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475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其包括艇体、过水道、螺旋浆、中舱、侧舱、底板、隔音板、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是于潜艇下面设置两端均短于艇体长度的、外形近似长矩立方体的、内部为左右两条不规则流线型的封闭过水道,由螺旋浆从过水道内拨水推进潜艇运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艇体与推进系统的过水道相对独立的上下结构,具有螺旋桨拨水推进过程中轴向水流占比大,旋转水流与横向水流占比小,动力能效更高、速度更快、消音降噪效果好、机动灵活等显著优点,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
一、【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军事装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

二、【背景技术】
:
[0002]隐蔽性和突然性是潜水艇从诞生到发展至今的永恒主题。潜水深度、续潜时间、降噪消音、航行速度和灵活性等功能状态都是实现这一目的地基本指标。为此各潜艇生产国都进行了长久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尾置螺旋桨封闭运行和螺旋桨内置艇体方式等是探讨的课题之一。

三、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螺旋桨内置艇体方式的探讨研究,提供一种较少改变现有潜艇结构模式,消音降噪,提高动能功效,灵活度更高的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其包括艇体、过水道、螺旋桨、中舱、侧舱、底板、隔音板、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是于潜艇下面设置两端均短于艇体长度的封闭过水道底舱,过水道底舱两侧为外平、内凸、下边平直、与过水道等长的中空侧舱,过水道中间为两端均短于过水道长度,中空的流线形中舱,两侧舱和中舱下面连接覆盖整个过水道、底面平整的长矩形底板,底板上面中部螺旋桨处设置一段向上凸起的夹层隔音板,由艇体底面中部、两侧舱和底板圈围组成封闭的过水道,艇体底面、两侧舱前后沿和底板两端边分别组成口字形的过水道进水口和出水口,由中舱在过水道内部将其间隔为左、右两条过水道,由艇体底面、两侧舱内面,中舱和底板上面的过渡性、流线形变形、演化、过水道中部形成正圆形,正圆形过水道内设置螺旋桨,整体形成潜艇艇体下面外形近似长矩立方体,内部为左右两条不规则的流线形过水道。
[0006]本发明的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应用技术成熟、动能功效高、消声降噪效果好、机动灵活等特点,此外还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0007]1、本发明的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采用相对独立的上下结构,上部保留现有潜艇的基本外形和内部结构,便于秉承现有潜艇的功能、性能,特别是潜艇处水面状态时其表露外观无明显变化。
[0008]2、潜艇的运动动力装置设置于下部封闭的较长底舱过水道内,使轴向水流占比扩大,旋转水流与横向水流占比缩小,能效更高、速度更快。
[0009]3、螺旋桨处封闭过水道内拨水,机械及水流噪声多在内部消解,使潜艇在环境中的噪声更底,机械的特征性噪音特征更弱,也易于通过改变侧舱及隔音板的传导性,伪装、振频改变其特征。
[0010]4、潜艇潜水或水面航行时,由于进水口吸入大量艇前阻水,出水口出口填补艇尾负压区,使艇前兴波激浪小,艇后涌激兴波小,不易混入空气泛白,使整个潜艇的激浪痕迹小,可视目标小。
[0011]5、双过水道的设计,可通过两套螺旋桨的不同步运转,实现更灵活转向及原地360度廻旋,螺旋桨反转侧倒车速度快,由于转向由螺旋桨操控,可免除方向尾翼设置,减少阻力和目标。
[0012]6、较大中舱的设置,可使潜艇内部上下空间径值更大,便于安装设置导弹发射井及其他设施。
[0013]7、潜艇处水面作业时,过水道处艇体底部水下,过水道内始终处于满水动态压舱,
抗风浪能力更强、更平稳、更稳定。
[0014]因而,本发明的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5]图1为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的过水道侧剖面示意图。
[0016]图2为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的过水道水平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的进水口、出水口正平面示意图。
[0018]图4为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的过水道前、后部过渡段断面局部示意图。
[0019]图5为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的过水道中部断面局部示意图。
[0020]图中:1艇体、2过水道、3螺旋桨、4中舱、5侧舱、6底板、7隔音板、8进水口、9出水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
[0021]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作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图2、图3所示,于潜艇下面设置两端均短于艇体I长度的过水道2底舱,底舱底面为外面平直,中部上面设置隔音板7的矩形底板6,底舱两侧为外平、内凸、下面平直与过水道2等长的中空侧舱5,底舱中部设置纵向的、两端均短于底板6的中空的流线形中舱4,并将过水道2间隔为左右两条,过水道2中部安装螺旋桨3。
[0023]如图3、图4、图5所示,由艇体I下面,两侧舱5的前后沿和底板6两端边组成过水道2的口字形进水口 8和出水口 9。由艇体I底面,两侧舱5内面,底板6上面和中舱4通过过渡性,流线型变形、演化,于过水道2中部形成左右两个正圆形。
[0024]上述结构整体形成潜艇艇体I下面,外形近似长矩立方体,立方体两端为空心口字形进水口 8和出水口 9,内部为左右两条不规则流线型过水道2的潜艇底舱。
[0025]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己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封闭底舱过水道推进潜艇,其包括艇体、过水道、螺旋桨、中舱、侧舱、底板、隔音板、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是于潜艇下面设置两端均短于艇体长度的封闭过水道底舱,过水道底舱两侧为外平、内凸、下边平直、与过水道等长的中空侧舱,过水道中间为两端均短于过水道长度,中空的流线形中舱,两侧舱和中舱下面连接覆盖整个过水道、底面平整的长矩形底板,底板上面中部螺旋桨处设置一段向上凸起的夹层隔音板,由艇体底面中部、两侧舱和底板圈围组成封闭的过水道,艇体底面、两侧舱前后沿和底板两端边分别组成口字形的过水道进水口和出水口,由中舱在过水道内部将其间隔为左、右两条过水道,由艇体底面、两侧舱内面,中舱和底板上面的过渡性、流线形变形、演化、过水道中部形成正圆形,正圆形过水道内设置螺旋桨,整体形成潜艇艇体下面外形近似长矩立方体,内部为左右两条不规则的流线形过水道。
【文档编号】B63G8/00GK104176216SQ20141043988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董兰田, 张峰 申请人:董兰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