912分别用螺钉固定在在搁管902两端的上方,担架12的 杠杆可放在垫块912上。如图2、 3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还有安装在艇体后部两侧位置的担 架支撑架9,其支撑结构可参见图3以及参考图4,此时由艇体侧壁来代替图4 中的整体式支撑杆901,搁管902 —端的插件908插入固定在艇体侧壁上的支 承管907中;搁管902另一端的固定方式与前述的固定方式相同,也就是通过
图4所示的利用插接式支撑杆909的相同支撑结构来固定,插接式支撑杆909 自身的结构以及与搁管902、顶篷2、艇体1底板之间的连接与图4所示相同。如图1、'2、 3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在艇体l中间部分的担架支撑架 9有两行两列,分为三层,共可搁置12付担架,而安装在艇体后部于艇体两侧 的担架支撑架9各为两层,共可搁置4付担架,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艇体内共 可搁置16付担架,另外还可有44张乘员座椅。见图3,整体式支撑杆卯l及插接式支撑杆909上分别装置有压紧件913 及915。整体式支撑杆901上的压紧件913呈角铁形,其上有一长孔,在担架 12搁置在搁管卯2上后,压紧件913压在担架12的杠杆上,通过蝶形螺钉914 将压紧件913压紧在整体式支撑杆901上。压紧件915为焊接在插接式支撑件 909上的固定块。担架12的两根杠杆均被压紧,避免因救生艇颠簸而造成担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担架支撑装置9的构件除垫块912外,可采用不锈钢 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包括艇体,艇体上分别安装有动力装置、驾驶舱、吊艇装置以及门体,艇体内安装有乘员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上方装置有顶篷,艇体内为一全封闭结构,所述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可以共用安装位置,共用安装位置的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分别与艇体通过活动连接机构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共用安装位置的座椅与艇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共用安装位置的救护用担架 与艇体的活动连接机构的结构如下其有一担架支撑架,担架支撑架包括前后装置的整体式支撑杆以及由插接 段构成的插接式支撑杆,所述两种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篷及艇体底板连接; 在整体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支承管,在所述两种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搁管,搁管 的一端通过插件插入所述支承管,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接式支撑杆的插接段 连接,所述两种支撑杆上于所述搁管两端的上方分别装置有压紧件。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于顶篷及艇体底板中的法兰连接;所述插接式支撑杆的下端插入固定于艇体底板上的预埋管中,上端与一张紧杆由螺纹连 接,张紧杆的另一端与一上撑杆由螺纹连接,上撑杆的上端插入固定于顶篷上 的法兰中。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搁置担架杆的垫块。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艇体内装置有药械箱。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的共用安装位置位于艇体的中部。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 述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的共用安装位置位于艇体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封闭多功能玻璃钢救生艇,主要用于大型船舶遇险时的人员疏散。包括艇体,艇体上分别安装有动力装置、驾驶舱、吊艇装置以及门体,艇体内安装有乘员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艇体上方装置有顶篷,艇体内为一全封闭结构,所述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可以共用安装位置,共用安装位置的座椅以及救护用担架分别与艇体通过活动连接机构连接。本发明既可作为一般的救生艇使用,又可在有伤病人员的情况下,迅速拆换成既可救护伤病人员,又可乘坐普通乘员的救生艇;在救生艇内还设置了药械箱,可对伤病人员作及时的救护。
文档编号B63B5/24GK101125579SQ20071013279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正南, 李洪南 申请人: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