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放艇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86384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救生艇放艇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救生艇放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航海运输中经常由于船舶故障和天气原因,使船舶抛锚在海中。在救援过程中,有时需要对船上人员进行转移,通常采用救生艇进行船上人员的疏散和运输。在使用回收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过程中,救生艇放艇装置运转失灵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由于救生艇放艇装置处于强腐蚀的环境中,容易锈蚀老化,经常采用人力去脱钩,严重时导致救生艇悬于半空中,难以从发生事故的母船脱落,给救援带来了难度和危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救生艇从母船上脱离、安全可靠的救生艇放艇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救生艇放艇装置,包括压杆、连接盘和套筒,所述压杆的一端设置有压杆转轴,所述压杆转轴上固定联接有保险套,所述连接盘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压杆通过压杆转轴与支撑座铰链连接;所述套筒固定在连接盘的底部,所述套筒可以是圆形筒,也可以是方形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底座;所述套筒的壁面上相对地设置有脱钩豁口和滑动豁口,所述脱钩豁口和滑动豁口之间的套筒壁面上设置有转动豁口 ;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脱钩,所述脱钩的一侧设置有防转销,所述脱钩的另一侧设置有钩头板,所述脱钩的上部设置有脱钩转轴;所述钩头板可在滑动豁口内滑动,所述钩头板的钩头部分伸出滑动豁口并可套在保险套内;所述脱钩转轴伸入转动豁口内并可在其内滑动和转动;所述防转销可在脱钩豁口内或脱钩豁口上方的套筒内壁上滑动,当处在脱钩状态时,防转销从脱钩豁口内伸出并在其内滑动,当处在未脱钩状态时,防转销紧贴着脱钩豁口正上方的套筒内壁并可沿套筒内壁滑动;所述脱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脱钩的脱钩承载件,所述脱钩承载件与弹簧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防转销进入脱钩豁口前弹簧所能提供的最大阻力大于救生艇空载时的重力且小于救生艇载人时的重力;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位于钩头板的正上方,所述脱钩板在弹簧作用下与挡环相接,将救生艇吊绳封闭在脱钩板与挡环之间,防止吊绳从钩头板上意外滑落。
[0005]优选地,所述脱钩承载件包括与脱钩底部相接触的转板,以及铰接在转板下方的转板座,所述转板可相对于转板座左右摇摆,使转板总是正对着脱钩的底部,便于调整脱钩的角度。
[0006]优选地,所述钩头板的钩头部分设置有圆弧形凹口。救生艇吊绳悬挂在该圆弧形凹口上更为稳定,脱钩时更为平滑。
[0007]优选地,所述套筒为圆形筒,所述防转销的外侧面为与套筒内侧面相匹配的圆弧形,可降低防转销沿套筒内侧面滑动时的阻力。
[0008]优选地,所述脱钩豁口和滑动豁口彼此相对于套筒的中心线成180°角。该设置能使脱钩在套筒内部定位良好、滑动稳定,而且便于加工定位和安装。
[0009]优选地,所述钩头板底部为圆弧形结构。当钩头板向下滑动时,钩头板与转板发生相对转动,钩头板的底部设置为圆弧形能够减少钩头板的底部与转板之间的摩擦力,使钩头板转动灵敏,实现快速脱钩。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可靠,压下压杆后,可通过载人重量实现快速脱钩,脱钩反应灵敏,减少了救生艇的脱离时间;由于防转销进入脱钩豁口前弹簧所能提供的最大阻力大于救生艇空载时的重力,救生艇未载人时不会发生脱离,且设置有保险套,压杆未压下时不会脱钩,避免发生意外脱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救生艇放艇装置未脱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救生艇放艇装置脱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脱钩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压杆与保险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1中保险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压杆1、压杆转轴2、支撑座3、连接盘4、保险套5、挡环6、套筒7、脱钩豁口7.1、滑动豁口 7.2、转动豁口 7.3、弹簧底座8、弹簧9、转板座10、销轴11、转板12、吊绳13、脱钩14、防转销14.1、钩头板14.2、脱钩转轴14.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救生艇放艇装置,包括压杆1、支撑座3、连接盘4、套筒7,其具体结构如下:连接盘4固定在救生艇母船上,支撑座3设置在连接盘4顶部平面的一侧,压杆I通过压杆转轴2与支撑座3相连接。压杆I顶部一端为空余端,压杆I的底部一端固定有保险套5,保险套5与压杆I之间的夹角多90°,压杆I相对于支撑座3转动。套筒7为圆筒形,安装在连接盘4的底部中心,套筒7外圆壁上安装有挡环6,套筒7底部安装有弹簧底座8,套筒7内部安装有弹簧9,弹簧9安装在弹簧底座8上,弹簧9上端连接有转板座10,转板座10的底部为凸台结构,可套在弹簧9内。转板12通过销轴11与转板座10相连接,转板12相对于转板座10转动。套筒7圆周壁上分别设有脱钩豁口7.1、滑动豁口 7.2和转动豁口 7.3,脱钩豁口 7.1的上端低于滑动豁口 7.2的上端,滑动豁口 7.2的上端低于转动豁口 7.3的上端。