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以及用于所述船的舷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419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以及用于所述船的舷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尤其是货船,所述船具有外壁和用于登入和离开所述船的舷梯,所述舷梯能够在停船位置和行驶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背景技术
开始时提及类型的船通常持久地随船携带用于登入和离开所述船的舷梯。尤其地,用于客运的船、例如游轮通常经由登船通道上船,所述乘客通道固定地设置在港口中并且具有可移动的部段,所述可移动的部段在高度和宽度上相对于下船口或船甲板灵活地动作。相似的原理也存在于机场。与所述船相比,其他的船、例如货船通常停靠在没有准备好所述装置的港口中。在所述情况下,使用在船上随船携带的乘客通道。已知的乘客通道通常固定在船甲板上并且在停靠之后侧向地摆出并且从船上降下。其他已知的船具有下述乘客通道,所述乘客通道在船上设置在始终相同的位置中并且在上岸之后仅下降至码头。在船行驶期间,在已知的乘客通道中存在下述缺点,所述乘客通道由于其设置对船的甲板上的操作过程造成干扰或由于空气阻力的增加造成船的增多的燃料消耗量。

发明内容
在所述背景下,本发明基于下述目的,提出一种具有尽可能降低的燃料消耗量的船。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舷梯来实现。通过舷梯具有带有底面的底板,本发明在开始提及类型的船中实现了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其中所述底面在舷梯的行驶位置中连续地过渡到外壁的面中。本发明基于下述认识,由舷梯所提供的风侵入面越小,船的空气阻力降低得就越多。此外,本发明基于下述认识,在行驶期间,通常不必登上舷梯并且舷梯一般也不承担功能。通过舷梯在行驶位置中借助于其底板的底面来实现连续地过渡到外壁中,空气阻力是最小化的,这明显地造成降低的燃料耗费。舷梯的底板的底面和船的外壁之间的连续的过渡优选地构成为是无弯折的并且尤其优选地构成为是平坦的。通过将舷梯在行驶位置中容纳在外壁中的凹部之内,有利地改进了本发明。通过将舷梯容纳在凹部中实现了,舷梯在行驶位置中设置成是完全隐藏的。优选地,舷梯的底面是闭合的面并且构成为在行驶位置中完全地封闭凹部。通过完全地封闭凹部有利地实现了,空气能够基本上以层流的方式并且在没有附加的涡流形成的情况下在凹部上流过。这对于船的空气阻力起到进一步有利的影响。舷梯优选地能够围绕第一轴线从停船位置枢转到行驶位置中。由此实现了,舷梯在行驶位置中基本上平行于外壁、优选竖直地设置。以所述方式能够最小化凹部的深度,进而最小化舷梯所需要的空间需求。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案中,舷梯也能够平行地移动进入到凹部中。优选地,舷梯能够围绕第二轴线从停船位置枢转到下降的位置中。下降借助于枢转运动优选无级地进行,使得能够与码头岸壁的高度无关地并且与船的装载状态无关地可靠地搭接舷梯的上部端部和码头之间的高度差。舷梯优选地能够在停船位置中围绕第三轴线侧向枢转。围绕竖直的第三轴线的可枢转性保证了下述可能性,舷梯在停船位置中在下降的或没有下降的状态下侧向地枢转离开船的外壁,例如以便搭接在船的外壁和码头岸壁之间形成的侧面距离。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船具有用于使舷梯围绕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轴线枢转的至少一个起重机,所述至少一个起重机能够在停船位置和行驶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起重机优选地在行驶位置中设置在船的外壁中的凹部之内,所述凹部至少部分地与容纳舷梯的凹部相一致。因此,起重机在行驶位置中也不是绕流船的空气的附加的侵入面,而是同样也在行驶位置中优选设置成是完全隐藏的。因此,优选地,容纳起重机的凹部在行驶位置中完全由舷梯的底面封闭。根据另一个有利的改进形式,起重机设置成能够围绕轴线从停船位置枢转到行驶位置中,其中舷梯借助于起重机的枢转能够在停船位置和行驶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下述轴线优选地平行于舷梯的第一轴线定向,起重机设置成能够围绕所述轴线枢转。尤其优选地,起重机轴线与舷梯的第一轴线同轴地定向。优选地,起重机具有用于拉入和放出绳索的绞车。绳索优选地与舷梯连接,以便引起舷梯围绕舷梯的第二轴线的枢转,由此,舷梯从停船位置枢转到下降的位置中或者从所述下降的位置中向外提升。更优选地,起重机设有悬臂,所述悬臂能够以伸缩的方式伸展。能够以伸缩的方式伸展的悬臂设计成,引起舷梯围绕舷梯的第三轴线的枢转运动。由此,处于停船位置中的舷梯的侧向距离或侧向角度相对于船的外壁发生改变。