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8716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折舟桥,特别涉及一种装有船外机作为推进动力的四折舟 桥。
背景技术
带式舟桥目前主要有四折和五折两种结构形式。四折舟桥国内有79式带式舟桥、 国外有俄罗斯的π π-91舟桥、美国的IRB舟桥、德国的FSB2000舟桥等,仅有法国PFM舟 桥为五折形式。四折舟桥除π π-91舟桥另配有动力舟外,都不带推进系统,舟桥在使用时需要 用汽艇辅助进行水上机动。汽艇及运输汽艇的艇车增加了舟桥器材的单元种类和数量。汽 艇顶推和拖带舟体在水上机动时,航速都不能很高,在高流速条件下使用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四折舟桥内安装船外机作为推进动力,使舟桥具有较强的 自航能力,从而在取消汽艇和艇车,提高舟桥在水上的机动能力,加快舟桥架设和撤收速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由两个方 舟、两个尖舟和动力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布置在尖舟内,每个尖舟各有一个。动力系统包括船外机、回转盘、燃油 箱、启动电瓶、操作手柄、船外机控制器。回转盘由上基板、下基板、回转支承组成。回转支 承分别与上基板、下基板联接,船外机安装在上基板上,可以水平方向全向回转。下基板通 过转轴与尖舟舟体联接,回转盘可以绕转轴翻转90°将动力系统收藏在舱壁中,从而使四 折舟桥可以顺利折叠。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取消汽艇和艇车,减少了器材的种类和数量,运输单元更少。2.舟体具有自航能力,下水后稍做准备即可使用,缩短了作业时间。3.舟体具备自航能力使得舟体在水上机动时操控性更好。而用汽艇辅助机动,汽 艇驾驶员与舟桥指挥人员的配合多有不便。4.舟体以船外机为动力,系统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附图1本实用新型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的折叠状态主视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的折叠状态左视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的展开状态示意图附图4本实用新型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的动力系统示意图附图5本实用新型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的回转盘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由两个方舟1、两个尖舟2、动力系统 3组成。舟体平时处于折叠状态,使用时舟体展开,动力系统3位于尖舟2内,处于收藏状 态。如图3所示,方舟1和尖舟2已经展开,动力系统3翻转,处于可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该动力系统3包括启动电瓶4、回转盘5、船外机6、船外机控制器7、 操作手柄8、燃油箱9。如图5所示,回转盘5由回转支承10、上基板11、下基板12、转轴13组成。回转 支承10分别与上基板11、下基板12联接,船外机安装在上基板11上并可全向回转,下基 板12通过转轴13与尖舟舟体联接。操作时由人力扳动操作手柄使回转盘翻转,回转盘绕 转轴13翻转90°将动力系统收藏在舱壁中,从而使四折舟桥可以顺利折叠。
权利要求1. 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主要由两个方舟(1)、两个尖舟(2)组成,其特征 在于在两个尖舟(2)中部各装有一套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船外机(3)、回转盘(4)、启 动电瓶(5)、操作手柄(6)、船外机操控器(7),所述的回转盘(4)由上基板(8)、下基板(9)、 回转支承(10)组成,回转支承(10)分别与上基板(8)、下基板(9)联接,船外机(3)安装在 上基板(8)上,可以全向回转,下基板(9)通过转轴与尖舟舟体联接,回转盘可以绕转轴翻 转90°将动力系统收藏在舱壁中,从而使四折舟桥可以顺利折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主要由两个方舟、两个尖舟和动力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布置在尖舟内,每个尖舟各有一个。动力系统包括船外机、回转盘、燃油箱、启动电瓶、操作手柄、船外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舟体具备自航能力使得舟体在水上机动时操控性更好,舟体以船外机为动力,系统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B63H20/00GK201882237SQ20102057140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杨飞, 潘海峰, 罗旭, 郑丽霞, 黄新磊 申请人:湖北华舟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