套筒7内部设有脱钩14,脱钩14底部与转板12相连接。钩头板14.2穿过滑动豁口 7.2与脱钩14相连接,钩头板14.2在滑动豁口 7.2内滑动,钩头板14.2底部为有较小弧度(圆心角约10° )的圆弧形。防转销14.1的一端为与套筒7内侧面相匹配的圆弧形,另一端穿过脱钩豁口 7.1与脱钩14相连接,脱钩转轴14.3穿过转动豁口 7.3与脱钩14相连接,脱钩转轴14.3在转动豁口 7.3内滑动或转动,钩头板14.2上设置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上连接有吊绳13,挡环6为圆弧形结构,钩头板14.2上部与挡环6相接使吊绳13封闭在二者中间,保险套5的下部为套环结构,钩头板14.2下部套在保险套5内。当压杆I抬起时,保险套5将钩头板套住,为避免发生碰撞,连接盘4、支撑座3上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容纳保险套5的缺口(图中未画出)。
[0019]该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救生艇需要进行脱钩时,压下压杆1,使保险套5与钩头板14.2脱离,救生艇的重力通过吊绳13拉动钩头板12,当救生艇和所乘坐人员的总体重力大于弹簧9的脱钩压力时,弹簧9被压缩,同时使钩头板14.2沿着滑动豁口 7.2向下滑动,同时脱钩转轴14.3沿着转动豁口 7.3向下滑动,防转销14.1沿着套筒7内壁向下滑动,当防转销14.1下滑到脱钩豁口 7.1内时,脱钩转轴14.3也滑落到转动豁口 7.3的最底端,脱钩14沿着脱钩转轴14.3转动,并且钩头板14.2以脱钩转轴14.3为中心轴顺时针转动40°,转板12以销轴11为中心轴转动30°,此时吊绳13从钩头板14.2上脱落,使救生艇脱离母船。
【主权项】
1.一种救生艇放艇装置,包括压杆(1)、连接盘(4)和套筒(7),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I)的一端设置有压杆转轴(2),所述压杆转轴(2)上固定联接有保险套(5); 所述连接盘(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压杆(I)通过压杆转轴(2)与支撑座(3)铰链连接; 所述套筒(7)固定在连接盘⑷的底部,所述套筒(7)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底座⑶;所述套筒(7)的壁面上相对地设置有脱钩豁口(7.1)和滑动豁口(7.2),所述脱钩豁口(7.1)和滑动豁口(7.2)之间的套筒(7)的壁面上设置有转动豁口(7.3); 所述套筒(7)的内部设置有脱钩(14),所述脱钩(14)的一侧设置有防转销(14.1),所述脱钩(14)的另一侧设置有钩头板(14.2),所述脱钩(14)的上部设置有脱钩转轴(14.3); 所述钩头板(14.2)可在滑动豁口(7.2)内滑动,所述钩头板(14.2)的钩头部分伸出滑动豁口(7.2)并可套在保险套(5)内; 所述脱钩转轴(14.3)伸入转动豁口(7.3)内并可在其内滑动和转动; 所述防转销(14.1)可在脱钩豁口(7.1)内或脱钩豁口(7.1)上方的套筒(7)内壁上滑动; 所述脱钩(1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脱钩(14)的脱钩承载件,所述脱钩承载件与弹簧底座⑶之间设置有弹簧(9); 所述套筒(7)的外壁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6)位于钩头板(14.2)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艇放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钩承载件包括与脱钩(14)的底部相接触的转板(12),以及铰接在转板(12)下方的转板座(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艇放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钩豁口(7.1)和滑动豁口(7.2)彼此相对于套筒(7)的中心线成180°角。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艇放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板(14.2)的钩头部分设置有圆弧形凹口。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艇放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为圆形筒,所述防转销(14.1)的端面为与套筒(7)的内侧面相匹配的圆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艇放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板(14.2)底部为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生艇放艇装置,包括压杆、连接盘和套筒,所述压杆的一端设置有压杆转轴,所述压杆转轴上固定联接有保险套,连接盘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压杆通过压杆转轴与支撑座铰链连接;所述套筒固定在连接盘的底部,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底座;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有脱钩豁口、滑动豁口和转动豁口;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脱钩,所述脱钩上设置有防转销、钩头板和脱钩转轴;所述脱钩的底部设置有脱钩承载件,所述脱钩承载件与弹簧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挡环。该装置结构可靠,压下压杆后,可通过载人重量实现快速脱钩,脱钩反应灵敏,安全可靠。
【IPC分类】B63B23/28
【公开号】CN204895779
【申请号】CN201520652203
【发明人】高海波, 詹轲倚, 陈彬彬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