按照根据本发明的船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舷梯在左边和/或在右边具有栏杆,所述栏杆在行驶位置中设置在用于容纳舷梯的凹部之内。尤其优选地,栏杆借助于绳索滑车或借助于铰接连接件在舷梯从行驶位置移动到停船位置中时竖起。栏杆优选地是能够折叠的并且在行驶位置中设置成基本上平行于舷梯的底板。在根据本发明的船的另一个替选的实施形式中,舷梯以伸缩的方式构成。舷梯的底板为此优选具有多个底板元件,所述底板元件设置成能够以伸缩的方式移动到彼此中。底板元件在行驶位置中能够压缩到最小的长度,并且在停船位置中能够伸展到比最小的长度大的长度并且设置成基本上是相互平行的。对此替选地,不同的底板元件设置成能够借助于铰链相互折叠并且在停船位置中如同折叠梯一样被打开。伸缩式的实施形式的优点在于,根据所述实施形式的舷梯的凹部尤其在纵向方向上的空间延伸能够是最小化的。视为有利的是,设有尽可能小体积的凹部,以便能够最佳地完全利用船的甲板上的使用空间。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船具有至少一个马格努斯转子(Magnus-Rotor)。马格努斯转子也被称作弗莱特纳(Flettner-Rotor)转子或帆转子(Segel-Rotor)。根据本发明构成在船上的舷梯的优点很大程度上在具有至少一个马格努斯转子的船中得到体现。所述至少一个设在船上的马格努斯转子与绕流所述马格努斯转子的空气相关地产生推进力,所述推进力有助于船的驱动并且对其自身而言带来显著的燃料节省。优选地,马格努斯转子构成为圆柱体。对于马格努斯转子的优化的推进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实现对马格努斯转子的最佳的绕流。为了所述目的,船优选在设计吃水线之上是空气动力学优化的,以便尽可能地避免尾涡和其他涡流。由于除了传统的空气动力学的优化措施,例如对平坦的面和柔和的棱过渡区,根据本发明也将舷梯优选地设置成在行驶位置中是完全隐藏的并且尤其优选地控制舷梯的起重机在行驶位置中也是完全隐藏的,因此有助于马格努斯转子的接近层流区的迎流。由此,能够实现理想的风,这又有助于最大程度降低的燃料耗费。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在凹部的端部部段中设有通向船内部或通向船甲板的通道。当凹部就其自身而言由舷梯的闭合的底面封闭时,那么,优选地具有门的通道附加地在行驶位置中是关闭的。更有利的是,凹部借助于通道是可进入的,例如以便执行维修和
/或清洁工作。舷梯更优选地具有楼梯。楼梯优选地构成为是平行四边形的。楼梯的平行四边形的构造尤其有利地设计成,使得楼梯在行驶位置中以及在停船位置中舷梯没有下降的状态下平坦地并排设置。由此,对于构成有楼梯的舷梯的空间需求是最小化的。船优选具有为闭锁钩或磁铁形式的安全元件,所述安全元件设计成用于将栏杆和/或舷梯保持在行驶位置中。由此获得的优点是防止栏杆和/或舷梯的意外松脱,这能够导致噪声产生或甚至导致损坏。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登上和离开船的舷梯。通过将舷梯构成为应用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的船上,本发明在开始提及类型的船中实现了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术语外壁在本发明的范围中理解成在船体的壁部上的、设置在船的设计吃水线之上的部分,也包括船的上部构造的可能的侧壁。


在下文中根据优选的实施形式以及参照附图详细地阐明本发明。在此示出了: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船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舷梯的立体图,所述舷梯设置在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船上;图3示出了图1的船和图2的舷梯的部分横截面图;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替选的实施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船上的根据本发明的舷梯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的舷梯的示意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图5的舷梯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的舷梯的示意的立体图;图8示出了在替选的工作状态中的图7的舷梯的立体图;以及图9示出了在横向方向上贯穿船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船的示意图。船具有由水下区域16和水上区域15组成的船体。此外,船具有四个马格努斯转子或弗莱特纳转子10,所述马格努斯转子或弗莱特纳转子设置在船体的四个角上。船具有设置在艏楼中的桥楼3。此外,船在水下具有螺旋桨50。为了改进的机动性,船同样也能够具有横向推进舵,其中优选地在船尾上设有一个横向推进舵并且在船首上设有一至两个横向推进舵。优选地,所述横向推进舵是电驱动的。桥楼30以及全部上部构造在露天甲板14之上具有空气动力学的形状,以便减小空气阻力或风阻力。这尤其能够通过基本上避免尖锐的棱和尖棱的部件来实现。为了使空气阻力最小化,设有尽可能少的上部构造。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船尤其是货船,所述货船专门地设计成用于运输风能设备和其组件。风能设备以及其相应的组件的运输借助于商业上通用的集装箱船仅能够有限制地实现,因为风能设备的组件表现出相应的空间需求,所述空间需求不符合商业上通用的集装箱尺寸,同时各个组件的质量与其空间需求相比是小的。例如在此指的是风能设备的转子叶片或吊舱外壳,所述转子叶片和舱体外壳通常构成为具有几吨重量的庞大的GFK(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结构。四个马格努斯转子10在此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船的风力驱动装置。在此提出,基本上借助于马格努斯转子来驱动船,并且推进器或主驱动装置仅在风条件不充足时用作补充。四个马格努斯转子10在此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船的风力驱动装置。在此提出,基本上借助于马格努斯转子来驱动船,并且推进器或主驱动装置仅在风条件不充足时用作补充。船的船体的形状设计成,船尾尽可能远地从水中突出。因此,一方面是指船尾的在水平面之上的高度,但是另一方面也指的是浮在水面之上的船尾部段的长度。所述结构用于及早地将水从船体分开,以便避免在船后飘过来的波浪,因为所述波浪导致船体的高阻力,因为所述由船引起的波浪也通过机器功率产生,所述机器功率然而随后不再提供用于推进。船的船首在比较长的路段上是尖锐切割的。考虑到流体动力学方面,船的水下部分以优化阻力的方式构造成在设计吃水线13之上直到大约为3m的高度。因此,没有针对最大的承载能力,而是针对最小的阻力(在空气动力学上和流体动力学上)来设计船的船体。船的上部构造构成为流线型。这尤其通过全部的面构造成平滑的面来实现。通过桥楼30的设计结构,能够首先避免引起尾涡,使得能够尽可能无干扰地进行对马格努斯转子的控制。桥楼优选地设置在船的船首处。上部构造设置在船的中部中同样也是可能的,但是将不必要地阻碍货物的装载或卸载,因为上部构造因此正好设置在货舱的中部上方。对此替选地,桥楼30能够设置在船的船尾处,然而,将证实为不利的是,马格努斯转子将损害向前的清晰的视野。船的驱动或推进对于风驱动而言是优化的,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船是帆船。马格努斯转子优选地设置在货舱的拐角点的区域中,使得所述马格努斯转子限定出矩形的区域。然而,应指出的是,另一种设置同样也是可能的。马格努斯转子的设置基于下述思想,需要特定的转子区域,以便通过马格努斯转子实现期望的驱动功率。通过将所述需要的表面分配在总共四个马格努斯转子上,减小了各个马格努斯转子的尺寸。通过马格努斯转子的所述设置,空出尽可能大的连续的区域,所述连续的区域尤其用于船的装载和卸载以及能够实现容纳以多个集装箱装载的形式进行的甲板装载。露天甲板14具有透光开口 18,所述透光开口能够为了抵御气候影响或海水由透明的材料覆盖。盖板的形状在此符合其余的船体部分的形状。在船的船体的水上部分的分配给外壁29的侧向区域中,设置有凹部5。凹部5位于舷梯部段中。凹部5是关闭的,并且舷梯完全地容纳在凹部5中。在图2中示出在打开状态中的图1的凹部5。在船I的舷梯部段3中设置有舷梯
7。在图2中示出的位置中,舷梯7设置在停船位置中并且被降下。舷梯7分别在左边和在右边具有栏杆9。栏杆分别具有多个支柱11并且分别具有扶手13。在示出的定向中,舷梯7围绕第一轴线15从行驶位置枢转到停船位置中。此外,舷梯7围绕第二轴线17枢转,由此舷梯7移动到下降的位置中。此外,在凹部5之内设置有起重机19,所述起重机根据图2设置在停船位置中并且部分地从凹部5向外延伸。起重机19具有悬臂21,所述悬臂以能够围绕起重机轴线23枢转的方式设置。起重机轴线23根据图2平行于舷梯的第一轴线15定向。借助于起重机19的悬臂21来引导绳索25,所述绳索借助于(没有示出的)换向机构缠绕舷梯7。绳索25由象征性示出的绳索绞车27移动。绞车27完全地设置在凹部5之内。起重机15的悬臂21沿箭头24的方向能够以伸缩的方式抽拉。舷梯7能够围绕第三轴线22枢转。第三轴线22竖直地定向。起重机19构成为借助于悬臂21沿箭头24的方向的伸展运动使绳索25进行平移运动。由于绳索25的平移运动,舷梯7构成为完全进行围绕第三轴线22的枢转运动。在图3中基本上示出船I的舷梯部段3的横截面图。在船I的舷梯部段3中,凹部5完全由舷梯7的底板31封闭在外壁9中。舷梯7在底板31的下侧上具有底面33,所述底面基本上平坦地过渡到船I的外壁29中。但是,底板31的底面33和外壁29之间的转变不是完全无缝隙的,进而在数学意义上不是连续的,然而在考虑造船中普遍的制造公差时构成为是无弯折和无阶梯的。因此,将舷梯7完全容纳在凹部5的内部中。舷梯7处于竖直定向并且被设置在行驶位置中。在两侧分别设置的栏杆9在行驶位置中是折叠的。栏杆9的移位的替选的可能性在图6和7中示出。起重机19的悬臂21在图3中同样也处于竖直定向并且向上枢转到行驶位置中。绳索25借助于绞车27相应地卷起,以便将起重机19以及舷梯7保持在行驶位置中。可选的附加的安全元件没有在图3中示出,但是能够设在舷梯7的示出的定向中。在图4中示出船I上的根据本发明的舷梯7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分配给船I的凹部5的舷梯7向外枢转到停船位置中并且被降下。在凹部5之内,除起重机19的悬臂21之外,还设置有用于拉入和放出绳索25的绞车27以及门35。门35具有观察窗37和门把手39。替选地,替代门35也能够设有通道。舷梯自身具有底板31,所述底板由多个以伸缩的方式插入到彼此中的底板元件31’、31’’和31’’’组成。底板元件31’、31’’和31’’’能够在舷梯7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可选地借助于液压的、气动的或电的驱动。底板元件31’、31’’和31’’’中的每一个分配有一个或多个杆11,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杆上,分别将扶手13支承在栏杆的侧部上。扶手13根据图4构成为匹配于舷梯7的由于底板元件31’、31’ ’和31’ ’ ’的移动而导致的长度变化。例如,扶手13能够为此构成为绳索。替选地,扶手也能够由分配给相应的底板元件31’、31’’和31’’’的多个单独的部段组成。底板元件31’、31’’和31’’’在最大程度地推在一起的状态下与舷梯7的剩余元件一起完全地容纳在外壁29之内的凹部5中。栏杆9的可移动性的替选的可能性在图5和6中示出。在图5中示出具有在两侧设置的栏杆9的舷梯7的示意图。栏杆9分别具有多个能够枢转的杆11,所述杆在一个侧部上分别与扶手13连接。在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以能够枢转的方式移动栏杆的两种替选的可能性。根据第一种可能性,栏杆9以能够枢转的方式构成为能够沿箭头41的方向在与舷梯7的底板31相比基本上直立的位置和基本上平行于舷梯7的底板31的定向之间向内枢转。根据一个替选的实施形式,栏杆9构成为能够通过扶手13沿箭头43的方向的移动而以平行四边形的方式枢转。通过以平行四边形的方式的枢转运动,舷梯7的支柱11和底板31 (或底面33)之间的角度45从支柱11的基本上直立的位置改变成支柱11的基本上平行的定向,分别相对于舷梯7的底板31而言。在图6中示出先前描述的栏杆9的以平行四边形的方式的移动。在图7和8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舷梯7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在所述图中示出的舷梯7具有多个楼梯47。楼梯47构成为能够平行地相对于舷梯7的底面33或底板31枢转。楼梯47在第一部段49中与底板31连接,并且在第二部段51中借助于连接元件53相互连接。在图7中示出的舷梯7的位置符合下降的停船位置。最上面的楼梯47’要么借助于用于连接的支柱11、要么借助于(没有示出的)附加的保持元件固定在水平位置中。由于阶梯47借助于连接元件53的相互连接,全部其他的阶梯同样也保持在水平位置中。如同从图7和8的比较中得出的,通过将舷梯7从下降的停船位置提升到停船位置中,能够将阶梯47带入到与底板31或底板31的底面33的覆盖位置中。由此,能够以节约空间的方式实施阶梯在舷梯7上的设置。替选地,同样也可能的是,各个阶梯47分别设有支柱11,并且借助于将栏杆9的支柱11相互连接的刚性的扶手13来确保阶梯47的水平位置。对此,必须例如通过保持元件仅在一个位置上保证支柱11中的一个的竖直位置。图9示出船的剖面图。在此,将下部空间60设置成最下面的货舱。在下部空间60之上设置第一甲板间70以及第二甲板间80。第二甲板间80通过露天甲板14封闭。在露天甲板14的侧部上设有操作通道或主甲板85。装卸舱口的舱口围板以及主甲板85在全部的长度上设有盖板,使得形成具有匹配于船外壳的表面的面。过渡部优选为连续的,尤其优选地构成为是无弯折的。通过主甲板85的盖板的设计结构,船的船体上部构造成流线型,因为丝毫不存在能够引起空气流动的涡流的上部构造。这同样也是直至船的外壳覆盖主甲板85的原因,使得获得主甲板85上的流线型包覆的和不受气候影响的通道。通过露天甲板或主甲板85的盖板的设计结构,除了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利的形状之外,主甲板85也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此外,图9示出了舷梯部段3在船I的外壁29上的设置。不仅舷梯部段3,而且主甲板85的盖板基本上也平坦地过渡到船的外壁中。由此确保了,在风至少部分地侧向地朝船流动时涡流的出现最小化。在优选地装配有一个或多个马格努斯转子的船中,将空气流动尽可能好地朝转子的方向引导。
权利要求
1.船(1),尤其是货船,具有 外壁(29)和用于登上以及离开所述船(I)的舷梯(7),所述舷梯能够在停船位置和行驶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舷梯(7 )具有带有底面(33 )的底板,所述底面在所述舷梯(7 )的所述行驶位置中连续地过渡到所述外壁(29)的面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1), 其特征在于,所述舷梯(7)在所述行驶位置中容纳在所述外壁(29)中的凹部(5)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所述舷梯(7)的所述底面(33)是闭合的面,并且构成为在行驶位置中完全地封闭所述凹部(5)。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所述舷梯(7)能够围绕第一轴线(15)从所述停船位置枢转到所述行驶位置中, 所述舷梯(7)能够围绕第二轴线(17)从所述停船位置枢转到下降的位置中,并且优选地能够围绕第三轴线(22)侧向枢转。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具有用于使所述舷梯(7)围绕所述第一轴线(15)和/或所述第二轴线(17)和/或围绕所述第三轴线(22)枢转的至少一个起重机(19),所述至少一个起重机能够在停船位置和行驶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19)在行驶位置中设置在所述船的所述外壁(29)的凹部(5)中,所述凹部至少部分地与容纳所述舷梯(7)的凹部(5)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容纳所述起重机(19)的凹部(5)在行驶位置中完全地由所述舷梯(7)的所述底面(33)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19)设置为能够围绕轴线(23)从所述停船位置枢转到所述行驶位置中,其中所述舷梯(7)借助于所述起重机(19)的枢转能够在所述停船位置和所述行驶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船, 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19)具有能够以伸缩的方式伸展的悬臂(21),所述悬臂构成为用于使所述舷梯(7)围绕所述第三轴线(22)枢转。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所述舷梯(7)在左边和/或在右边具有栏杆(9),所述栏杆在行驶位置中设置在用于容纳所述舷梯(7 )的凹部(5 )之内。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船, 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9)优选是能够折叠的并且在行驶位置中设置成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舷梯(7)的所述底板(31)。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船(I),其特征在于,所述舷梯(7)以伸缩的方式构成并且具有多个底板元件(31’,31’’,31’’’),所述多个底板元件(31’,31’’,31’’’)形成所述舷梯(7)的所述底板(31)。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船(I), 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具有至少一个马格努斯转子(10)。
14.用于登上和离开船的舷梯(7), 其特征在于,所述舷梯 (7)构成为应用在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船(I)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1),尤其是货船,所述船具有外壁(29)和用于登上以及离开船(1)的舷梯(7),所述舷梯能够在停船位置和行驶位置之间来回移动。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船(1),在所述船中,舷梯(7)具有带有底面(33)的底板,所述底面在舷梯(7)的行驶位置中连续地过渡到外壁(29)的面中。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登上和离开船(1)的舷梯(7),所述舷梯构成为应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船(1)上。
文档编号B63B27/14GK103140416SQ20118004489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罗尔夫·罗登 申请人: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